|
作家评传 》 我的父親張恨水 》
第41節:創辦《南京人報》(6)
張伍 Zhang Wu
第41节:创办《南京人报》(6)
不離,兩人原是故交,自是無話不談,說着笑着,這兩位先生忽然一唱一和地來一段《連環套》,聲調高亢,字正腔圓,而恨水先生竟至離開座位,擺起步來。他這一唱,引來了隔壁排字房的工人,無疑博得了熱烈的掌聲。”
儘管《南京人報》充滿着和諧和朝氣。然而日本帝國主義卻加緊了對華的侵略。但是南京的達官顯貴仍然承襲着“六朝金粉”,還是醉生夢死,沉醉在南明偏安一隅的迷夢中,居然要做“桃花扇裏人”。父親看到這一切,真是憂心如焚,強烈的愛國熱情,使他憤怒地吟出:“憑欄無限憂時淚,如此湖山號莫愁。”為了中華民族,為了祖國,他願意犧牲一切,所以他大聲疾呼地喊出:“國如用我何妨死!”這種擲地做金石聲的詩句,就是父親心情的寫照!
1937年8月15日,日軍飛機空襲南京,南京城內100萬市民陷入了戰爭的災難之中,人心惶惶,人們開始疏散逃難,報紙的銷量驟然下降,報紙沒有人看,更沒有廣告,但是報館的日常開支又必不可少,父親身為社長,已無積蓄,又無收入,怎麽辦?幸虧印刷部的全體工友和編采部的全體同仁,體諒父親處境,主動表示,為了抗日,同舟共濟,衹要幾個錢維持生活,工薪全免了,大傢還說,就是維持費發不出來,也要堅持,這是大傢的報,不能讓這“夥計報”先垮,而被“老闆報”所竊笑,“玩命兒”也要“苦撐到底”!這一番表態和精神,父親被深深地感動,也受到了巨大的激勵!他咬着牙,硬是把《南京人報》辦下去。
那時我傢已搬到南京郊區上新河,他每日下午到報館辦公,處理事務及照應版面,一直到次日太陽東升,纔可以下班,回到傢倒頭就睡,醒來之後又匆匆進城,從上新河到城區要步行十幾裏,每每行到半路,空襲警報就來了,南京郊區根本就沒有防空工事,敵機一來,父親就趴在田坎下,或是掩伏在大樹下,擡起頭,飛機扔下的炸彈,高射炮的射擊,全都看在眼裏,炸彈、炮彈的轟鳴,房屋倒塌的慘狀,他都親眼目睹。他把這些記在心裏,寫在紙上,既是嚮日本侵略者控訴,也是留待後來算賬作證明!一待警報解除,父親立即奔嚮報館,馬上着手當天的稿件。更重要的和最睏難的則是籌措當天報社的開支。在那樣的非常時期,嚮朋友借錢自然所藉非時,即使是有錢存在銀行裏,也受着提款的限製,每日衹能取幾十元,父親衹有四處告貸。一天24小時,他都是在這種高度緊張、焦慮、恐慌中掙紮着,不到一個月,他就病倒了,一個從不得病的人,一病就是大病,而且來勢兇猛。這次是瘧疾、胃病、關節炎一齊襲來,衹好臥病
在上新河傢中。人在戰亂之中,即使是病了,也不能“養”,這一時期,他擔心全家老小的安全,也惦記着報務,他既不能寫作,也無心看書,生活一下子亂了套,也完全打破了他幾十年來的生活習慣。為了父親的身體,全家建議他到蕪湖去養病,報館的事務,暫時交給友鸞叔和我的四叔牧野先生。就這樣,《南京人報》一直堅持到12月初,即南京淪陷前4天方纔停刊。父親自己辦報的一頁歷史,就這樣“翻”過去了,從此他再也沒有自己辦過報。而我那捲“海內孤本”的《南京人報》,自從“下落不明”後,我多方尋覓,始終也沒獲得一頁,但願得,我的“為伊消得人憔悴”,會是“衆裏尋他千百度,驀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京人報》留給我們的就衹有那本《中原豪俠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從張戴氏太夫人說起(1) | 第3節:從張戴氏太夫人說起(2) | 第4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1) | 第5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2) | 第6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3) | 第7節:老書房的苦澀記憶(1) | 第8節:老書房的苦澀記憶(2) | 第9節:青年時代的摯友(1) | 第10節:青年時代的摯友(2) | 第11節:青年時代的摯友(3) | 第12節:青年時代的摯友(4) | 第13節:主編《夜光》與《明珠》(1) | 第14節:主編《夜光》與《明珠》(2) | 第15節:主編《夜光》與《明珠》(3) | 第16節:《春明外史》的“外史”(1) | 第17節:《春明外史》的“外史”(2) | 第18節:《春明外史》的“外史”(3) | 第19節:民國的“《紅樓夢》”(1) | 第20節:民國的“《紅樓夢》”(2) | 第21節:民國的“《紅樓夢》”(3) | 第22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1) | 第23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2) | 第24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