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 中国式申奥   》 第30节:闪亮登场(1)      黄克俭 Huang Kejian

  2.闪亮登场
  4月底到莫斯科参加技术委员会的时候,我特意留心了一个细节问题,那就是从会议现场的后门走进去之后,一直走到前面的陈述台坐下总共需要多长时间。我用步子量了量,准确地说,应该是50秒左右。当时用步子测量这段距离,并没有特别的用意。那时只想着要把一切细节都带回去。说句不好听的话,恨不得把整个莫斯科的世贸中心大厅都搬回北京去。谁能想到,我这随意一走,后来还真的就派上了大用场。
  从5月底开始,最终的综合排练就开始了。由于大家非常投入,排练效果非常好,在排练的过程中,我看了一下7月13号那天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议程表,忽然意识到有个问题很严重--北京排在第4个出场,当天上午大阪、巴黎和多伦多陈述,北京是下午陈述。这里面会有什么问题呢?按照习惯来说,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来自世界各地,上午开了一上午的会,累得不行,短暂中午休息后,重回会场,大家肯定会互相寒暄。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又是个非常随和的老人,他对会场秩序的理解一定会是融洽最好。这样就给我们陈述团的出场带来巨大的压力:在乱哄哄的现场,由我们的总理带队走上讲台,这会对我们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
  后来,我们决定要利用好北京陈述团走上陈述台的这一段时间,要想想办法,让奥委会的委员们在咱们走上陈述台的时候,安下心来,等待我们陈述开始。那怎么利用这走进会场走到讲台的这段时间呢?
  我当时在世贸大厅测算的距离就有了用,后来,在我们搭建的实景舞台上,我们再次去丈量了一下,准确的说,大概需要48秒,也就是说,从后台开门走到前台上,我们需要48秒,我们要利用这48秒的时间,打个时间差,提前让奥申委的委员们进入角色,让他们严肃认真地对待我们的陈述人员,对待申办城市北京。
  最后讨论了几轮,大家一致认为最好用播放短视频的方式把奥委会委员们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确定了视频方案,剩下的就是去设计视频的具体内容了。当天晚上,我一直在想如何设计这48秒的视频,由于脑袋一直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状态,躺到床上之后,许久我都没能睡着。翻来覆去间,我忽然想起是张艺谋拍的那个奥运会宣传片中,著名影星成龙正穿着一套白色的衣裳,一招一式地打着太极拳。成龙平常在屏幕上显示的都是硬桥硬马的功夫,这一次他一改常态,走以柔克刚的路数。想着影片里他打太极拳的招式,我又想起我们申奥的会徽图案用的不正是一个打太极拳的人么?慢慢的,成龙打太极拳的白色衣裳在我脑中,渐渐变幻成白色的申奥会徽,白色的申奥会徽再慢慢变幻成彩色的申奥会徽……好,视频的内容有了!
  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上午,我早早来到奥申委的会议室,迫不及待地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闪亮登场"的概念。什么是闪亮登场?说白了就是开头那48秒一上来就夺人耳目,马上抓住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注意力,让他想分散注意力都不成,这就是"闪亮登场"。我把昨天晚上构思的视频画面一说。
  大家听我这么一说,简单那研究了一下,决定这方法可行,可以试试。我当即找来一些打太极拳的资料,再加上申奥会徽图标的一些画面,找技术人员处理一下,最后成功制作出一段48秒左右的视频。当天下午我就把视频做完了,视频做得很漂亮,剪切推进得也很自然,在电脑上播放的时候,效果也不错。可是当我把它用投影仪放到大屏幕上时,忽然觉得缺少点什么,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来,只是对这段视频感到很失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珍藏那些辉煌数字(1)第2节:珍藏那些辉煌数字(2)
第3节:三篇社论,两种心情(1)第4节:三篇社论,两种心情(2)
第5节:三篇社论,两种心情(3)第6节:奥运史上首次"申办城市评估"(1)
第7节:奥运史上首次"申办城市评估"(2)第8节:改造北京饭店(1)
第9节:改造北京饭店(2)第10节:改造北京饭店(3)
第11节:下水管道意外破裂和睡着的奥委会委员(1)第12节:下水管道意外破裂和睡着的奥委会委员(2)
第13节:风雨雾雪:一点都不讲究的北京天气(1)第14节:风雨雾雪:一点都不讲究的北京天气(2)
第15节:风雨雾雪:一点都不讲究的北京天气(3)第16节:实地考察突袭战(1)
第17节:实地考察突袭战(2)第18节:美丽的PPT和美丽的新闻发布会(1)
第19节:美丽的PPT和美丽的新闻发布会(2)第20节:美丽的PPT和美丽的新闻发布会(3)
第21节:布鲁根团长对奥申委的评价(1)第22节:布鲁根团长对奥申委的评价(2)
第23节:布鲁根团长对奥申委的评价(3)第24节:一赴莫斯科(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