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巧主婦的106個廚房秘笈:吃的藝術   》 第34節:好吃莫如餃子      劉枋 Liu Fang

  好吃莫如餃子
  最近因為一再地談到蝦,心裏着實為家乡暮春時節的韭黃大蝦餡兒餃子發饞。
  說起餃子,北方人有"好受莫如倒着,好吃莫如餃子"之說,尤其是筆者本人,更被人笑過"見了餃子不要命"。可是,也有很多不是黃河流域的人士,認為"餃子有什麽好吃,面裏包一團肉,還不如獅子頭呢"。這話說得不無道理,主要的衹在他沒有仔細地去品嚐那面皮的糧食滋味,同時,好的餃子餡兒並非衹是一團肉的!
  現在一般家庭裏吃餃子,為了省時省事,在肉攤子上絞上一斤肉,在切面店裏買上一斤皮兒,包出來的雖然樣子完全是餃子,實在的滋味是差得遠了去啦!
  餃子的考究,皮兒占百分之四十。面粉是高筋的還是差點兒的倒無所謂,主要的是在其軟硬適度(買的餃子皮面太硬,同時灑有太白粉,煮出來一點面的香味與韌勁都沒有)。俗說"釀面餃子硬麵湯","釀"就是不硬而又非稀軟爬拉的意思。除了面量和水分配得好,還要餳得透,揉得夠,就是和好了面要放置二三十分鐘,然後仔細揉搓,直揉到面塊的表面像剝皮的熟蛋那樣光滑,然後才分成"小劑",擀成面皮。這樣的餃子皮包時容易,可隨指捏而黏合,不像買的皮子還要沾水;包好的餃子下鍋後不易破,煮成的餃子吃在口內香軟而韌。餃子皮如做到上面那種程度,可說不論包什麽餡,那已占了百分之四十的好吃了。餡子衹要略加註意,就會十分理想。但是若像街頭上一般賣的那種餃子,以下肉加菜邊菜皮剁成的,當然不成。
  餃子餡最考究的首推"三鮮",這三鮮是海參、蝦、豬肉。豬肉要細切粗斬,碎而不糜,蝦與海參都切成細碎小塊。但這之外還要加點筍丁和黃芽菜,筍和菜都要煮過再行切剁。拌餡的調味衹能加少許白醬油和????,不可用普通醬油。加豬油,略以少許小磨麻油提味,還要加適量的煮濃的肉皮湯,不可摻入皮屑。餡拌好放置一兩個小時,肉皮湯和豬油冷凝,餡纔黏膩好包,煮熟後的餃子裏纔會一包鮮湯。不過,這樣的餃子以之待客是表示豪華,傢常當飯吃,則嫌膩了點兒。傢常餃子,豬肉當先,不過北平城圈兒裏的人則愛吃羊肉,也有很多人愛吃牛肉的,可是,不論以什麽肉作主,總還得配以適宜蔬菜,像小籠包餃那樣一個肉丸的餡子,絶不是正宗的北方餃子所取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關於吃蛋(1)第2節:關於吃蛋(2)第3節:關於吃蛋(3)第4節:元宵裏的丸子(1)
第5節:元宵裏的丸子(2)第6節:豬八戒第7節:膾不厭細第8節:煙熏
第9節:烤--火燎第10節:蝦的吃法(1)第11節:蝦的吃法(2)第12節:活魚三吃
第13節:所欲者魚第14節:燕窩種種第15節:且說魚翅(1)第16節:且說魚翅(2)
第17節:豆腐的故事(1)第18節:豆腐的故事(2)第19節:有餡的菜(1)第20節:有餡的菜(2)
第21節:素涼拌第22節:洋涼拌--沙拉(1)第23節:洋涼拌--沙拉(2)第24節:洋涼拌--沙拉(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