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詩三百:思無邪 》
第27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7)
安意如 An Yiru
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忙碌而錯雜,雖然不用像農夫一樣頂風冒露趟泥水,然而生活壓力與日俱增。物質的極大豐裕亦叫人難以回覆舊時衹圖溫飽的簡單無求。日日重迭的應酬交際,不見流汗,所耗費的心力卻足以驚天動地,朝九晚五的辛苦未必在起早摸黑的農人之下。
大風凜冽的深夜自笙歌不歇的場所逃離,冷風逼面而來,心中感念的正是:天黑了,我還不能按時回傢,應酬繁多,喝到胃潰瘍,真是身不由己啊!但是要我們碌碌無為,看別人有車有房,怎麽甘心?
現時亦有農夫,仍需日日勞作田土之間,早早衰老,盡力維持一傢人生活。縱然不用再供養君王官傢,生活仍以毫不留情的姿態出現,逼視人面。
《式微》有一種薄弱的未被剪絶的美,似在黃昏時望見的天際最後一縷霞光,遠處小屋透出的一點橘黃燈光,遙遠難求,卻未至絶望。《詩序》裏寫它是黎國臣工對黎侯的勸諫,黎侯失國而寄寓於衛,黎國的臣子勸諫其君上:“國勢衰微的像這昏沉的暮色,我們還是回國去吧,若不是因為國君之故,我們何苦在此地受辱呢?”
這種“臣諫於上”的說法,明顯牽強,與詩的本意不符,是讀書人習慣性的強姦詩意,寄托臆斷。如果以這種方法來讀《詩經》,等同是給自己背上一籮筐的石頭登山。不過,這種解釋的可取之處在於它的比喻,將國勢比之暮色,灰心頽敗之感立刻生動鮮明,直至今日,我們說什麽形勢潮流走下坡路時,都會用到“式微”一詞。
文字的美和存在的力量,其實在於它傳達一種真理和堅定,因此獲得衝破時間空間禁製的力量。不同時代的人,一樣會在夕陽西下,有所思憶的時候,不自覺的吟出:“式微,式微,鬍不歸?”
我想起王維,他曾經在暮遊郊野的時候,吟出:“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王維這個天生的完美理想主義者,他以他天性中的衝淡清和,舉重若輕地拂去了《式微》上的汗水和泥土,讓憤懣變成寧靜。他的眼睛看見的,是一副悠然自足的田園風光,展現在他詩中的,有人間煙火,而無人間疾苦。平常郊野,尋常村落,在他的描摹下,儼然是桃源勝景。
王維不是刻意要去美化什麽,這實在是天性所致,溫暖閑逸是他所最能迅速感知的。一樣的田園,如果站在那裏看的人是杜甫,他吟出的詩必定是另一番景象。
江浙的小鎮,文化氣韻濃厚,方言裏就有“式微”一語,在天黑時走在古街小巷,聽得一聲“式微,回傢吃飯咯!”回首之間,看見有人倚門而立,明知喚的不是自己,也有絲絲暖意涌上來,瞬間有回傢的衝動。
守候千載不變。式微,待歸。心中那份柔軟牽念柔軟綻放,未因時間的迭轉而凋謝,是心海深處波平浪穩的薔薇島嶼。衹是,當時光演進了千百年之後,我們再吟唱時,就沒有那麽重的壓抑無奈之感了。婉婉的歌調,拖延出的更多是倚門而立的溫柔守候。
人生長行寂寥,賞心悅目卻少。有人終其一生也衹是為等待一個人,一聲喚。若在天黑欲轉歸程時,得你一聲喚,喚我回傢食飯。那麽,無論這雙腳是行在露水中,還是泥水中,如何的滿心疲纍都可以卸下,對你展顔一笑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在水一方,對鏡觀詩(1) | 第2節:關於詩經(1) | 第3節:關於詩經(2) | 第4節:千山萬水外,我候/為你歸來(1) | 第5節:千山萬水外,我候/為你歸來(2) | 第6節:二選一:你是要灼灼容顔,還是要宜其室傢(1) | 第7節:二選一:你是要灼灼容顔,還是要宜其室傢(2) | 第8節:有種距離叫愛情(1) | 第9節:有種距離叫愛情(2) | 第10節:辛苦,還是心苦(1) | 第11節:辛苦,還是心苦(2) | 第12節:辛苦,還是心苦(3) | 第13節:因為愛,所以性愛 | 第14節: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1) | 第15節: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2) | 第16節: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3) | 第17節:“長恨歌”的前生 | 第18節:若走過漫漫長夜,不再愛你,我將不再寂寞(1) | 第19節:若走過漫漫長夜,不再愛你,我將不再寂寞(2) | 第20節:萬裏漂泊,獨身遣返 | 第21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1) | 第22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2) | 第23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3) | 第24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