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巧主婦的106個廚房秘笈:吃的藝術 》
第4節:元宵裏的丸子(1)
劉枋 Liu Fang
元宵裏的丸子
一
元宵裏的丸子並不是酒筵之上的一道名菜,而是我這純粹北方佬初到江南引起的笑話。北方人正月裏吃元宵,餡子雖然也有豆沙、芝麻、山楂、玫瑰等各種名堂,但卻絶對離不開糖,除了甜之外不會有別的滋味。而那年在南京,我被朋友請去吃四喜湯糰,起初嘗到的豆沙芝麻兩個特大號的元宵,衹是覺得油多了點,倒還甜糯適口,等吃到第三個,一股鹹膩的油汁流到嘴裏,不禁大吃一驚,定睛一看,咦!怎麽元宵裏有個丸子?原來那是衹肉心湯糰。於是,我這少見多怪地出洋相,便在朋友群中不脛而走。這事距今已幾十年,自己在見識上早已不復是當初的鄉巴佬,但在飲食習慣上,卻還墨守舊章,明知道湯糰比元宵做得細緻,餡兒講究,但還是不能忍受那包着肉丸子的湯糰。
從元宵裏的丸子,不由得聯想到北方人把凡是圓形球狀的可吃之物都叫做丸子,譬如揚州獅子頭,我們叫做四喜丸子;西菜中的煎牛肉餅,也叫做炸牛肉丸子。同時,一些非肉類也可做成緑豆丸子、豆腐丸子等。
在北方,丸子之名雖如此普遍,但並無特別突出的如揚州獅子頭舉國皆知,不過,北方做丸子倒是真的另有特殊手法。就以獅子頭為例,它的正宗做法是細切粗斬,肥肉精肉是四六之比。切時個別處理,然後再行混合,為的是要保持肉粒之間的距離,燒出來纔嫩纔酥。可是,任是做得多好的獅子頭,多好胃口的人也無法多吃,原因是太油膩了。假如不油膩,減少其肥肉的比例,則會成一團"死"肉,硬硬的有失獅子頭的美點了。而北方做四喜丸子卻另有一套,飯店餐館那標榜按照揚州正宗做法的不去講它。一般家庭裏,做大個的丸子,多是在丸子裏另摻配料,以荸薺、地瓜(涼薯)等為配者還不算離譜,最妙的是以幹饅首屑代肥肉。也就是說,做丸子可以用百分之百的純精嫩肉,斬好後,除了加入蛋白、????、酒等調味品,至少要摻上三成五成的(和肉的比例)幹饅首屑(隔夜的饅首,切極碎,經風幹,或者先把饅首切片在火上焙烤脫水後再揉碎)。如果是紅燒,可以略加醬油,先把丸子過了油,再行燒煮,如果是清燉,便是一鍋煮好的寬湯大白菜,把丸子做好放入菜湯中,蓋鍋煮透。這種丸子,可以做成碩大無朋,一個大海碗中底下墊了白菜,上面擺上四衹已極壯觀,吃起來,鬆、酥、嫩、腴兼備,而無絲毫油膩之感。同時,傢常吃時,衹吃丸子不吃主食亦可果腹,因為裏面已經有饅首在了。
北方人會笑南方的元宵裏包丸子,南方人可曾見過北方這種丸子裏加饅首嗎?
二
也許有人認為北方人那種"饅首丸子"是鄉下土吃,難登大雅之堂,其實,若不說穿,不知之人,會衹覺得其不過分油膩,在賣相上,絶不輸於一咬滿口油的大獅子頭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關於吃蛋(1) | 第2節:關於吃蛋(2) | 第3節:關於吃蛋(3) | 第4節:元宵裏的丸子(1) | 第5節:元宵裏的丸子(2) | 第6節:豬八戒 | 第7節:膾不厭細 | 第8節:煙熏 | 第9節:烤--火燎 | 第10節:蝦的吃法(1) | 第11節:蝦的吃法(2) | 第12節:活魚三吃 | 第13節:所欲者魚 | 第14節:燕窩種種 | 第15節:且說魚翅(1) | 第16節:且說魚翅(2) | 第17節:豆腐的故事(1) | 第18節:豆腐的故事(2) | 第19節:有餡的菜(1) | 第20節:有餡的菜(2) | 第21節:素涼拌 | 第22節:洋涼拌--沙拉(1) | 第23節:洋涼拌--沙拉(2) | 第24節:洋涼拌--沙拉(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