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巧主婦的106個廚房秘笈:吃的藝術 》
第33節:高麗、拔絲
劉枋 Liu Fang
高麗、拔絲
菜餚的名字,有很多是不可解的。譬如上次談到的裹蛋面糊炸的食品,叫做鍋燒,而以同樣的烹製方法,衹不過是把調味的????換作糖,就又叫做"高麗"了。
高麗本是韓國的舊稱,也許這種烹飪方法由韓傳入吧?但這種推測絶對不會正確。不過,高麗衹見於北方飯館中,川揚湖廣等菜單不見此名的。
高麗蘋果、高麗香蕉,是北方館子菜牌子上列於"甜菜"一欄裏的主要菜式,名字雖很新穎,吃來則平平。試想,以蘋果或香蕉切塊,沾裹雞蛋面糊,入油鍋炸焦黃,再撒上白糖,有啥稀奇?倒是一種又名"炸羊尾"的"高麗澄沙",可口得多。澄沙就是紅豆沙,豬油炒好的紅豆沙,團成湯糰大小的球體,俟冷後硬挺,再蘸面糊去炸,外酥內腴,比炸元宵精緻而好吃。
再有高麗肉,則可甜可鹹。原來是把肥豬肉切片蘸面糊炸熟,蘸花椒????或糖均可。其實,這原該屬於椒????排骨、軟炸肫肝及炸肥腸之流的,多以之配傢常餅同吃,它另有個名字叫"炸脂蓋",也可以說是不吃肥肉的人嘗試肥肉的一種方法。對於這個菜,筆者曾試以改良,就是不一定用新鮮的肥肉,舉凡紅燒肉啦、蒸扣肉啦、家乡肉啦,一些當時吃剩下的肥的部分,這是每個家庭常有的情形,肥肉總是剩在最後,設法使其冷硬,再切成極薄的片,不必用雞蛋調面糊,衹把雞蛋打散,就以肉片蘸了這蛋汁,再薄薄沾一層面包粉或太白粉,炸透而食,香脆可比美北平烤鴨脆皮。配以大蔥甜面醬,捲餅、夾饅首都是極為美味的好吃食。
把高麗蘋果、香蕉之類,重行加工,外面再蘸以熬好的糖漿,就是拔絲香蕉或蘋果了,不過,拔絲的正宗是"拔絲山藥"。山藥去皮切滾刀塊,入油鍋炸熟(不必蘸裹任何東西),再以清潔之鍋熬糖(白糖加少量水),熬時頻頻以筷子蘸糖汁離鍋試驗,當兩筷之間扯起糖絲時,立刻把山藥倒入,鏟炒一勻,快速盛入盤中。拔絲的技巧就在這一點的把握時間上,糖熬得不夠火候,絲拔不長而吃時糖粘牙齒,火候過了,糖又脆了而拔不成絲。在臺灣,山藥不是經常有的東西,筆者亦曾改良,試以紅薯、芋頭如法炮製,都很成功,而且美味過之,如果不為了名貴,我寧取紅薯。同時,在設想中用大的檳榔芋做拔絲紫芋,名兒也頗響亮,實質當也並無遜色。這是喜甜食的人們該試驗試驗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關於吃蛋(1) | 第2節:關於吃蛋(2) | 第3節:關於吃蛋(3) | 第4節:元宵裏的丸子(1) | 第5節:元宵裏的丸子(2) | 第6節:豬八戒 | 第7節:膾不厭細 | 第8節:煙熏 | 第9節:烤--火燎 | 第10節:蝦的吃法(1) | 第11節:蝦的吃法(2) | 第12節:活魚三吃 | 第13節:所欲者魚 | 第14節:燕窩種種 | 第15節:且說魚翅(1) | 第16節:且說魚翅(2) | 第17節:豆腐的故事(1) | 第18節:豆腐的故事(2) | 第19節:有餡的菜(1) | 第20節:有餡的菜(2) | 第21節:素涼拌 | 第22節:洋涼拌--沙拉(1) | 第23節:洋涼拌--沙拉(2) | 第24節:洋涼拌--沙拉(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