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餚:飲膳札記 》
第39節:椒????裏脊(2)
林文月 Lin Wenyue
椒????裏脊肉的製作過程很簡單,頂多是要註意燜煮的火候罷了。最佳火候在於豬肉剛熟,切下來,肉中央尚呈粉紅色;過熟則幹硬而失卻鮮嫩,不足為取。
等到冷透,或者甚至可以再用一個塑料袋包緊,放入冰箱內,吃食前取出,切成薄片。
我想,這一道菜餚的特色,其實在於刀功。宜薄,但不能過薄,約莫每片在兩毫米的薄度,而且要全片均勻,不宜一頭薄一頭厚。
提及刀功,我不免想起年輕時鬧過的笑話來了。
我結婚以前,未曾入過廚房,故於烹飪之道全無認識。讀研究所時,有一次臺先生邀約三數學生到溫州街的府中晚宴。當時,臺師母身體尚十分硬朗,她動作雖然比較緩慢,卻忙進忙出做了許多道佳餚。每一道佳餚端上桌時,同學們都紛紛贊賞。我品嚐豐盛的食物,也覺得十分欣喜,並且認為應有所表示纔對。記得有一盤鹵牛肉是臺先生自己從廚房端出來的。一片片薄薄的牛肉排列得非常整齊美觀。大傢一致贊賞。臺先生喜形於色地說:"這是我方纔自己下廚切的!"衆人更是欽佩不已。我聽見自己忽然說出:"那刀子,一定是很好的吧!"大傢都用奇異的眼光看我。難道這樣子贊美不夠好嗎?"大概是一把很薄很利的刀子。"我又追加了一句。臺先生笑笑,指正我:"哎--怎麽說刀子好?應該說刀功好啊!"一桌的人都大笑,衹有我滿臉通紅。
切椒????裏脊肉的刀子,的確是要磨得銳利,也確實是薄一點的好使,但更重要的是"刀功"。後來我自己也經常下廚琢磨,纔實際體會到這一層。冷肉結實緊密,用利刃輕切,一刀、復一刀,無須花費大力氣。連續一片片切去,其間似乎有韻律存在,而厚薄自能齊一,確乎奇妙。庖丁解牛,所謂"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或者並不完全是玄虛之說。
我所認識的男士當中,楊牧也是刀功不錯的一位。有一次,豫倫和我去西雅圖旅遊,楊牧夫婦邀請我們去景觀優美的"頓湖居"。盈盈製作了許多美味的菜餚,但是她自己忌食豬肉;楊牧特地親自下廚為我們做出白切五花肉。肥瘦適度帶皮的五花肉,切得薄薄,排列在白色瓷盤中,三兩根緑色的芫荽輕覆其上。我稱贊:"刀功真好呀!"他笑笑,似默認。以白切五花肉蘸蒜末醬油佐酒,是十分地道的家乡口味,而遠處的湖色襯着談興,是難忘的一夜歡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1) | 第2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2) | 第3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3) | 第4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4) | 第5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5) | 第6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6) | 第7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7) | 第8節:飲膳往事(1) | 第9節:飲膳往事(2) | 第10節:飲膳往事(3) | 第11節:飲膳往事(4) | 第12節:楔 子(1) | 第13節:楔 子(2) | 第14節:潮州魚翅(1) | 第15節:潮州魚翅(2) | 第16節:潮州魚翅(3) | 第17節:清炒蝦仁(1) | 第18節:清炒蝦仁(2) | 第19節:紅燒蹄參(1) | 第20節:紅燒蹄參(2) | 第21節:紅燒蹄參(3) | 第22節:佛跳墻(1) | 第23節:佛跳墻(2) | 第24節:佛跳墻(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