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椒生隨筆   》 捲三      王之春 Wang Zhichun

  ◎日記
  予日記晴雨及瑣事,人都笑之。嘗觀國初周文襄公刊有日記十數捲,敘事略備;後曾文正公亦手書日記,蓋公才識固優於人,其勤慎專心於公事,蚤起晚眠,皆有恆心,實非人所能及者。見公在任時,月置一簿,自書日行,纖悉不遺。每日陰晴風雨,亦必詳記,人初不知其故。一日,臬司詳稱某縣民告糧船江行失風京控一案,公察其失船為某日,午前午後、東風西風,詞情兩歧,公一一批駁其日時風候。讞官驚服,從新翻訊,詐遂不得逞。觀此,則古人亦嘗為之,惟予不能如文正公之有作用耳。
  ◎論將
  太公曰: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後世多委之功勳之胄,而廉能勇略者不與焉。此輩習紈而厭膏梁,詢以韜鈐,不知何物。目未辨旌旗之色耳未聞金鼓之音,身未經鋒鏑之交,足未履沙場之地。《易》曰:“師,貞丈人吉。”而以弟子主之,能勿取輿屍之兇乎?太公為逆料語,而真切如此,恐太公前已有此一流人物。
  ◎金牌鋪題壁詩
  金牌鋪距趙州八裏,無名氏題壁雲:“十二金牌驀地來,將軍奉詔不疑猜。金人狡獪原無比,天子昏庸實可哀。和虜議非今日定,殺公端不此時開。回思密語終宵候,已見官傢忌將纔。”論古有識,詩亦倜儻。
  ◎壽陶宮保
  陶雲汀(澍)宮保以十月生。六旬壽時,已督兩江。某觀察一聯大為宮保所賞,懸之首座。其句云:“八州都督,五柳先生,經濟文章,歷代心傳傢學遠;六秩初周,一陽來復,富貴壽考,百年身受國恩長。”
  ◎黃仲則詞
  黃仲則詞近髯蘇,頗有“鐵板銅琶,唱大江東去”氣概。集中惟《步蟾宮》一闋,忽變體為柔曼之音,才人真無所不可也。其詞雲:“一層丁字簾兒底,佯綉着花兒不理,別來難道改心腸,便話也有頭沒尾。蘭膏半滅衾如水,陡省起夢中情事,可憐夢又不分明,怎得個,從新作起。”
  ◎泰謙
  漢宣帝欲以張安世為大將軍,安世曰:“老臣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繼大將軍後。”上笑曰:“君言太謙。”俗謂人辭遜者曰“太謙”。“太”,當作“泰”。
  ◎鐘學士疏語
  同治六年夏,大旱。鐘學士(佩賢)抗疏請納直言,以資修省。有雲:“伏睹近者,夏同善諫幸王府第,諭旨稱循舊章以折之;倭仁諫修同文館,諭旨令酌保數人另位一館以難之。此二事在聖心原有權衡,而群臣遂不無疑惑,謂朝廷開言路之時,而跡似杜言者之口;謂大臣盡匡弼之義,而轉使有自危之心。臆揣私度,未能相喻,誠恐敢言之氣由此沮,唯阿之習由此開,此臣之所大慮也。”奏上,優詔容納,從繩之風,於今為烈矣。
  ◎論捻
  鬍文忠《密陳河南捻匪情形》一疏有雲:“計近二年來,每年春仲秋季,兩次出巢大掠河南,本年秋鼕將及湖北之襄陽、漢陽、德安等府,又必擾入陝西、山東、山西等省,再一、二年,而及於附畿州縣矣。腹心之患,此為最大。”又云“臣非僅為襄、漢等府作自保之計,為憂危之詞也。臣極知所言越分,特以臣今日言之,已無救於河南,臣再默而不言,則五省均將受害。使臣言而不中,則固北路五省之福也”等語。第就河南而推論之,全局在掌,料事如神,僅以知言目公,猶淺也。
  ◎輓陳二山聯
  陳二山詩畫兼長,而以一衿睏場屋,曾隨高蠃舟觀察(人鑒)遊琉球,後以修志之役,歿於西江,士林惜之。方雲泉(騭)輓聯雲:“名士嘔肝修史筆,故人揮淚拜羈魂。”
  ◎詠錢串子
  洪洞韓春塘(經)詠錢串子云:“出身原自漚麻地,一到人間萬事宜。莫怪無端便拋卻,多因不自有錢時。”意涉科諢。隨園詠錢雲:“一代帝王留字去,萬般人事讓兄驕。”詠物抑何顯切。
  ◎求官詩
  於清端(成竜)《求官》詩云:“書生終日苦求官,及作官時步步難。窗下許多懷抱事,何曾行得與人看。”役志功名人,見此必退一步想。
  ◎女戎
  桀之妹喜,紂之妲己,幽王之褒姒,三代均以致亂,故曰女戎。洎有明亡而國朝興,又屬陳圓圓一人。甚矣,女子之係成敗也。迦陵《過投金瀨懷古》詞有雲:“覆楚爭誇伍相,沼吳又說西施,淮陰往事亦如斯,成敗皆由女子。”其旨深矣。
  ◎而字
  昔聞一試卷,文多“而”字,房考批雲:“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後,已而已而。”陳丈問雲曰:“而字如釘鈀,然用之當,則為犁地土鬆而秧插矣;用之不當,則為擊人迎頭一鈀,未有不致死者。”此論最妙。
  ◎張文端楹聯
  張文端楹聯一云:“造物最忌者巧,萬類相感以誠。”一云:“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山水花竹無恆主人,得閑便是主人。”文和公(廷玉)《澄懷園語》載有人集《論》、《孟》二語雲:“約失之鮮矣,誠樂莫大焉。”此三聯耐人諷詠。
  ◎戒洋煙詩
  同鄉張琴舫有《戒洋煙》詩六首,漢陽學博徐南墅者,謂有關世道人心,刊入文集。其詩云:海舶連檣載與俱,禍人泥土等金珠。阿誰作俑宜無後,繼此傳燈實有徒。始為尋歡成苦趣,久思沒計出迷途。朝廷懲典森嚴甚,關吏如何有漏租。藏嬌合築避風臺,高臥經旬戶懶開。涉世早知身是幻,捫心甘與汝同灰。殘更落月天將曙,冷雨敲窗夢乍回。親故交疏妻妾怨,沉思總覺為何來。發漸飄蕭眼漸花,形骸土木骨槎牙。頻驚下淚同歧路,轉笑垂涎為麯車。病久竟無方可療,價高非必酒能賒。明明泉壤君尋去,萬劫難回一念差。破忿捐憂引睡魔,百年投老此中過。昏鴉片片飛三匝,香霧占一窩。舊日傢曾炎海住,平生緣結富兒多。衹愁漏盡鐘鳴後,獨抱空囊奈爾何。瓊簫錦瑟並橫陳,玉琢金裝考製新。到口便醫心上病,行雲頻現掌中身。百年有盡先拚命,寸鐵無鋒慣殺人。怪底一燈青似豆,夜深風雨化陰。白榻青衾冷似冰,蕭然情味守龕僧。檐牙月黑風搖戶,屏角聲低鼠瞰燈。寵以專房如愛妾,交原同氣比良朋。張衡近日文機澀,補作圖經愧未能。
  ◎李密不矜名節
  晉李密常望外轉而朝廷無後命,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意懷怨。及賜餞東堂,詔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免密官,卒於傢。密真小丈夫也,始終不出,豈非完名全節之人哉!世每以其《陳情表》稱重之。《表》中不云乎:“本圖宦達,不矜名節。”是二語者,先生自道也。
  ◎論士大夫
  李少荃爵相《以內官論江蘇釐金捐事復陳》一疏有雲:“士大夫習為章句帖括,輒囂囂然以經術自鳴,攻訐相尚,尊君庇民一切實政,漠不深究。誤訾理財之道為削,妄擬治兵之人皆怙勢,顛倒是非,混淆名實。論事則好從苛刻,任事則競趨巧偽,一有警變,張皇失措。俗儒之流弊,人才敗壞因之,此最可憂。士大夫讀萬卷書,每好苛論時政,究之坐而言者;未必起而行。”爵相之言,非過激也。
  ◎真總督
  陝甘總督揚忠武(遇春)入覲宣廟。一日,上忽問曰:“汝公事之暇,尚看書乎?”對曰:“臣不識字。”上又曰:“然則飲酒乎?”對曰:“臣不善飲。”上曰:“汝將何以自遣?”對:“聽打鼓說書。”上曰:“聽說書固好,如公事何?”對曰:“錢𠔌責之藩司,刑名責之臬司,兵政責之提鎮,臣總其成而已。”上大悅曰:“真總督也!”
  ◎禪機聯
  查孝廉(伊璜)禪機聯雲:“憑你猜拳,是了是了又是了,呸!真消息還在別傢。倩人搔背,上些上些再上些,咦!假痛癢總歸自己。”語雲:“求人不如求己。”儒、釋一理也。
  ◎年大將軍詩
  年大將軍功蓋一時,而詩不多見,僅見其題揚紫宸小照一絶雲:“魑魅隨身總等閑,肩挑竜虎亦徒然。羨君這副超凡骨,不煉金丹也是仙。”自是傲岸不群。
  ◎鬍文忠撰聯
  曾滌生侯相之封翁逝世,鬍文忠輓聯雲:“帝與重臣澄清江漢,天留大老笑傲扶桑。”措語莊雅得體。
  ◎徐樹人中丞
  通州徐樹人(宗幹)詠炭句云:“一半黑時還有骨,十分紅處便成灰。”中丞以縣令起傢,居宦海者數十年,中間不得差事、委署者凡三載,所謂人情如紙薄,宦情薄於紙者,透達極處。紛紛肉食之徒,見此不啻棒喝。聖人云:“能近取譬。”其中丞之謂乎!
  ◎論流寇
  曾侯相嘗有論曰:“千古流寇無良策。夫流寇,猶流水也,迎而激之,逐而搏之,則橫决泛濫,為天下患。但壅之使不得流,賊自涸矣。”故九江、安慶、江浙,直東等處長圍困賊,而賊隨滅,皆本乎此。
  ◎茶亭飯肆聯語
  湖湘間有茶亭而售酒者,柱聯雲:“為名忙,為利忙,忙裏偷閑,吃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斟碗酒來。”見之爽然。又吾鄉泉溪市新開飯肆,其門聯雲:“富似石崇,不帶半文休請客;辯如季子,說通六國不容賒。”見之粲然。
  ◎聖祖賜聯
  聖祖賜張文端(英)聯雲:“白鳥忘機,任天外雲舒雲捲。青春不老,看庭前花落花開。”想見主聖臣賢,賡歌拜,極一時之盛也。
  ◎北音無入聲
  《填詞淺說》雲:南麯自有南方之音,若遵周氏北方音葉之,則歌“竜”為“東”,歌“玉”為“禦”,“緑”為“慮”,“宅”為“柴”,“落”為“潦”,“責”為“哉”。許蓮君表兄雲:“北音無入聲,惟車夫欲車行之速,則呼曰‘嗄’(音同夾),真入聲也,捨車夫無辨之者。”予留心審聽之,果信。
  ◎駱籲門製軍
  川督駱籲門製軍(秉章),以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日薨於位,崇樸山(實)奏聞中有語雲:“駱秉章因病在告,每遇邊防有事,無不與臣悉心籌畫,住返商度,至再至三。若思慮不周,便覺寢饋難安。”又云“其所以能得人能製寇之故,要皆推誠布公,上下相感,一時纔俊輩出。至今將帥之臣,大都駱秉章拔擢。而楚軍效用四方,駱秉章所感起而奮興者居多,是其勳名冠一時。正不僅川楚士民實身受其福,雖婦人孺子,亦皆謳思不絶”等語。一筆寫來,言之出於至誠者也。
  ◎剔牙簽
  道光間,蘇州山塘有老夫婦削柳木為剔牙簽,以此緻小康,似此物為古時所無。近讀趙文敏詩云“食肉先尋剔牙簽”,則宋、元時已有之矣。
  ◎黑相公
  哀伶之冷落者號“黑相公”,好事子詠之雲:“萬古寒酸氣,都歸黑相公。打圍何寂寂,應局故匆匆。飛眼無專鬥,翻身即軟蓬。忽聞條子到,喜色上眉峰。”有湘蘭者,亦黑流也,友人朱君獨賞之,大為稱美。後以其呼為老頭兒,朱遂大慍,乃絶之。寄來一詩云:“梨園聲價重京師,南國人來罄旅資。夙債已償清興減,頭銜博得老頭兒。”此語藴藉,不似前作之輕薄也。
  ◎野戰
  上古不尚野戰,而尚陣法。自楊侯遇春募勇剿賊,始尚野戰,而陣法廢。今則火器為先,精益求精,無過於洋槍洋炮,是以披堅執銳之士,血戰數十年,不知陣法為何物。
  ◎湖口昭忠祠
  彭雪琴宮保建水師昭忠祠於湖口之石鐘山。門聯雲:“忠臣魂,烈士魄,英雄氣,名賢手筆,菩薩心腸;合古今天地之精靈,同此一山結果。蠡水煙,湓浦月,潯江濤,馬當斜陽,匡廬瀑布;挹南北東西之勝景,全憑兩眼收來。”是謂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
  ◎李次青方伯四六
  李公(元度)接統徽州防軍以代張文毅(芾),甫三日而軍潰,徽郡失守,曾侯相恚甚,奏請擬正軍法,奉旨從寬戍邊。其實侯相深愛其纔,非果欲殺之也。方伯《謝罪稟》有雲:“君子原愛人以德,覆之而又培之;宰相有造物之權,知我何殊生我。”侯相援筆批其後雲:“好四六,好文章,好才情。”
  ◎楊忠武公
  楊時齋製軍遇春母李太夫人,夢大水泛一紅匣至,中雙鯉:一金一赤。遂生公。迨年十八,以乾隆己亥舉武科,候補千總,隨福文襄(康安)出兵。文襄令從海公蘭察學兵法,故公一生心折。海公每逢大敵,夢文襄必占捷。教匪久亂未平,有旨切責將帥。威勇侯額公勒登保奏,言楊遇春年甫四十,鬢發半白,每於追奔之際,足穿草履,縋繩而上,將士不可謂不用命矣。屢以戰功擢提督,封一等男。嘉慶己卯八月陛見,上見公長髯,稱美者再。公弟培齋(逢春)時鎮曹州,特命出京紆道至曹,簡閱營伍。道光初,上以先朝勳舊,恩眷尤隆,公遂以固原提督總督陝甘。陛見出都,命赴河南閱兵,以公子國楨任豫撫也。治回疆平,公得畫像紫光閣。御制像雲:“少年從徵,進不知退,拍馬橫矛,善穿賊隊。參贊戎機,剋城賊潰,畀以封疆,無慚簡在。”公督陝甘凡八載,務持大綱而不涉煩瑣,恪守成憲而不議更張。屢旨褒為股肱心膂之臣,並賜有“三朝疆場宣勤久,兩世封圻積慶多”對聯。乙未以老病乞休,令來京陛見,親加慰勞,以榮其行。公抵京,即晉一等昭勇侯,御書詩扇以賜雲:“元勳入睹允歸榮,功立纔全際太平。宣力三朝邀寵錫,抒忠百戰播威名。官兼文武真難遘,志篤廉明永不更。晉爵酬庸延後世,林泉頤養語長生。”歸裏後,構一小亭,前為箭道,每逢三、八、五、十等日,督傢人較射為樂。其楹帖雲:“坐來覺有山林氣,到此無忘弧矢心。”丙申鼕,蒙賞人參十兩,令川督鄂山賫給。謝折內“誼直視如手足腹心”句旁朱批“誠然,誠然”。丁酉二月公薨,年七十八,晉太子太傅兵部尚書,謚忠武。御制祭文有雲:“憶蒼髯之矍鑠,音容猶在目前;報黃發以馨香,眷念彌增身後。”功名福壽,公實兼之。古之郭汾陽,今之楊昭勇也。
  ◎童夫人
  龔芝麓宗伯納妾顧橫波(媚),龔仕國朝,當得封典。妻童夫人曰:“我於前明已受封誥,願讓顧氏橫波。”遂得受封。予謂夫人剋兼三善:蓋不妒為賢;讓亦美德;而榮膺勝國,不欲再受新恩,此中見大義焉。宗伯公能無內愧耶?
  ◎陶潛
  瀋歸愚先生(德潛)曰:“過江以後,淵明詩胸次浩然,天真絶俗,當於語言意象外求之。唐人祖述者,王右丞得其清腴,孟山人得其閑遠,儲太祝得其真樸,韋蘇州得其衝和,柳柳州得其峻潔。”先生之論鈎其元矣。是謂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四嬋娟
  孟東野詩:“花嬋娟泛春泉,竹嬋娟籠曉煙,雪嬋娟不長妍,月嬋娟真可憐。”其辭風華秀豔,有古樂府之意。“雪嬋娟”今本或作“妓嬋娟”,非也。昔楊升庵嘗令繪工繪此為四時嬋娟圖,以花當春,以竹當夏,以月當秋,以雪當鼕,後之人亦有此韻事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自序捲一捲二捲三捲四捲五捲六捲七捲八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