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這個世界會好嗎 》
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2)
梁漱溟 Liang Shuming
艾:您私人生活的重要的大事?您說的是為社會、為國傢、為人民服務的兩個大事,那您私人生活沒有重要的大事嗎?
梁:那就是我的寫書了。我寫的書,特別是最大的一本書、最重要的一本書叫做《人心與人生》。我曾經請教英文好的朋友,我說我這本重要的書《人心與人生》,要翻成英文說,這個名字怎麽翻呢?他說人心這個字,英文不是一個字,有兩個字跟這個有關係,一個是mind,還一個是heart,所以要是給你翻譯一個英文名字,那就是mindandheartandlife。
艾:是。我也覺得不怎麽妥當,雖然是直接翻成英文是這個樣子,不錯,心有兩種意思,不過還是有點不……
梁:勉強?
艾:不順耳。這樣吧,假如您願意,我也很高興把您的那本書翻成英文,沒問題的,我想。
梁:我想我一生,這個是最重要的事情,寫成這本書是我的最重要的事情。
艾:我認為您的一生並不是全是一帆風順的,其中一定有一些令人傷心的事,您願不願意談一談呢?可以對處身於睏難的後學,産生一些鼓舞、激勵的作用。您遭遇到不少挫折,對不對?
梁:我覺得,我倒好像沒有什麽傷心的事情。
艾:是嗎?(笑)
梁:沒有。我衹是倒覺得自己有沒有做好的事情、失敗的事情,或者錯誤。比如說,說到錯誤吧,那個就是1953年9月,那個就是自己的一個錯誤,就是自己氣太盛,氣太高,所以就跟毛公就抵觸了,那個事情後來我自己想,不應當那樣的,(艾:以後還是覺得不應當那個樣的。)應當我多尊重他一些,不應當跟他鬧翻。(笑)
艾:那您那個時候是不是感到傷心呢?
梁:沒有傷心,我就感覺到自己錯了,我不好,不算是傷心。如果有傷心的話(笑),那就是我前頭的太太,我的內人,她的死,我有一點傷心,因為我覺得她實在是很好,所以她死呢,是一個很傷心的事情。剛好是一個40多歲的時候,從前中國古人有這麽一句話:“中年喪偶大不幸。”就是說假定早一點,不是中年,比如說在30歲,30多歲的時候喪偶,算不算大不幸呢?當然也算大不幸,不過比較年輕的時候容易忘,過些日子就把傷心過去了、忘了;中年喪偶大不幸呢,跟老年不同,老年大傢彼此都快死了,好像也不大怎麽樣;中年剛好,(艾:噢,我明白您的意思。)剛好彼此兩個人關係很深,感情很深,這個時候跟青年不同,跟老年也不同。所以,假定說我有傷心的事情,就是我前頭的內人,也就是我現在的兩個兒子的母親。
艾:這個我書裏弄錯了,衹怪我聽了香港以前認識的人,臺灣的,他們說,其實好像您是比較跟第二位夫人比較談得來,我弄錯了。
梁:什麽事情都跟原來自己的預料、打算不合。舉個例說,我前頭那個內人、妻子,我是很懷念她的,她沒念過什麽書,還算是識字就是,沒有念過什麽書,沒有學問。那麽我後來有機會又有第二個妻子,第二個妻子剛好朋友介紹,她是師範大學畢業並且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作者簡介 | 編輯推薦 | 出版說明 | 艾愷教授序:《這個世界會好嗎》 | 馬勇:梁漱溟晚年口述 | 儒傢跟佛傢(1) | 儒傢跟佛傢(2) | 儒傢跟佛傢(3) | 儒傢跟佛傢(4) | 為何我還樂觀 | 人與人相處的問題 | 情理與物理 | 什麽是戒、定、慧(1) | 什麽是戒、定、慧(2) | 我做記者的時候(1) | 我做記者的時候(2) | 陳獨秀、李大釗和我(1) | 陳獨秀、李大釗和我(2) | 當代儒傢代表人物還有誰(1) | 當代儒傢代表人物還有誰(2) | 熊十力和唯識 | 美國人和臺灣問題 | 毛主席這個人(1) | 毛主席這個人(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