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讀中國巫文化時代占筮書:《易經》讀本   》 第32節:十《履》:由行為到規範(2)      臧守虎 Cang Shouhu

  因為人的行為反映和體現道德規範,所以以下卦爻辭通過對不同形式的走路、所走的不同道路、走路中遇到的一些情況的描述,再通過不同的斷占之辭對人的道德、品質進行審視、評判。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踩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不咬人,通順。
  咥(dié),咬。俗話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尾巴又何曾不然?走路踩到老虎的尾巴上,而老虎卻不咬人,還有比這更通順的嗎?因此說"亨"。
  初九:素履往,無咎。
  初九:穿着素色鞋子走路,沒有過錯。
  素,原色、白色。"素履往"比喻人的品德、行為樸實無華。在思想上能夠保持自己的本色、沒有虛飾、不受外界的影響;在行為上一出一處安分守己、量力而行、行不逾距。爻辭提倡和肯定這種思想作風,因此說"無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九二: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盲人占問吉。
  幽,暗,引申為目盲,幽人也就是盲人。也有將"幽"解釋為幽靜恬淡的,這種解釋雖然與"暗"有相通之處,但結合《婦妹》九四"眇能視,利幽人之貞"來看,前面說"眇",後面說"幽",正表明"幽"指"目盲"。
  "履道坦坦"比喻人的胸懷坦蕩、行為正直。一個人即使有目盲的生理缺陷,但衹要是胸懷坦蕩,行為正直,目盲而心明,同樣可以獲得吉祥,因此說"幽人貞吉",《象》說"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盲人占問且"吉",況於他人乎?
  本爻所說的"幽人"以及六三爻中所說的"眇能視"、"跛能履"還見於《歸妹》卦。幽人、眇者、跛者當然都是殘疾人,但除了本卦六三爻外,其他相應的占辭斷語卻都是吉的,什麽原因呢?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某一感官的功能缺陷,會相應地增強其他感官的感受性、辨別力或其他能力,而其他感官功能的增強相應地補償了有缺陷的感官功能,這就是"補償假說"。
  根據這種假說,身體功能方面的缺陷可以使心智得到強化,心智可以彌補生理功能,古代的巫師大都由殘疾人來充當就是這個道理(詳《大有》卦)。《老子》《莊子》中也是根據這一思路來論證其理論的。如《老子》中雲:"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完美的東西似有缺陷,但其功用卻無窮無盡。又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其兌,閉其門。"--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言語,而言語的人算不上智慧。所以要上耳朵,閉上嘴巴。《莊子》中不僅進一步發展老子的這種理論,還刻畫了一大批形殘而德全的人物。如《人世間》篇描述了一個名叫"支離疏"的人物,這個從名字上就顯得支離破碎不健全的人,形體之殘狀更是令人瞠目結舌,難以想像:面頰藏在肚臍裏,兩肩高過頭頂,合攏在一起指嚮天空,兩小腿骨長在兩腋下……。但在《莊子》的描述中,他雖然形體有所殘缺,卻是一個德全之人。
  古人不僅已經在理論上闡述這種理論,而且也有親身實踐者。例如,戰國時期著名的音樂傢師曠,為了達到專註於音樂的目的,故意燻瞎了自己的雙眼。據東晉王子年《拾遺記》記載:晉平公時,師曠本來以陰陽之學聞名於當世。但後來為了杜絶、閉各種憂慮、誘惑,專心於星算音律,故意將兩目燻瞎,變成了盲人。因此又被稱為"瞽曠",他也自稱是"盲臣"、"冥臣"。師曠雖然目盲,但胸懷坦蕩,行為正直,目盲而心明。《韓非子·難一》中記載:有一次晉平公和大臣們一起飲酒,酒酣之際,晉平公嘆息了一聲說:"唉!做人君的一點也不快樂。"當時,師曠正侍坐於前,聽了晉平公的話,抱琴撞了過來,晉平公雖然躲閃開,但非常生氣,厲聲質問師曠:"太師你撞誰?"師曠表情嚴肅、一本正經地回答說:"我聽見身邊有個小人,正在鬍說八道,所以想撞死他。"晉平公說:"你撞的是我呀!"師曠說:"呸!憑你剛纔說的話,根本就不配做人君。"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於大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第2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2)
第3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3)第4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4)
第5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1)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第7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3)第8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4)
第9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1)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第11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3)第12節:三《屯》:萬事開頭難(1)
第13節:三《屯》:萬事開頭難(2)第14節:三《屯》:萬事開頭難(3)
第15節:三《屯》:萬事開頭難(4)第16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1)
第19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2)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第21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1)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第23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3)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