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九雲記   》 第三十一回 英陽主細評柏葉茶 白凌波雅宣牙牌令      無名子 Mo Mingzi

  話說英陽公主同桂娘子回到杜蘅院,婉如老媽迎告道:“司徒府送的包裹,在二門外等候多時了。”英陽道:“何不受回?”即命跟來展開。婉如出外,手提一個小小包裹跟前解開時,但見一個白臘囊筒,黏付黃箋,上書着:“上用蘇州新嫩茶。”英陽笑道:“來得正好。剛纔渴思泡茶,正宜新水泡來。”說猶未了,秦淑人、賈孺人、狄、瀋兩娘俱來,桂娘先迎接坐下,未及開話,蘭陽公主開了門簾,見諸人俱在座上,笑道:“諸娘來得團圓,倒也我獨來的晚了。”英陽欣迎讓坐,秦、賈諸娘立起身。春娘笑道:“剛纔的來,桂娘已先來坐,今又娘娘臨了。”仍與序次坐下。
  說些閑話之際,蘭陽但見那老媽、丫鬟們在窗外紛紛忙亂,也有酌水的,也有扇爐的,也有彩茶的,也有滌杯的,不多時將茶泡了上來。
  春娘親自捧了兩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竜獻壽的小茶盤,裏面放着成窯五彩小蓋鐘,斟上兩鐘,分頭捧上兩公主跟前:其餘諸人面前,復用幾衹新鮮杯來。一個傍邊有一耳,杯上鎸着“狐□”三個隸字,後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識於秘府”一行小字。那一隻形如鉢而小,也有三個垂珠篆字,鎸着“點犀(喬皿)”。又有兩衹緑玉鬥,又有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幾個。各人面前斟了海內,分上來。衹見其色比嫩蔥還緑,異香撲備,甚覺愛人。
  蘭陽先自詫異,熟視,及至入口,果覺輕浮,真是清香沁脾,與平時所吃迥相不同。個個稱贊不絶。蘭陽笑道:“姐姐既有如此好茶,為何並不見賜,卻要遲到今日自來嘗味?豈不令人恨相吃的晚麽!”泰淑人道:“適纔這茶,不獨茶葉清香,水亦極其甘美了。”英陽道:“妹妹有所不知,我平素從不吃茶。這些茶樹,都是傢父自少種的。傢父一生,文墨之外,一無所好,就衹喜茶。因近時茶葉每每有假,故不惜重費,於各處購求佳種。如巴川峽山樹,亦必費力盤駁而來。誰知茶樹不喜移種。縱種千樹,從無一活。所以古人結婚有『下茶』之說,蓋取其不可移種之義。當日並不留神,後來移一株,死一株,纔知是這緣故。如今傢裏花園中,惟存十餘株,還是傢父從近於閩、浙、湖州等處覓來上等茶子栽種活的。種類不一,故樹有大小不等。又是此樹最是遲久生長。茶子落土三年,始為甲坼。出土三年,也有枝葉,一年之長,不滿一寸。及至十年之後,始為枝幹茂盛,嫩葉密滿,倒又分外連幹發枝,比他木倍盛。而今十餘株,收葉者不過三五,餘的尚在出土。十年之內,殃掌不長。是故彩茶取用無多,用之甚惜。剛纔的茶,是今年新彩葉,分送若幹,今始試泡。傢父着有《茶誡》兩捲,言之最祥。將來發刻,自然都要奉贈。”秦淑人道:“娘娘記得,六經無『茶』字,外國此物更少,故名目多有不懂。今司徒大人既有著作,娘娘自必深知,何不道其一二,使衆人聽聽,得其大略。”
  英陽道:“茶即古之荼字,就是《爾雅》『荼苦櫝』的荼字。《詩經》此字雖多,並非茶類。至『荼』轉『茶』音,顔師古漢時已有此音。後人因『荼』有兩音,缺一筆為『茶』,多一筆為『荼』,其實一字。據我愚見,直以古音讀『荼』,今音讀『茶』,最為簡截。至於茶之名目,郭璞言早彩為茶。晚彩為茗。《茶經》有一茶、二檟、三□、四茗、五□之稱。今都叫做茶,與古不同。彩茶之候,貴及其時。太早則味不全,遲則神散。以𠔌雨前五日為上,後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茶芽紫者為上,皺皮者次,團葉者又次之,如筱者最下。徹夜無雲浥露彩者為上,日中彩者次之,陰雨下不宜彩茶。𠔌中者為上,竹林下者次之,爛石中、黃砂中者並是下品。至若造茶、藏茶、辨茶等法,俱在《茶經》中。又若茶具中,商象、團風、歸潔、受污等許多名目,今不可細述。若以茶性而論,除明目、止渴之外,一無好處。《本草》雲:常食,去人脂,令人瘦。倘嗜茶太過,莫不百病叢生。傢父所著《茶誡》,亦是勸人少飲為貴,並常戒傢人:多飲不如少飲,少飲不如無飲。況近來真茶漸少,假茶日多。即使真茶,若貪飲無度,早晚不離,到了後來,未有不元氣暗損,精血漸消,造成痰飲,或成□漲,或成痿痹,或成疝瘕,餘如成洞瀉,成嘔逆,以及腹痛、黃瘦種種內傷,皆茶之為害。而人不知,雖病不悔。上古之人多壽,近世壽不長者,皆因茶、酒之類,日日剋伐,潛傷暗損,以致壽亦隨之消磨。此千古不易之論,指破迷團不小。無如那些喜茶好酒之人,一聞此言,無不強詞奪理,百般批評,並且啞然失笑。習俗移人,相沿已久。縱說破舌尖,誰肯輕信?即如傢父《茶誡》雲:除滯消壅,一時之快雖佳;傷精敗血,終身之害斯多。獲益則功歸茶力,殆害則不為茶災。豈非福近易知,禍遠難見麽?總之,除煩支膩,世固不可無茶,若嗜好無忌,暗中損人不少。因而傢父又比之毒橄欖。蓋橄檻初食,味頗苦,澀,久之方回甘味。茶初食,不覺其害,久後方受其殃。因此謂之毒橄欖。”蘭陽道:“此物既與人無益,為何令尊大人卻又栽這許多?豈非明知故犯,貽弊後來麽?”英陽道:“傢父嚮來以此為命,時不離口,所以種他。近日雖知其害,無知受病已深。業已成癖,稍有間斷,其病更兇。自知悔之已晚,補救無及,因此特將其害着成一書,以戒後人。恰好此書去年方纔脫稿。腹中忽然嘔出一物,狀如牛脾,有眼有口,以茶澆之,張口痛飲,飲至五碗,其腹乃滿。若勉強再澆,茶即從口流出,恰與傢父五碗之數相合。蓋傢父近年茶量更大,每次必飲五碗。若少飲一碗,以內即覺不寧。少停再飲,仍是五碗,因此身體日見其瘦,飯亦懶吃。去年偶因五碗之後強進一碗,忽將此物吐出。近來身體方覺稍安。”蘭陽道:“這是吉人天相。兼之尊大人立言垂訓,其功甚大,所以獲此善報。方來定然壽享頤期。”英陽道:“傢父若像去歲一飲五碗之時,幾至朝不保暮。此時較前雖覺略健,奈受病已深,年末六旬,衰老已甚。但願如妹妹所言,那就是姐姐之福了。”秦淑人道:“適纔娘娘言茶葉多假,不知是何物做的?這假茶還是自古已有,還是起於近時呢?”英陽道:“世多假茶,自古已有。即如張華,言飲真茶,令人少睡。既雲『真茶』,可見前世也就有假了。況醫書所載,不堪入藥假茶甚多,何能枚舉。目下江、浙等處,以柳葉作茶,好在柳葉無害於人,偶爾吃些,亦屬無礙。無如人性狡猾,貪心無厭,近來吳門有數百傢,以泡過茶葉曬幹,妄加藥料,諸般製造,竟與新茶無二,漁利害人,實可痛恨。起初製造時,各處購覓泡過幹茶。近日遠處販茶客人至彼買貨,未有不帶幹茶以做交易、至所用藥料,乃雌黃、花青、熟石膏、青魚膽、柏枝汁之類。其用雌黃者,以其性淫,茶葉亦性淫,二淫相命,則晚茶殘片,一經製造,即可變為早春。用花青,取其色有青豔。用柏枝汁,取其味帶清香。用青魚膽,漂去腥臭,取其味苦。雌黃性毒,經火甚於砒霜,故用石膏以解其毒,又能使茶起白霜而色美。人常飲之,陰受其毒,為患不淺。若脾胃虛弱之人,未有不忠嘔吐、作酸、脹滿、腹痛等癥。所以為姊的從父命,從不飲茶。素日惟飲菊花、桑葉、柏葉、槐角、金銀花、沙苑、蒺藜之類,又或用炒焦的薏苡仁,時常變換,倒也相宜。我傢大小,皆是如此。日久吃慣,所以吃茶為苦,竟是習慣成自然了。”蘭陽道:“真茶既有損於人,假茶又有害於人,自應飲些菊花之類為是。但何以柏葉,槐角也可當茶呢?”英陽道:“世人衹知菊花、桑葉之類可以當茶,那知柏葉、槐角之妙。按《本草》言:柏葉苦平無毒,作湯常服,輕身益氣,殺蟲補陰,須發不白,令人耐寒暑。蓋柏性後凋而耐久,稟堅凝之質,乃多壽之木,故可常服。道傢以之點湯當茶,元朝以之浸酒避邪,皆有取於此。麝食之體香,毛女食之而體輕,可為明驗。至槐角,按《本草》,乃苦寒無毒之品,煮湯代茗久服,頭不白,明目益氣,補腦延年。蓋槐為虛星之精,角稟純陰之質故扁鵲有明目烏發之方,葛洪有益氣延年之劑。當日庾肩吾常服愧角,年近八旬,須發皆黑,夜看細字,即其明效。可惜這兩宗美品,世人不知,視為棄物,反用無益之苦茗,聽其剋伐,豈不可嘆!”蘭陽道:“妹妹正在茶性勃勃,聽得這番談論,心中不覺冰冷,就是再有金茶、玉茶也不吃了。明日也去找些柏葉、槐角,作為茶飲,又不損人,又能明目,豈不是好?但姐姐既知茶弊,這般明白,今也剛纔的泡茶,鬍為府中送來?又何登時泡斟來,有若益年烏發的好良劑?倘是柏葉槐角麽?”英陽道:“妹妹說的是。這非柏葉、槐角,便是傢裏花園中真茶。今天新彩,適纔送來,味甚清冽,又無假茶剋伐之患,正與桂娘嘗嘗新味。幸喜妹妹諸人齊到,偶爾評說平常茶品了。”秦淑人道:“娘娘評茶,雖然正論。這茶總言能吃多少?每日至多不過五七杯,何必拘束戒他呢?”英陽道:“誤盡蒼生,就是淑人這句話。你要得今日是一個五七杯,明日就是兩個五七杯,後日便是三個五七杯。日積月纍,到了四五十歲,便是幾百、幾千、幾萬五七杯呢!”合座共是大笑。
  賈孺人道:“娘娘與其勞神算這帳,不若另到好處疏暢疏暢。”大傢道妙,一同起身,出了杜蘅院,過了兩層庭院,到了蓼花漵,又攜白凌波偕行幾步。蘭陽道:“我久未見過稻香齋,今我們一齊進了,見他鄉捨光景,倒有趣味了。”大傢稱善,都走至稻香齋。
  時正季春天氣,但見下邊畦畝,佳蔬菜花,一望無際,桑柘緑陰新漲。青籬傍邊,山坡之下,土井之上,雞鴨將雛成群,呀呀喔喔,嘰嘰啾啾,不覺可愛。英陽道:“這般鄉捨趣味,桂娘獨享清福。”乃進了廳房,各自坐下。丫鬟們自然是各人面前斟上茶來。春娘笑道:“豈不是四五十歲幾千、幾萬五七杯麽?”蘭陽道:“我不吃過了。”衆人都大笑起來。白娘子知是話有來歷,不便問好,衹自無言。
  少頃,又端上小膳,擺在桌上,也是燕窩湯、柏子粥、杏子湯,各人面前各一器,又有果品珍菜幾碟。蘭陽先把柏子粥吃了一口,道:“這又是柏葉裏中結成的,可不勝他珍味白吃了麽?”大傢又笑了一回,各自用過,說些閑話。
  英陽道:“我們又自都前往夢友館,看他修竹新筍千百枝,仍坐,今治上晚飯來,倒也有趣。”大傢又道好,一同起身跟出。到門那裏,春娘已令擺設齊整。及來看時,上面左右兩張榻,榻上都鋪着錦裀蓉簟。每一榻前,兩張雕漆幾,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葉式的,也有菱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圓的,其式不一。一個個上頭放着一分爐瓶,一個攢盒。上面二塌四幾,攢盒式樣亦隨幾之式樣。每人一把烏銀洋嵌自斟壺,一個十錦法琅杯。大傢坐定。
  蘭陽道:“我們先吃兩杯。今日也行一個令,纔有意思。”英陽笑說道:“妹妹自然有好酒令。我安心醉了,都多吃兩杯,就有了。”蘭陽笑道:“姐姐今兒也過謙起來,想是厭我□了?”英陽笑道:“不是謙,衹怕行不上來,倒是笑話了。”賈孺人忙笑道:“便說不上來,衹多吃了一杯酒。醉了睡覺去,還有誰笑話咱們不成?”英陽點頭笑道:“依令。妹妹到底吃一杯令酒纔是。”蘭陽笑道:“這個自然。”說着,便吃了一杯。
  瀋裊煙忙走至當地,笑道:“既行令,還叫白娘子來行水府好酒令纔妙呢。”衆人都說道:“好的很。”瀋娘便拉着白凌波過來。蘭陽道:“王傢酒令,自然是非同小可。”白娘笑道:“王傢令何如是帝傢令。”大傢又笑一回。英陽道:“既在行令,不宜散坐。理應命小丫頭移來白娘子坐椅,放在當中席上。”白娘子也半推半就謝了,居中便坐下,也吃了一鐘酒,笑道:“水府中有個骨牌副兒令。從上位順頷下去,至末席。如我說一副兒,將這三張牌拆開,先說頭一張,再說第二張,說完了合成這一副兒的名字。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語,合上一句,都要合韻。錯了的罰杯,這可使得麽?”衆人都笑道:“這個令好,就說出來。”白娘子又道:“酒令大如軍令。不令尊卑,惟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兩公主齊聲道:“一定如此。快些說來。”白娘道:“有了一副了。左邊是長天。”英陽道:“頭上有青天。”衆人道:“好。”白娘道:“當中是個亞合六。”英陽道:“六橋梅花香徹骨。”白娘道:“剩了張六合麽。”英陽道:“一輪紅日出雲霄。”白娘道:“湊成卻是個蓬頭鬼。”英陽道:“這鬼抱住鐘馗腿。”說完,大傢笑着喝采。英陽飲了一杯。
  白娘又道:“又有了一副了。左邊是個大長五。”蘭陽道:“梅花朵朵風前舞。”白娘道:“右邊是個大五長。”蘭陽道:“十月梅花嶺上香。”白娘道:“當中二五是雜七。”蘭陽道:“織女牛郎會七夕。”衆人都叫好。白娘又道:“湊成二郎遊五嶽。”。蘭陽道:“世人不及神仙樂。”說完,大傢稱賞,飲了酒。
  白娘道:“又有一副了。左邊長麽兩點明。”秦淑人道:“雙懸日月照乾坤。”白娘道:“右邊長麽兩點明。”淑人道:“閑花落地聽無聲。”白娘道:“中間還得麽四來。”淑人道:“日邊紅杏倚雲栽。”白娘道:“湊成一個櫻桃九點熟。”淑人道:“禦園卻被鳥銜出。”說完,飲了一杯。
  白娘道:“又有一副了。左邊是長三。”賈孺人道:“雙雙燕子語梁間。”白娘道:“右邊是三長。”孺人道:“水荇牽風翠帶長。”白娘道:“當中三六九點在。”孺人道:“三山半落青天外。”白娘道:“湊成鐵鎖練孤舟。”孺人道:“處處風波處處愁。”說完,飲畢。
  白娘又道:“左邊一個天。”桂蟾月應口道:“良辰美景奈何天。”白娘道:“中間錦屏顔色俏。”桂娘道:“紗窗也沒有紅娘報。”白娘道:“剩了二六八點齊。”桂娘道:“雙蟾御座引朝儀。”白娘道:“湊成籃子好彩花。”桂娘道:“仙仗香桃芍藥花。”說完,飲了一口。
  白娘道:“左邊四五成花九。”狄驚鴻道:“桃花帶雨濃。”衆人笑道:“該罰,錯了韻,而且又不像。”狄娘笑着飲了一口。白娘道:“左邊大四是個人。”瀋裊煙道:“陶令門前五柳春。”白娘道:“中間三四緑配紅。”瀋娘道:“柳葉開時任好風。”白娘道:“右邊麽四真好看。”瀋娘道:“玉階仙仗擁千官。”白娘道:“湊成便是一株花。”瀋娘道:“春風先入五侯傢。”說完,飲了一杯。令已完了,大傢各自喜歡道:“真是好酒令。水府牌名勝似旱地呢。”因與輪流,又飲過一會酒。
  丫頭、老媽們來請用點心,英陽道:“吃了兩杯酒,倒也不餓。”蘭陽道:“也罷,就拿了來這裏,大傢隨便吃些罷。”丫頭聽說便去。春娘又命擡了兩張幾來,復端上兩個小捧盒。
  揭開看時,每個盒內兩樣蒸糕,一樣是藕粉桂花糖糕,一樣是鬆瓤鵝油榛、柏子之類。那一盒內是兩樣炸的一寸五分大的小餃兒,又別的一碗茄鮝。蘭陽因問什麽餡子,婆子們忙回是螃蟹的,蘭陽聽了,皺眉說道:“這會子油膩膩的。難吃這個。”又看那一樣是奶油炸的各色菱花粉小面果子,也不喜歡,因為各自用過。
  蘭陽用勁挾來一個茄鮝,吃過道:“這甚清爽,比別的不同,是那樣造成的?”賈孺人道:“茄鮝每用豬鱢的、雞肉脯子合用,是故油膩膩太過了,奪了真。故這茄鮝用臘兔肉代那豬鱢,雞脯子又換了野雞肉,外他香菌、蘑菇、新筍、幹果子之類,一依原法,盛在磁罐子裏封嚴,過了三天就是了。”蘭陽道:“臘兔、野雞用代最膩膩的,怎不清新,真是過常白吃了茄鮝。”春娘道:“娘娘如以為可,當別的造成一罐子孝敬孝敬。”蘭陽道:“偶爾喜那清淡,何須春娘記挂着。”桂、狄兩娘齊聲道:“既學其方,我們衹可依法造成,又有何難了。”蘭陽笑道:“說的雖易,造的不如說的。如能一聞其方,也可移來其法,人傢之好好酒法糕方,人人可以謄本仿造,那有誰的法兒最好?某人造成超類,總是手兒慣熟,別有自得的妙方子之外,也沒鬍塗齟齬,真得其妙呢。”兩娘子口雖稱然,以內也不服膺。後來賈孺人另造兩大盒茄鮝,分送兩公主,兩公主各各稱佳厚賞。桂、狄兩娘私自依方造茄鮝,俱為失真,棄了,始服蘭陽之話。這並後話。
  且說衆人吃過一桌膳,又漱口,吃茶,淨手,又說了一回閑話。及到日斜,各自出門回去。
  及至岔路,蘭陽便顧桂娘道:“娘子跟我來。且有一句話與娘子講講。”桂娘滿口應承跟了,至玉香院上堂陪坐。丫鬟又進茶盤斟來,蘭陽道:“我不吃茶,衹求柏葉、槐角可吃了。”未知蘭陽同桂娘何話?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西王母瑤池宴蟠桃 釋性真石橋戲明珠第二回 鹹寧縣性真投胎 衆鄰捨潘瞽說命
第三回 百花姑合席說功過 八仙娥同時降塵凡第四回 華陰閨女唱和楊柳詩 紫虛真人傳授陰符經
第五回 楊解元獨點花魁 桂蟾月自擬月姥第六回 假女冠鄭府彈琴韻 巧春娘妝閣喻弓影
第七回 說婚媾老司徒起怒 通關節大學士發誓第八回 楊少遊金榜擢狀元 鄭司徒花園迎嬌客
第九回 鄭瓊貝書齋賭棋 賈春雲綉閨詠鞋第十回 賈春雲為仙為鬼 鍬驚鴻乍陰乍陽
第十一回 金鑾直廬學士吹簫 蓬萊別殿宮娥請詩第十二回 秦宮娥掩泣隨黃門 楊學士陳情叩青鎖
第十三回 鄭司徒承旨賴婚 楊學士再疏下獄第十四回 日本國潛師犯青州 楊元帥練兵出濟南
第十五回 楊元帥擺開鵾鵬陣 倭總兵敗走泰安州第十六回 瀋裊煙捨劍訴真情 吉乎飛出兵說奇計
第十七回 廖先鋒誤陷盤蛇𠔌 楊元帥做夢白竜潭第十八回 白竜潭元帥破陰兵 洞庭湖竜王設宮樂
第十九回 平秀突捲兵渡海 楊元帥奏凱還朝。第二十回 蘭陽主微服拜佛 鄭小姐承旨入宮
第二十一回 鄭小姐賜爵英陽主 賈春雲續詠喜鵲詩第二十二回 賞三軍元帥辭封爵 歸花園春娘傳假音
第二十三回 兩公主一席合卺 雙親堂聯車入京第二十四回 英陽主諱名貶鄭氏 魏國公假病說鬼話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