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詩三百:思無邪   》 第30節:史傢之言,從來,與真愛無關(1)      安意如 An Yiru

  史傢之言,從來,與真愛無關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鄴風?二子乘舟》
  (上)
  宣薑年輕淡漠的容顔在臣民的議論聲中一閃而過。不知不覺間時光在指間剪折了十五年,壽和朔已經長大了,當日的垂發小童,已經長成了堪與姬伋對抗的男兒。不止是身體,還有心計。
  壽是仁義溫順的孩子,他敬愛着自己的大哥,從未有過非分之想;朔卻不甘心,他不要做御座下終身匍匐的臣子,他始終眈眈於王位,盤算着要將姬伋從太子的寶座上拉下來,自己做上去。
  宣薑成了他利用的對象。朔深知,宣公依然愛戀着母親的美色,必會對她的話言聽計從。他編造了謊言,說姬伋從來就沒有忘記過奪妻之恨,甚至還發誓在繼位之後,要將他母子鏟除幹淨。
  沒有哪個母親不相信兒子的。宣薑大驚失色,帶着姬朔去找宣公,希望能夠救得兒子一命。衛宣公根本不覺得,這件事的禍根是起在自己身上,他聽了姬朔告的陰狀後,把姬伋的生母喊來,痛駡她教子無方。
  姬伋的母親夷薑,就在這天夜裏自縊了。
  (中)
  “夷薑既死,宣薑欲立壽,乃與壽弟朔謀構伋子。”(《列女傳》)
  史傢之言,從來,與真愛無關。
  ——接下來,宣公决定要斬草除根。宣薑沒料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她根本不願意有誰死去,更不願意死去的是姬伋。
  然而,宣薑的哀求已經起不了作用了,姬朔告的這一狀,正戳到衛宣公的痛處:他已經老了,害怕自己會死在正值盛年的長子手裏。
  衛宣公派姬伋出使齊國,並讓太子使用一面特別的旌旗:“四馬白旌尾”。以此為標志,派殺手在路上準備暗殺。
  我一直不屑把唐玄宗和衛宣公相提並論,衛宣這個泯滅人倫的老混蛋哪裏配!李隆基愛上了自己的兒媳,用了計謀,可是他並沒有用強,事後也沒有掩飾自己行事的意思,兒子面前,天下臣公,三宮六院,黎民百姓面前,他坦蕩蕩地愛寵着自己的兒媳,他沒有想到去傷害兒子,去堵天下的悠悠衆口。三郎真愛着玉環,願意承受身前身後的罪責,真愛是芳香皎潔的梅花,無須嚮天地失色。
  而宣公,他根本不愛宣薑,他愛慕的衹是她年輕嬈人的容顔。他愛的衹是他自己。
  宣薑得知了這個消息,連忙讓自己的兒子姬壽去給大哥送信。這就是《二子乘舟》事的本源。
  宣薑仿佛看見小舟在河上飄飄蕩蕩,她心中有深深的思念和憂慮呵,憂心忡忡不定當,船影已遙,流水送你們到遠方,希望你們不要遭受災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言 在水一方,對鏡觀詩(1)第2節:關於詩經(1)
第3節:關於詩經(2)第4節:千山萬水外,我候/為你歸來(1)
第5節:千山萬水外,我候/為你歸來(2)第6節:二選一:你是要灼灼容顔,還是要宜其室傢(1)
第7節:二選一:你是要灼灼容顔,還是要宜其室傢(2)第8節:有種距離叫愛情(1)
第9節:有種距離叫愛情(2)第10節:辛苦,還是心苦(1)
第11節:辛苦,還是心苦(2)第12節:辛苦,還是心苦(3)
第13節:因為愛,所以性愛第14節: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1)
第15節: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2)第16節: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3)
第17節:“長恨歌”的前生第18節:若走過漫漫長夜,不再愛你,我將不再寂寞(1)
第19節:若走過漫漫長夜,不再愛你,我將不再寂寞(2)第20節:萬裏漂泊,獨身遣返
第21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1)第22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2)
第23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3)第24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