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类 權謀書   》 第38節:治理的大道(2)      劉嚮 Liu Xiang

  6. 愛人者人愛之
  衛靈公告訴孔子說:“有人告訴我,治理國傢衹要在朝廷裏謹言慎行,就能把國傢治好,這樣可能嗎?”孔子回答說:“可以的。你愛護別人,別人也會愛護你;你厭惡別人,別人也會厭惡你;你曉得怎樣待自己,也應該曉得怎樣去待人;所謂不離開自己小小的住所,而能知道天下大事,就是知道反省自己的結果。”
  7. 為政須畏懼
  子貢問孔子有關治理人民的方法。孔子說:“好像用腐朽的繩子駕馭奔跑的馬那樣地小心謹慎。”子貢說:“那是多麽地令人感到畏懼!”孔子說:“像那些四通八達的國傢,到處都是人,拿正確的道理來領導他們,他們都等於為我所有;如果不拿正確的道理來領導他們,他們都成了我的仇人,又怎能不令人畏懼?”
  8. 治民之法
  齊桓公對管仲說:“我想在國內如日月一般正大光明地辦事,無論愚夫愚婦都說好,你看可以不可以?”管仲回答說:“可以。但不是聖人的意思。”桓公說:“為什麽?”答道:“水桶上的繩子短,所以不能到深井裏取水;知識淺薄的人,不能夠和聖人談話。聰慧的人可以同他辨別具體事物,明智的人可以和他辨別一切事物,聖人可以和他辨別神明。而聖人的所做所為,又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趕上的。如果人民的知識超過你十倍,他就同你爭論,說你不如他們;人民知識超過你一百倍,就會批評你的過失;人民知識超過你千倍,就誰也不信了。所以人民不可以捧在手上,可以合併起來管理;不可以殘暴地殺他,但可以指使他,召喚他;老百姓不可以一個個勸說,但可以集中起來告示。”
  9. 教化為上
  衛靈公問史:“就國傢大事來說,哪樣最重要?”答道:“司法應是最重要的了。如果判决不正確,處死的人不能再復生,殘廢的人也不能恢復原狀了,所以說:司法最重要。”過了一會,子路去見衛靈公,靈公把史的話告訴子路,子路說:“主管國防的司馬最重要,當兩國有戰亂的時候,兩軍交戰,司馬擊鼓來發佈命令,如一戰敗北,犧牲幾萬士兵,這樣因指揮不當而殺人是不對的,但像這樣誤殺的人也太多了,所以說:主管國防的司馬最重要。”過了一會,子貢又來晉見,靈公把史和子路的話告訴他,子貢說:“多麽沒有見識!以前夏禹和有扈氏作戰,打了三場仗還不歸順,夏禹於是修養教化一年,而有扈氏就來歸順了。所以說:消除了人民之間的紛爭,還有什麽官司要判决呢?兵車武器統統都不用,還要鳴鼓做什麽?所以說:教化最重要。”
  10. 智者與愚人
  齊桓公出去打獵,由於追逐一頭野鹿而走入山𠔌之中,看見一個老翁就問他說:“這叫什麽𠔌?”答道:“這叫愚公𠔌。”桓公說:“為什麽叫愚公𠔌?”答道:“由我而得名。”桓公說:“現在看你的樣子,並不是愚人,為什麽說是由你而得名?”答道:“現在讓我說出理由。我過去養母牛生出小牛,已經長大了,把它賣掉去買了匹小馬,一個少年說:‘牛不能生馬’,於是就把小馬牽走。鄰居們聽到了,就認為我是愚人,所以把這個山𠔌取名叫愚公之𠔌。”桓公說:“你實在是愚人。但你為什麽要給他呢?”桓公於是就回去。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把這件事告訴管仲,管仲整理一下衣服再拜說:“這是我的過錯,如果讓堯在上領導,咎繇主管司法,怎會有人敢去把小馬牽走?這位老人,如果是在好的獄政之下,必定不會讓少年牽走他的小馬,正因為他知道司法不公正,所以纔會給他牽走,我們還是要認真地反省修明政治。”
  孔子說:“弟子們記住:桓公,是一位稱霸天下的人主,管仲是一位賢明的輔臣;他們還把智者當愚人,何況那些不如桓公、管仲的人呢。”
  11. 不教而誅
  魯國有父子兩人打官司,康子說:“殺了他們。”孔子說:“不可以殺。老百姓不曉得父子之間打官司的壞處已經很久了,這是在上位的人的過失;在上位的人如果領導有方,父子早就不會打官司了。”康子說:“治理人民應該以孝為最重要,現在殺一個不孝的人,有什麽不可以嗎?”孔子說:“事先沒有教育人孝順而殺不孝的人,就是殘殺無罪的人。三軍大敗,不能都殺;打官司的太多,不能施以刑罰;在上位的人先以教化去要求自己,那麽老百姓就會跟着去做。如果自己做到了而老百姓還沒有跟着去做,然後就可以施以刑罰,那麽老百姓也就知道自己的過錯了;就像一座八尺高的墻老百姓不能越過,而八丈高山,兒童都可以爬上去遊玩,因為它是慢慢矮下來的緣故啊!現在仁義也越來越沒落了,怎能怪老百姓犯法呢?《詩經》上說:‘使老百姓不致迷惑’,以前君子教導老百姓使他不致於迷惑,所以不用威厲,不用刑罰。”打官司的人聽到了,都不去打官司。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前 言第2節:領袖之道(1)第3節:領袖之道(2)第4節:領袖之道(3)
第5節:領袖之道(4)第6節:領袖之道(5)第7節:領袖之道(6)第8節:領袖之道(7)
第9節:領袖之道(8)第10節:為官之道(1)第11節:為官之道(2)第12節:為官之道(3)
第13節:為官之道(4)第14節:為官之道(5)第15節:為人處世之本(1)第16節:為人處世之本(2)
第17節:為人處世之本(3)第18節:為人處世之本(4)第19節:為人處世之本(5)第20節:士可殺而不可辱(1)
第21節:士可殺而不可辱(2)第22節:士可殺而不可辱(3)第23節:士可殺而不可辱(4)第24節:士可殺而不可辱(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