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读中国巫文化时代占筮书:《易经》读本   》 第29节:九《小畜》:古代农业生产掠影(1)      臧守虎 Cang Shouhu

  上九:雨已经下过,雨已经停止,还可以继续运载(农作物)。妇人占问危险,月亮接近圆满,君子行动凶险。
  战争之后,人们转向了经济建设的活动。经济活动是指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包括农业、商业、畜牧业、渔猎等,这在《易经》中都有所反映,后将一一述及。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自古以农业为本。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五谷桑麻等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如《白虎通·社稷》中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后来"社"、"稷"并称成了国家的代名词,农业在我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周民族是我国有史可考的最早农业民族,周民族的发祥地有邰(今陕西武功县一带)是我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其始祖后稷原名叫弃,因在农业发展上的卓越贡献而被称为后稷,奉为谷神,这在《诗·大雅·生民》中有所反映。而本卦所描述的就是周代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片段。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小畜:通顺。密云起自于西郊,但还没有下雨。
  畜,通"蓄"。小畜,指小的积蓄。农业生产固然可以创造和积蓄财富,但毕竟只是积蓄之道的一个方面、一种途径,相对于后面《大畜》卦中所描述的牧业、商业活动的广泛积蓄而言,积蓄之道未免偏狭,在赢利上也有小、大之差,因此与"大畜"相对而言称为"小畜"。
  从卦象上看,《易经》中以"小"指阴、以"大"指阳。如《泰》卦乾下坤上、乾内坤外,卦辞说"小往大来";而《否》卦卦象与《乾》刚好相反,卦辞说"大往小来";《大有》卦乾下离上,只六五一阴爻,而其他五爻为阳爻,因此以"大"称之;《大过》卦巽下兑上,最下、最上二爻为阴爻,中间四爻为阳爻,阳爻多于阴爻,因此称为"大过";而《小过》卦艮下震上,中间二阳爻,其他四爻为阴爻,阴爻多于阳爻,因此称为"小过";《大壮》卦乾下震上,下四爻为阳爻,上二爻为阴爻,阳爻多出阴爻,因此称之为"大壮"。这说明《易经》卦的命名与卦象是有联系的,但究竟是多大程度上的联系,仅仅是一些卦名与卦象有联系,还是所有的卦辞都与卦象有联系,还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因此,在目前和将来相当长时间内,对于《易经》的诠释、理解,刘大钧先生提倡的"以训诂为主,又要参考一些通过经文自身可以看出的象"的方法,仍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法。反之,对每一句卦爻辞都联系卦象来解释,有牵强附会之嫌,有使人如坠云雾之感,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尤其不适合。而以训诂为主解释《易经》卦爻辞不仅符合一般读者的习惯,也有助于从学术上探讨《易经》卦爻辞与卦象到底是什么程度上的联系。
  可能有读者会问:《易经》大部分卦象中,或者阴爻多于阳爻,或者阳爻多于阴爻,为什么不都用"大"、"小"命名呢?这里需要介绍一下。《易经》中对卦的命名有多种方式,从卦象的角度命名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还有以卦中常见词命名的,这种命名方式占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卦名往往是卦中论述的主题,如《需》《同人》《谦》《豫》《蛊》《临》《观》等等;还有以概括一卦主题、宗旨的词命名的,如《屯》《泰》《否》《睽》《姤》《既济》《未济》等等;还有以卦象象征的事物命名的,如《乾》、《噬嗑》、《明夷》等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以一种方式命名,就会显得太呆板、太程式化了。
  不过,仅说《易经》中以"小"指阴、以"大"指阳,仍然有一定的问题。就以《大畜》、《小畜》两卦来说,《大畜》卦象为乾下艮上,也只是六四、六五二阴爻,其他为阳爻,阳爻多出阴爻,却以"大"称之;《小畜》卦象乾下巽上,只有六四为一阴爻,其他爻都是阳爻,却"小"称之。为什么?因为"大"除了指阳爻以外,还有"多"的意思;而"小"除了指阴爻以外,又有"少"的意思。《大畜》卦象中有二个阴爻,而《小畜》卦象中只有一个阴爻,因此分别冠以"大"、"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华书局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第3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3)第4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4)
第5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1)第6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2)
第7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3)第8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4)
第9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1)第10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2)
第11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3)第12节:三《屯》:万事开头难(1)
第13节:三《屯》:万事开头难(2)第14节:三《屯》:万事开头难(3)
第15节:三《屯》:万事开头难(4)第16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1)
第19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2)第20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3)
第21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1)第22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2)
第23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3)第24节:七《师》:武王伐纣实录(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