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子夏易傳   》 捲二周易上經泰傳第二      卜子夏 Pū Zixia

   
  幹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易者,象也,神之用也。故泰象於天地交,而萬物生。上下交而人治成。陽內得時而陰外也。健發於內其道順行於外。親內君子,踈外小人,君子之長也。是以損削之道往,而豐大之道來,吉而通者也。
  象曰: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天地合其時以養物也,聖人興其財以豐人也。結網罟,作耒耜,能輔相天地之宜,成天地之道。因時而通利,而左右其民也。
  初九,拔茅茹,以其彚,徵,吉。象曰:拔茅徵吉,志在外也。
  拔茅而連出也,君子道長,上下交志,以其類,徵吉。離內以之外,志求其成也。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象曰:包荒得尚於中行,以光大也。
  幹降為泰,而得其中,能通天下之情,知天下之用,而不過其當也。朋黨何由興乎,志在其中,不失其治,應之而行,可謂光大已矣。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象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幹下通而泰也,物不可終通,則天道復其上,地道歸其下矣。平陂則險矣,有往則復矣。君子見其交會,思其所終,慮患而艱守之,不失其正。則可無咎而全其吉,保食其福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物各歸本也,陰陽之情皆相求也。四所以下者,非顧其陽,自樂其歸,不賴陽之治也。與其衆同志,翩翩,輕舉不富鄰而自備不戒,約而自孚,皆乘中心之願而行也。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陰居貴盛而委質於二,靜而無為,居貴有祉,理得於中。願心而行,非權之逼也。忘巳而與能,聖人之道也。故元吉矣。
  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象曰:城復於隍,其命亂也。
  塹隍以為城,取下以為上也。其終則復隍矣。下為上使者,通其志也。終不能通,命亂者也。以之用衆,衆不從也。以之告邑,命不行也。猶以為正也,終惜已矣。
   
  坤下幹上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天地之道,各守其所,上下不相通志,而非人道之治。陰在內而陽失時,內其柔邪而外其剛直,小人爭內而君子踈逺也。時否閉矣。無復人之道也。小人道長,不利君子正,為小人疾也。是以大善之事往,而小惡之事來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
  上下隔塞,其志不通,其道不行也。則動而見疑矣。故晦道薄德,懼時之用,以避其患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彚,貞吉亨。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易也者,聖人所以體其時,而利其行也。天地不交,君子不榮以祿。夫吉兇生乎動,動其始,則其終不能禁矣。處否初位,而愼其動,得君乃行。故牽類而守正,終?其吉亨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柔履順中,承其上,小人得一時之中,故獲一時之吉。君子得其大中也,當其否也。不能包承於上,亦不能非小人,必避世異俗,安卑保命而已,故雖否而終通也。
  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位陽也,而陰處之。包承,柔佞之過也。是以羞辱及矣。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象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上近至尊,下據其民,咎以專也。五之休否,有命任已,卑以奉上,正以率下,其志得行,亦又何咎。誰麗其福乎。乃巳之致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係於苞桑。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大人者知存亡之道也。群小並進雖可全正,雖得尊位憂其危亡。順而從之,不敢以力,息於否之時也。其道乃固矣。正當其位,物猶不陵,故保其吉,而終遇也。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否之終否,其傾矣。極終則變,何可以久。君子當其極,故先否也。睏極以道通也。故後喜也。
   
  離下幹上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彖曰:同人於野,柔得中而應乎幹,曰同人。同人曰:“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幹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天下之器大矣,其為務多矣。治之而不謬者,其唯同人乎。所以同其同而無方也。二一陰也,得中而群陽歸。能得物之情,故曰同人。其德幹之德也。下之功,上使之也。為上能同於下者,鮮矣。能同之,則其德大矣,其務成矣。其聖人之功歟。上之不與,雖下求其同不可得也。非文明辨於內,剛健行於外,中正而相應者,不能同也。此君子之正而能通天下之志也。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天體大也,火體小也。火曰炎,上同於天也。必時曦燥,而後盛乎。俟天之與也。上下之位旣列,得其同,則上能與下也。君子象之,而類其族,辨其物。志可同者與之,不遺其細者也。則天下何有
  初九,同人於門,無咎。象曰:同人於門,又誰咎也。
  卦一陰。而近者多得也。或尊而保之也。初比於二,不係其常,出門同之,無與爭者,得之先也。誰之咎矣。
  六二,同人於宗,吝。象曰:同人於宗,吝。道也。
  不能大同守宗獨應。失其於野之義,可惜也已。
  九三,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象曰:伏戎於莽,敵剛也。三歳不興,安行也。
  情係者,德之纍也。妄興者,兇之道也。居下之長,而據尊之應,潛構兵戎,以敵於五。在下之上,曰髙陵也。至五而三,象三歳也。五勝而不能興也。禍自緻也。安所行哉。
  九四,乘其墉,弗剋,攻吉。象曰,乘其墉,義弗剋也。其吉。則睏而反則也。
  與三攻,以求二,乘其墉也。猶隔之矣。二可得乎,其義固不剋也。求之不得也。睏而反其則矣。乃遇其吉也。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剋相遇。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剋也。
  剛健中正,求其同而為治也。夫求其同,固有不同者矣,故下剛。有役其公而私其同,以力正之。未獲其志,故先號咷而後笑也。非私也,求其治而中直以正也。剛而難遇也。之而後合,同人之道也。
  上九,同人,於郊無悔。象曰:同人於郊,志未得也。
  居其外也。已過其內,無與同者,患爭之,悔則免矣。求同無與,志何得也。
   
  幹下離上 大有,元亨。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柔得大中之位,而上下歸,無有逺邇,皆大有之也。其德剛健而行,文明以辨,大位德應於天,以時行,是以大亨也。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明得其時,上無不容也。善者,道之大也,故揚之。惡者,道之小也,故遏之。上舉其善則惡止矣。君子順其時,美其命而已,故大有之也。
  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象曰:大有,初九,無交害也。
  夫欲其豐,害物以求有者,斯害來矣。此害之交也。咎可逃乎。初得於主,始有之矣,守其分而不躁,難其志以自保,則終有大而無咎也。未涉於交害矣。易所以戒。大有,剛健之初,先逺害而利,自至矣。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剛健之中,力之大者也。上之所任事,委於中,緻逺,不泥也。
  九三,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剋。象曰: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害也。
  為下之長,富有其民,公之位也。為五所有,志達乎尊,以奉其主也。小人不可用也。以上之柔德,則不剋,通而謀其害之矣。大有,容之也。禦小人者,其道異乎,可大有之而不任也。
  九四,匪其彭,無咎。象曰:匪其彭,無咎。明辨晳也。
  柔得尊位,而上下鹹願應之以時,近親難處之地也。能知禍福之端,畏天下之所睹。如非在五旁,兢以自警,不敢怙恃,可無咎矣。非明辨者不能至也。可謂智矣。剛能處柔者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無備也。
  以柔德而居主位,虛中孚誠民亦奉其誠也。志交信矣。何所備乎。故易然,而保其尊。威如,而獲其吉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剛居極上,尊柔奉之,可謂上賢而順高,而得終。履其信也。得其終也。內符於天,與天合德也。則自天佑之矣。何不利
   
  艮下坤上 謙,亨。君子有終。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陽,天也,而下其陰,是以謙。無不通。君子所以保終也。天之道,寒暑日月也。盈則虧之,損則益之。地之道,山川丘陵𠔌也。髙則傾之,卑則受之。鬼神依人,謙則福之,盈則禍之。人道惡盈,盈則慢之,以人惡已。謙則下人,故人好也。尊而謙之,益光大矣。卑而謙之,人莫之逾。君子所以保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山下於地,而得地中,謙也。君子謙以下人,得人心也。多者損己,以聚之寡者減己,以益之稱物而平施。不失其常乃平也。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柔以處下,謙之謙也。君子用謙於初,自養其德,雖涉難而吉也。
  六二,鳴謙,貞吉。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陽者衆陰之所求也。二承而親之,旣得於心,聲以發外,謙而鳴之,辭也。守中而不敢自大,得正之吉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居下之上,為衆之,則勤於正,衆雖勞,而謙厚之至也。謙以保位,萬民服也,故得保其終,吉矣。
  六四,無不利,撝謙。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謙以在位,不僭不逼,不違其則者也。以之奉五,而待於三,奉事得宜,指撝皆從,無不利也。謙敬之利,道之然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徵不服也。
  柔居上位,止而順之,謙也。柔之過,盜之心生,故至用師也。居尊而着於謙,得衆之道也,故不待富鄰而利以侵伐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徵邑國。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徵邑國也。
  上雖應三,二近相與,故中心未得也。徒聲鳴而已。然正應無爭,辭謙無怨,是以外助也。分衆受命,纔堪徵邑國而已,非不利者也。
   
  坤下震上豫,利建侯,行師。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陰者小人之道也。治之者,非君子歟。衆陰而陽禦之,非當大位則有兵戰之事。文之不當理也。其用師而豫乎,剛應而衆從之也。豫先而當得其順動者也。順以動,故天地如之,日月之迭明也。四時之更,變也。聖人以順動,而天下服也。非聖人不能得順動之時義也。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雷始發震奮而出地,物遂其豫也。震先而得其樂乎,故謂豫之。為樂得於心,而形見於外,興物而動其情,曰樂。故先王之有天下者,樂也。禮平天下之志,以修諸內也。故合其鐘、鼔、竽、瑟、管、磬之聲而與衆共樂也。禮者,重本崇德而敬其上也,故禘郊宗祖皆崇有德,而配之上帝天神。以與衆同敬而節諸外也,故作樂崇德,殷薦上帝,合禮樂之化,設內外之敎,而天下順也。
  初六,鳴豫,兇。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兇也。
  初有上應,樂有得志也。夫君子之心,靜而自居。知得喪之終始,而不遷其正,故其樂不極,其憂不沮,何患之及哉。小人之始得志,誇其大而極其志,極而不及,於禍者無之。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卦一陽也。衆陰競之,以求豫也。二得順而中正,物至而順,豫至而樂,不遷其正也,故介如石堅,難以茍變。感之至,後動也。得吉之先也,其先知者不疾而速獲其吉也。安用其終日乎。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四經,始之地也。而三統下,卦之主而不當位,是以遲速皆不中也。盱而遽來,柔涉乎諂也。遲而後至,疑懼旅於衆也。是以悔矣。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一陽而能濟衆也。而上下應之,所以得豫,皆由之也。復何疑。旣順以動之,天下附之。則智者為謀,勇者為力,皆相朋合,簪而來仕矣。
  六五,貞疾,恆不死。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恆不死,中未亡也。
  四剛動也。衆之歸柔,無德乘之,正乃疾也。守恆於中,其義不死已,存其尊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象曰:?豫,在上何可長也。
  剛得志而豫,五正疾矣。而又上之,處於豫外,不知時之豫,昧於豫之成也。何可長哉。變而知歸,得無咎矣。
   
  震下兌上隨,元亨利貞,無咎。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剛來而下於柔,得其情,隨。而治之大通者也。剛中正,動而說,利而正,夫何咎哉。夫隨,多失正,正則寡。隨,動說而隨大,亨不失其正,而無咎者,大人也。而天下隨之矣。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雷下於澤之中也。雷隨於澤,澤隨於雷。君子得物之情,而隨正之。則物來隨已正也。何所憂哉。故嚮暮入宴息,安之時也。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隨主於見,可而變也。不隨則不吉。隨而喪本,亦不吉。初無專應得其理也。剛不失正,得其吉也。與二相得,出門交有功也。非應而合之,不失其隨,時之宜,不隨則獨立無功矣。
  六二,係小子,失丈人。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不顧其應,與時相得,動說相與,得隨之宜。五體隨而不戀初,遇之而有交。故二無兇,吉之戒也。
  六三,係丈人,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象曰:係丈夫,志捨下也。
  隨不係於常也。三近於四,而遂相附得,隨也。四亦不逆求,所得也專,正而居,志合逺附,得所利也。
  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曰:隨有獲,其義兇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得三而附,有獲者,私擅其民,正之兇也。以隨之時,協隨之義,竭誠奉主,立功明道,皆上之有也。夫何咎哉。
  九五,孚於嘉,吉。象曰:孚於嘉,位正中也。
  剛德居尊,有應而不係,盡下之宜,大通者也。中正而保位,利而貞也。信嚮於隨之嘉吉,則下皆隨之矣。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於西山。象曰:拘係之,上窮也。
  隨者,下而隨也。下而隨之乃治,非大正之義也。治誠而不隨,則以力製可也。六無附而保其上,守於險阻可拘之,乃從維之,以力而後至服,而通命於逺志,治也。
   
  巽下艮上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蠱,文皿蟲也。風過山也。時之蠱,而事係之,不可以無製,作也。剛升而上,柔來而下,剛柔兩得其情,大通而柔伏也。巽而上,無違迕也。故可以造治製作,而無難也。古之為治者,以質文相變也。弊而更之,之謂也。以質治者,寛而任人,親而不尊,其弊也。野而不近,縱而難禁,故因其弊而反之以文。以文治者,檢而有度,尊而不親,其弊也。煩而多賊,近而無實,因其弊而更之以質。質文更代,終則有始。如寒暑之謝也。甲者,製事之首也。夫立製者,必先究前弊之由,察其中,要其終。故先三日,以原之,然後更之,今及其先,乃及其後。後甲三日之正,故能合其時,而當於人心也。殷因於夏,周因於殷,故為之改命,創製天下法也。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山下有風,時蠱而製事也。君子將以振民,先有其德然後製作也。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有為者,臣子之職也。受命者,承其意而損益從時,而後蠱,可幹也。柔始受命,能終其事。承父之後也,可謂有子矣。考何咎乎。臨事而專,故曰厲也。終成其志,得無咎也。有事之道也。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幹內應柔,承母之事也。不可以自正,非所越也。乃得中道矣。事有順而後成者,此之謂也。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象曰:幹父之蠱,終無咎也。
  以剛得位,幹其事而專其任也。專之故,小悔,終成其志,故無咎也。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柔之位,而以柔處之,不能敏於事也。是寛其事而無成也。復命得乎,往見吝矣,終無功也。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德也。
  柔非能幹蠱也。事必有主之者矣,用德而不勞於力,五之謂歟。居得中正,衆之所荷,用譽之謂也。
  上九,不事王侯,髙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剛上者,主之尚也,令之源也。終其事而不享其利,以髙尚為事,可企而則也。不事王侯,可以尚之也。
   
  兌下坤上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彖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於八月,有兇。消不乆也。
  陰陽迭盛,天道成。陽長而萬物生,君子之道行,小人望之而服也。剛長正以應,說而順之,大亨,以正也。夫物有長也,必有代也。陽雖維陰,至於陰盛則不復維矣。君子當其時,內惕而不自得。觀時之消息也。臨代坤之二也。極六位而陰及代之矣。數之變也。兇其乆乎。月陰之物來,代陽也,故八月兇。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敎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澤上有地,地取潤於澤。剛臨於柔,小人取,則於君子思其敎,周而無已也。則能保民安衆而應其無疆也。
  初九,鹹臨貞吉。象曰:鹹臨貞吉,志行正也。
  四為我應,能感柔也。則製之自我矣。豈肆其志哉。感其從正者也。故得吉矣。
  九二,鹹臨吉無不利。象曰:鹹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
  剛浸而長,履位得中,有其德而能感。五以從已也。則五順於二,二未盡順於五也。尊而順,剛德日崇,故無不利也。
  六三,甘臨,無利攸。既憂之,無咎。象曰:甘臨,位不當也。
  既憂之,咎不長也。陰以居上,柔接以臨之,甘辭以說之,失其正也。下有其人,而悟其非道,而能憂之,則咎不長也。
  六四,至臨無咎。象曰:至臨無咎,位當也。
  應於初,則剛之。敎而守當其位,盡柔之道,臨之至也。無憂邪之,咎矣。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二以剛長,五能感而從,知之以能,授之以政,可謂智矣。大君之宜,能臨天下者,如此矣。行能得其中也。
  上六,敦臨,吉,無咎。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內也。
  四五皆應於陽,上為至順,亦歸而從之,逺而志於陽,厚於君子之道,順時知機,吉。又何咎哉。
   
  坤下巽上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敎,而天下服矣。
  觀上觀下也。下順上巽,觀上之風從而化之。上巽下坤,觀下之情而設敎也。剛德上行,為天下之大。觀得其中正大順,而巽以從之也。古者,先王之治天下,為風之首者,非他也。禮之謂歟敬,其禮之本,歟宗廟,其敬之大。歟盥,其祭之首。歟取,諸潔敬者也。禮也者,物得其履,而不謬也。措之天下無所不行,本於其敬也。敬發乎情者也。盡則誠信,誠積中而容作於外,施於人而人順也。敬之盡者,莫大於孝,莫大於尊,親愛之。故貴之。貴之故尊之。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天下無不敬其親者,此不令而民化上矣。宗廟之始者,盥也。得其始,盡其敬,誠其孝,然後能事宗廟鬼神也。其先祭也,散齋三日,以定志。緻齋三日,以一慮。其將祭也,恫恫乎,恐懼如將見之。詩云: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思之深也。其敬齋也,先祭而告,慟哭反矣。況至於盥乎。盥者,祭之道可觀其首敬也。薦者,養之道,故盡其敬,竭其情,則能備物矣。所以假外物而成孝子之心也,非禮之本也,故不在於薦矣,觀其誠信顒若而已。民知其敬上也,聖人申其情,行其事,而成敎於天下。雖天子必有尊也。則神道報其情也。此先王設敎之端,而天下大服也。
  象曰:風行地上,觀。
  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草木從上之風而偃也。故先王察其方,所觀其俗性。不易其素履。則民自行其道也。
  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柔而無位,逺於大觀,童蒙而無所觀,小人之道也。
  六二,窺觀,利女貞。象曰:窺觀女貞,亦可醜也。
  當大觀之時,不能逺於所觀,而顧覬覦為正,施於女子,守正則可矣。君子之醜也。
  六三,觀我生進退。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大觀在乎中正已,處下體之,上風化之,出而及於民,進其道也。柔以奉之,退而謙也。故觀我生之,風化進不凌上,退不廢職,或從正事,可謂不失其道矣。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
  履極臣位,順而承上,為上之巽,國之光也。煥乎可觀,利於用也。為王者之上賓。
  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為觀之尊,天下風化之首也。我之生化,備於民矣。觀其民有君子之風,乃天下無所歸,咎也。
  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過居無民之位,乘五之上,憂悔之地,志不得平也。亦在王敎而已自觀,有君子之風,乃無咎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提要捲一周易上經幹傳苐一捲二周易上經泰傳第二捲三周易上經噬嗑傳第三
捲四周易下經鹹傳第四捲五周易下經夬傳第五捲六周易下經豐傳第六捲七周易係辭上第七
捲八 周易係辭下第八捲九周易說卦傳第九捲十周易序卦傳第十捲十一周易雜卦傳第十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