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沉酣一夢終須醒   》 第12節:《紅樓夢》考證(11)      鬍適 Hu Shi    王國維 Wang Guowei

  賈珍皺眉道:"我算定你至少也有五千銀子來。這夠做什麽的!……真真是叫別過年了!"
  烏進孝道:"爺的地方還算好呢。我兄弟離我那裏衹有一百多裏,竟又大差了。他現管着那府(榮國府)八處莊地,比爺這邊多着幾倍,今年也是這些東西,不過二三千兩銀子,也是有饑荒打呢。"
  賈珍道:"如何呢?我這邊到可已,沒什麽外項大事,不過是一年的費用。……比不得那府裏(榮國府),這幾年添了許多化錢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化的,卻又不添銀子産業。這一二年裏賠了許多,不和你們要,找誰去?"
  烏進孝笑道:"那府裏如今雖添了事,有去有來。娘娘和萬歲爺豈不賞嗎?"
  賈珍聽了,笑嚮賈蓉等道:"你們聽聽,他說的可笑不可笑?"
  賈蓉等忙笑道:"你們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裏知道這道理?娘娘難道把皇上的庫給我們不成?……就是賞,也不過一百兩金子,纔值一千多兩銀子,夠什麽?這二年,那一年不賠出幾千兩銀子來?頭一年省親,連蓋花園子,你算算那一註化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二年,再省一回親,衹怕精窮了!"……
  賈蓉又說又笑,嚮賈珍道:"果真那府裏窮了,前兒我聽見二嬸娘(鳳姐)和鴛鴦悄悄商議,要偷老太太的東西去當銀子呢。"
  藉當的事又見於第七十二回:
  鴛鴦一面說,一面起身要走。賈璉忙也立起身來說道:"好姐姐,略坐一坐兒,兄弟還有一事相求。"說着,便駡小丫頭:"怎麽不泡好茶來!快拿幹淨蓋碗,把昨日進上的新茶泡一碗來!"說着,嚮鴛鴦道:"這兩日因老太太千秋,所有的幾千兩都使完了。幾處房租地租統在九月纔得。這會子竟接不上。明兒又要送南安府裏的禮,又要預備娘娘重陽節;還有幾傢紅白大禮,至少還要二三千兩銀子用,一時難去支藉。俗語說的好,求人不如求己。說不得,姐姐擔個不是,暫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銀傢夥,偷着運出一箱子來,暫押千數兩銀子,支騰過去。"
  因為《紅樓夢》是曹雪芹"將真事隱去"的自敘,故他不怕瑣碎,再三再四的描寫他傢由富貴變成貧窮的情形。我們看曹寅一生的歷史,决不像一個貪官污吏;他傢所以後來衰敗,他的兒子所以虧空破産,大概都是由於他一傢都愛揮霍,愛擺闊架子;講究吃喝,講究場面;收藏精本的書,刻行精本的書;交結文人名士,交結貴族大官,招待皇帝,至於四次五次;他們又不會理財,又不肯節省;講究揮霍慣了,收縮不回來:以至於虧空,以至於破産抄傢。《紅樓夢》衹是老老實實的描寫這一個"坐吃山空" "樹倒猢猻散"的自然趨勢。因為如此,所以《紅樓夢》是一部自然主義的傑作。那班猜謎的紅學大傢不曉得《紅樓夢》的真價值正在這平淡無奇的自然主義的上面,所以他們偏要絞盡心血去猜那想入非非的笨謎,所以他們偏要用盡心思去替《紅樓夢》加上一層極不自然的解釋。
  總結上文關於"著者"的材料,凡得六條結論:
  (1)《紅樓夢》的著者是曹雪芹。
  (2)曹雪芹是漢軍正白旗人,曹寅的孫子,曹頫的兒子,生於極富貴之傢,身經極繁華綺麗的生活,又帶有文學與美術的遺傳與環境。他會做詩,也能畫,與一班八旗名士往來。但他的生活非常貧苦,他因為不得志,故流為一種縱酒放浪的生活。
  (3)曹寅死於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大概即生於此時,或稍後。
  (4)曹傢極盛時,曾辦過四次以上的接駕的闊差;但後來傢漸衰敗,大概因虧空得罪被抄沒。
  (5)《紅樓夢》一書是曹雪芹破産傾傢之後,在貧睏之中做的。做書的年代大概當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書未完而曹雪芹死了。
  (6)《紅樓夢》是一部隱去真事的自敘:裏面的甄、賈兩寶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賈兩府即是當日曹傢的影子。(故賈府在"長安"都中,而甄府始終在江南。)
  現在我們可以研究《紅樓夢》的"本子"問題。現今市上通行的《紅樓夢》雖有無數版本,然細細考較去,除了有正書局一本外,都是從一種底本出來的。這種底本是乾隆末年間程偉元的百二十回全本,我們叫他做"程本"。這個程本有兩種本子:一種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的第一次活字排本,可叫做"程甲本"。一種也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程傢排本,是用"程甲本"來校改修正的,這個本子可叫做"程乙本"。"程甲本"我的朋友馬幼漁教授藏有一部,"程乙本"我自己藏有一部。乙本遠勝於甲本,但我仔細審察,不能不承認"程甲本"為外間各種《紅樓夢》的底本。各本的錯誤矛盾,都是根據於"程甲本"的。這是《紅樓夢》版本史上一件最不幸的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解味紅樓第10節:《紅樓夢》考證(9)第11節:《紅樓夢》考證(10)
第12節:《紅樓夢》考證(11)第13節:《紅樓夢》考證(12)第14節:《紅樓夢》考證(13)
第15節:《紅樓夢》考證(14)第16節:跋《紅樓夢考證》(1)第17節:跋《紅樓夢考證》(2)
第18節:跋《紅樓夢考證》(3)第19節:清之人情小說(1)第2節:《紅樓夢》考證(1)
第20節:清之人情小說(2)第21節:清之人情小說(3)第22節:清之人情小說(4)
第23節:清小說之四派及其末流第24節:《紅樓夢》雜論(1)第25節:《紅樓夢》雜論(2)
第26節:《紅樓夢》評論(1)第27節:《紅樓夢》評論(2)第28節:《紅樓夢》評論(3)
第29節:《紅樓夢》評論(4)第3節:《紅樓夢》考證(2)第30節:《紅樓夢》評論(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