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类 》 解读中国巫文化时代占筮书:《易经》读本 》
第31节:十《履》:由行为到规范(1)
臧守虎 Cang Shouhu
既,已经。雨,用作动词,下雨。处,停止。尚,还。德,通"得",可以、能够。几,接近。望,月近满圆。
阴气经过不断地蓄积,达到一定的程度,与阳气中和而成雨,雨过天晴,又可以继续运载庄稼,因此说"既雨既处,尚德载"。
日为阳、月为阴。阴气进一步蓄积,有超过阳气的趋势。反应在月亮上,月亮接近圆满。引申到人事领域中,月为阴,象征妇人;日为阳,象征丈夫。物极则反,月满则亏,因此告诫说"妇贞厉"。阴阳二者彼此消长,月亮接近圆满的时候,意味着阳气衰微。阳又象征行为的能力,阳微表明不具备行为能力,因此又说"君子征凶",《象》说"君子征凶,有所疑也",这有点结合月相而占的味道了。其实,阴阳本为一对平行的概念,阴消阳长、阳长阴消都是正常之事,男女之间也是平等的,爻辞说"妇贞厉,月几望,君子贞凶"反映了一种尚阳抑阴、男尊女卑的观念。
十《履》:由行为到规范
履?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踩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不咬人,通顺。
初九:素履往,无咎。
初九:穿着素色鞋子走路,没有过错。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九二: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盲人占问吉。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六三:眼有疾而视物,足有疾而行路,踩上老虎的尾巴,(老虎)咬人,凶。武人侍奉国君(就属于这种情况)。
九四:履虎尾,,终吉。
九四:踩上老虎尾巴,吓得瑟瑟发抖,最终吉。
九五:履,贞厉。
九五:穿着破鞋子走路,占问有危险。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上九:审视其行为,考察其吉凶,不久就会很通顺。
履,本义是"鞋子"的意思。鞋子是用来走路的,因此又引申为行走、践踏、行为。走路要遵循一定的路径、规则。同样,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这在古代统称为"礼"。因此,"履"又引申出"礼"的意思,如《序卦》云:"履者,礼也。"而帛书《周易》中,此卦就是题为《礼》的。
中华民族素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从《周礼》《礼记》等文献的记载看,周代的时候,礼的兴盛已蔚然可观。
大而言之,社会中每个人各安其位、循礼而动,才能保持社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反之,如果没有礼的约束,每个人自以为是、各行其是,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由混乱走向毁灭。《管子·五辅》中把上下、贵贱、长幼、贫富这八个方面作为礼的大纲。认为如果上下之间没有礼仪就会导致混乱,贵贱之间没有分别就会导致争斗,长幼之间没有等级就会违背伦理,贫富之间没有限度就会失去秩序。所以人必须学习礼仪然后才能态度恭敬,态度恭敬然后才能知道尊让,知道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之间不相逾越,才不会产生混乱和祸患。
在封建等级社会中,礼对统治阶级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这首先可以使统治者稳享统治。如《论语·颜渊》中载:齐景公向孔子请教为政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个国君的样子,大臣要像个大臣的样子,父亲要像个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的样子。"齐景公感叹叫好:"对呀!的确应该是这样!国君不像国君,大臣不像大臣,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虽然有粮食吃,我能够吃得下去吗?"
也只有规定下礼数,才能体现出统治者的显赫尊贵。西汉初,天下已定。有一次,刘邦设宴招待群臣。群臣饮酒争功,酒喝多了后,有的大呼小叫,有的拔剑击柱,根本没把刘邦放在眼里,弄得刘邦提心吊胆,一脸的不高兴。于是,命令叔孙通制定礼仪。等叔孙通制定礼仪后,再喝酒时,没人再敢大呼小叫、喧哗失礼。这下刘邦高兴了:"吾乃今知为皇帝之贵也。"于是对叔孙通大加封赏。
小而言之,礼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只有循礼而动,其行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体现出人的尊严和价值,如《诗·相鼠》中云:"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老鼠还讲究体面,人如果没有礼仪,不如死了算了。《论语·季氏》篇载孔子语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你就没法讲话;不学礼,你就无法立身。总之,还用《论语·颜渊》中的话说,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华书局 |
|
|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 | 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 第3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3) | 第4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4) | 第5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1) | 第6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2) | 第7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3) | 第8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4) | 第9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1) | 第10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2) | 第11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3) | 第12节:三《屯》:万事开头难(1) | 第13节:三《屯》:万事开头难(2) | 第14节:三《屯》:万事开头难(3) | 第15节:三《屯》:万事开头难(4) | 第16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 第17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 | 第18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1) | 第19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2) | 第20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3) | 第21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1) | 第22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2) | 第23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3) | 第24节:七《师》:武王伐纣实录(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