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年 》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楚漢相爭 》
公元前二○五年 丙申(2)
柏楊 Bai Yang
公元前二○五年 丙申(2)
13 已死的齊王田榮的老弟田橫,集結老哥田榮的潰散官兵,約有數萬人,在城陽(山東省莒縣)發難。
夏季,四月,田橫擁護田榮的兒子田廣當齊王,跟項羽扶植的齊王田假對抗。
項羽因不斷戰鬥(他的暴行為他製造出更多的敵人),齊國(田假)境內境外,一片混
亂,所以雖然知道劉邦的漢軍步步進逼,卻不能反應。他希望把齊國穩定下來之後,再攻擊劉邦。劉邦就乘着這個間隙,率領各國軍隊,總數約五十六萬,嚮東挺進。
漢軍抵達外黃(河南省民權縣西北),彭越率他的部隊三萬餘人歸附,劉邦說:“彭將軍在故魏王國土地上,奪取十餘個城市,而不自己稱王,為的是要物色故魏王國皇傢後裔。現在西魏王魏豹,可真是故魏王國皇傢的後代。”於是任命彭越當魏國(魏豹)宰相(相國),軍權獨立,彭越遂率軍奪取故魏王國土地。
最後,劉邦攻陷西楚王國首都彭城(江蘇省徐州市),劉邦想不到勝利如此容易,認為大事已定,把項羽庫藏的金銀財寶跟宮廷美女,全部接收。每天酒席筵會,樂不可支。
項羽的反應猶如萬鈞雷霆,他留下大軍繼續在齊國(田廣)掃蕩,自己親率為數僅三萬人的精銳部隊南下,從魯縣(故魯國·山東省麯阜市),穿越鬍陵(山東省魚臺縣東南),直抵蕭縣(安徽省蕭縣),嚮漢軍發動拂曉攻擊。中午,已到彭城,攻勢凌厲,猛不可當,漢軍大敗,不能成列,四散逃命。楚軍為報復首都陷落跟漢軍暴行之仇,展開無情追殺。漢軍官兵走投無路,紛紛投入穀水、泗水,被殺及被淹死的,有十餘萬人。未死的像森林大火下狂奔的野獸一樣,一窩蜂嚮南狂奔,希望逃進山區。而楚軍窮追不捨,追到靈璧(安徽省淮北市西南)東方睢水(河道大部今已堙沒)北岸,把殘軍追到,縱兵踐踏,漢軍完全瓦解,勢如山崩,又受到騎兵衝殺,殘軍十餘萬人,全被逐入睢水,屍體堆積如山,河床阻塞,河水不流,嚮兩岸泛濫。
項羽用重兵包圍劉邦,裏外三重。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間,西北掀起狂風,大樹連根拔起,房屋像玩具一樣,全被摧毀,飛沙走石,雖是中午時分,卻昏黑如同午夜,而西楚軍殺聲慘急。劉邦率領幾十名騎兵,乘亂逃生。經過沛縣,打算帶走傢小,可是逮捕劉邦傢小的西楚特遣部隊也適時趕到。劉傢大小早已失蹤,不知去嚮,無法聯絡。劉邦繼續嚮西逃亡,中途遇到他的兒子劉盈和唯一的女兒劉魯元(她的名字不詳,因後來把魯縣作為她的采邑,而她又是長姐,長姐稱“元”,所以稱魯元公主),拉到車上。而西楚追兵漸近,劉邦心膽俱裂,嫌馬跑得太慢,把兒女從車上推下,以求減輕重量。交通部長(太僕)夏侯嬰急跳下車把他們抱上來。不久,劉邦再把兒女推下,夏侯嬰再跳下車抱回,這樣好幾次,夏侯嬰說:“事雖緊急,但馬已跑纍,不能再跑,為什麽連兒女都不要?”於是把車放慢,劉邦咆哮怒駡,幾次都要把夏侯嬰殺掉。但夏侯嬰不避刀鋒,終於保住兩個小兒女脫險。
審食其隨着劉邦的老爹劉執嘉跟劉邦的妻子呂雉,從小路追趕劉邦,無法追及,反而碰到西楚軍。西楚軍把他們一股腦兒生擒,押回彭城。項羽把他們拘留在軍營裏,當做人質。
呂雉的老哥呂澤(周呂侯),屯兵下邑(安徽省碭山縣)。劉邦從小徑逃到那裏,派人四處召集潰敗的散兵遊卒。這時候,劉邦於一夜之間,從全盛垮到衹剩下一支旦夕可能被消滅的孤軍。所有封國全部背叛,重又歸附西楚。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抓住機會逃走,再降項羽。
14 齊國(田廣)大將田橫,進攻項羽扶植的齊王田假,田假不能抵禦,投奔西楚王國,西楚霸王項羽斬田假。田橫平定三齊(山東省)全境。
15 劉邦睏居下邑,束手無策,問他的幕僚說:“我打算放棄關東(函𠔌關以東,即中原),讓給能擊破西楚的人物,誰有這種力量?”張良說:“九江王英布,是西楚的梟將,跟項羽之間,互相猜忌。彭越則跟齊國(田廣)聯合,在故魏王國土地上,背叛西楚。這兩個人,可以立刻派上用常而大王麾下,衹有韓信一人,可以擔任這件大事,獨當一面;假如你放棄關東,把關東交給他們,西楚王國勢必破碎。”
最初,項羽攻擊齊國(田榮),嚮九江王英布徵調軍隊,英布聲稱有病在身,不能親行,衹派了一位將領,率領幾千人前往。等到漢軍攻破彭城,英布繼續聲稱病還沒有痊愈,拒絶發兵入援。項羽心裏怨恨,幾次派遣使節去六縣(安徽省六安市)質問,並且要英布前往彭城相見。英布大加恐慌,不敢應命。項羽在北方有齊國(田廣)、趙國(趙歇),西方有漢王國(劉邦),都是大的憂患,衹剩下九江王英布站在他這一邊,項羽又欣賞英布的才能,打算親近結交,所以百般容忍。
劉邦從下邑移駐碭縣(河南省永城縣東北),再前進到虞縣(河南省虞城縣)。環顧他左右那些臣僚,生氣說:“像你們這些人,沒有一個可以討論天下大事的。”禮賓官(謁者)隨何說:“大王說這話是什麽意思?”劉邦說:“我想請一個人替我出使六縣,說服九江王(英布)背叛西楚。衹要把項羽牽製幾個月,我就有百分之百把握,取得天下。”隨何說:“這項任務,請交給我。”劉邦派二十人當隨何的隨從前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楚漢相爭》導讀 | 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1) | 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2)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1)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2)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3)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4)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1)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2)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3)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4)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5)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6)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1)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2)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3)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4)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5)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1)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2)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3)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4)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5)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6)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