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九雲記   》 第二十五回 西園新第兩公主出閣 東樓壽席二佳姬入門      無名子 Mo Mingzi

  再說西園新第告成,天子悅喜,使欽天監涓公主出閣吉日,命丞相:“隨意題若幹匾對。樓亭館榭,如可一日無有標題,寧不負花柳山水,倒沒趣味麽。”丞相承命,出往西園,一頭請了鄭云鎬,又與大哥哥楊少璉同衆清客,大傢前去西園,一齊入了園門,道:“我們先看外面,再進去周觀,然後可便詳細奏白了。”丞相先看秉正門。衹見五間正門,上面簡瓦、泥鰍脊;那門欄窗 ,俱是細雕時新花樣,並無朱粉塗飾;一色水磨群墻,下面白石臺階,鑿成西番蓮花樣。左右一望,雪白粉墻,下面虎皮石,砌成紋理,不落富麗俗套,自是歡喜。
  遂命開門進去。衹見一帶翠嶂擋在面前。衆清客都道:“好山,好山。”丞相道:“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衆人都道:“極是。非胸中大有近壑,焉能想到這裏?”說畢,往前一望,見白石嶙峋,或如鬼怪,或似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斑駁,或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道。丞相道:“我們就從此小徑遊去,回來由那一邊出去,方可遍覽。
  周京兄,同我連袂,評評倒是有趣。”鄭云鎬道:“與丞相那可連袂,恐傷體禮。”丞相道:“今日遊玩,豈用俗套。”遂輓周京之手,逶迤走進山口。
  擡頭忽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題處。丞相回頭笑道:“諸公請看此處,題以何名方妙?”衆人聽說,也有說該題“迭翠”二字的,也有說該題“錦嶂”的,又有說“賽香爐”的,又有說“小終南”的,種種名色不止。丞相聽了,便嚮周京擬好來。十三道:“古人說,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況這裏並非主山正景,原無可題,不過是探景的一進步耳。愚見直書古人』麯徑通幽『這舊句,倒也方便。”衆人都贊道:“是,妙極,妙極!”丞相笑道:“不妨。”說着,進入石洞。衹見佳木蔥蘢,奇花爛熳,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於石隙之下。再進數步,漸嚮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綉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俯而視之,但見清溪瀉玉,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沼,石橋三港,獸面銜吐,橋上有亭。
  丞相與諸人到亭內坐了,問:“諸公以何題此?”諸人都道:“當日歐陽公《醉翁亭記》有雲:有亭翼然。就名『翼然』罷。”丞相笑道:“『翼然』雖佳,但此亭壓水而成,還得須偏於水題為稱。依我拙裁,歐陽公句『瀉於兩峰之間』,竟用他一個『瀉』字。”有一客道:“是極,是極。竟是『瀉玉』二字方妙。”丞相道:“我嫌俗呢。十三兄,何不更思雋雅?”十三道:“丞相方纔所說已是。但如今追究了去,似平常。當日歐陽公題醴泉,故用一『瀉』字則妥。今日此泉也用『瀉』字,似乎不妥,亦近粗陋不雅。求再擬藴藉含蓄尤可。”丞相笑道:“周京兄之論,倒高一等。然則『泌芳』二字,近乎新雅麽?”十三道:“雅極,雅極。”衆人都忙迎合稱贊。
  丞相道:“匾上二字既然,再作一付七言對來。”十三道:“美玉兄何無一句?”楊少璉也不謙讓,又不思索,衹四顧一望,念道:“繞堤柳藉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
  丞相聽了道:“哥哥詠得好。”衆人又稱贊了一番。
  於是出亭過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觀覽。忽擡頭見前面一帶粉墻,數楹修捨,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衆人都道:“好個所在。”於是大傢進入。衹見進門便是麯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道。上面小三間房捨,兩明一暗。裏面都是合着地步打的牀幾椅案。從裏間房裏,又有一小門出去,卻是後園。有大株梨花,闊葉芭蕉。又數間小小退步。後園之墻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尺許,灌入墻內,繞入墻風,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丞相道:“這一處倒好。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的,也不枉虛生一世。”說着:“十三兄,又說出議論來。”十三道:“取諸千百竿翠竹,匾以『瀟汀館』,似是妥雅。”丞相點頭沉思道:“雅是雅。古的人每於竹榻上寢,必夢詩朋酒友。匾『夢友館』,尤雅新的。”衆人都哄然叫好:“對聯又帶睡思之意,方妙。”楊美玉(少璉)念道:“寶鼎茶閑煙尚緑,幽窗棋罷指猶涼。”周京稱贊道:“茶熟棋罷之時,正合睡意了。”丞相點頭。
  遂引人出來,走不多遠,忽見青山斜阻。轉過山隅中,隱隱露出一帶黃泥墻,墻上皆用稻莖掩護。有幾百枝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裏面數間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枝雜條,隨其麯折,編就兩溜清籬。籬外山坡之外,有一土井,傍有桔橰、轆轤之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一望無際。
  丞相笑道:“倒是比他處有些道理。雖人力穿鑿,卻入目動心,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我們且進去歇息歇息。”說畢,方欲進去,忽見籬門外路傍,有一石,亦為留題之所。
  衆人笑道:“更妙,更妙。此處若懸匾待題,則田傢之風一洗盡矣。立此一大碣,又覺許多生色。非蕩石湖田傢之詠,不足以盡其妙。”丞相道:“諸公請題。”衆人云:“方纔鄭世兄雲,編新不如述舊。此處莫若直書『杏花村』為妙。”丞相聽了一笑,道:“還少一個酒幌,衹用竹竿挑在樹梢頭。更不必養別樣鳥雀,衹養些鵝、鴨之類,纔相稱。那』杏花村『固佳,衹是犯了正村名。唐人詩裏,還有『柴門臨水稻花香』,衹用『稻花齋』,倒還有趣。”又題一聯,念道:“新緑漲添浣葛處,好雲香護采芹人。”衆人聽了,越發同聲拍手道奇。丞相引衆人,步入茅堂裏面,紙窗木榻,富貴景象,一洗皆盡。
  丞相心中,衹是歡喜,一面引人出來,轉過山坡,穿花度柳,撫石依泉,過了茶蘼架,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藥圃,到薔薇院,傍芭蕉塢裏的盤旋麯折。忽聞水聲潺潺,出於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衆人都道:“好景,好景。”
  丞相道:“題以何名”衆人道:“恰恰是『武陵源』三字也罷。”丞相笑道:“又落實,而且陳舊。”衆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舊捨』即個。”楊少璉道:“越發背謬了。『秦人舊捨』是避亂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花漵』三字。”丞相道:“好。”於是進港洞,又有彩蓮船四衹,座船一隻。又從山上盤道,亦可進去的。少璉同衆清客,攀藤撫樹過去。丞相亦泊舟,同鄭十三登船,蕩漾進去。衹見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蕩蕩,麯折縈紆。池邊兩行垂柳,雜以桃杏遮天,無一些塵土。忽見柳陰中,又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板橋來。
  丞相下船,衆人由山上俱下來。大傢度過橋去,諸路可通。
  便見一所清涼瓦捨,一色水磨磚墻,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脈,皆穿墻而過。丞相道:“此處這一所房子,無味的很。”因而步入門時,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裏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枝花木也無。衹見許多異草,或有穿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嶺,或穿石腳,甚至垂檐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飄,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氣馥,非凡花之可比。丞相道:“有趣,有趣。衹是不大認識。”有的說是薜荔、藤蘿。
  丞相道:“薜荔、藤蘿,那得有此異香?”鄭十三道:“果然不是。這衆草中,也有藤蘿、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蕪。那一種大約是羅蘭,這一種大約是金葛。那一種是金登草,這一種是玉露藤。紅的自然是紫蕓,緑的定是青芷。想來那《離騷》、《文選》所有的那些異草,有叫做什麽藿納薑荨的,也有叫做什麽編組紫絳的,還有什麽石帆、青鬆、扶留等樣的,見於左太衝《吳都賦》。如今年深歲改,人不能識。故皆像形奪名,漸漸的喚差了,也是有的。”未及說完,丞相道:“愚弟略雖領略,周京兄之這博古,可敬可服。”各人同聲贊道:“鄭世兄之博纔名物,遠不似我們的讀腐了書的。”十三謙讓道:“不可,偶記一二的,何足挂齒。”說畢,丞相因見兩邊俱是超手遊廊,便順着遊廊步人。衹見上面五間清廈,連着捲棚,四面出廊,緑窗油壁,更比前幾處清雅不同。丞相歡道:“此軒中煮茗操琴,不必再焚香了。此造卻出意外,必有佳作新題,以顔其額,方不負此。”衆人說道:“莫名『蘭風蕙露』貼切了。”一人又念一對,道:“大傢批削改正。”道是:“蘭麝芳靄斜陽院,杜若香飄明月洲。”又一人念道:“我也有一聯,諸公評閱評閱。”念道:“三徑香風飄玉蕙,一庭明月照金蘭。”丞相聽罷,沉吟道:“此處並沒有什麽蘭麝、明月、洲渚之類,得倒不虛麽?”美玉笑道:“那不虛套。據我說的,匾上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對聯則是:『吟成荳蔻詩猶豔,睡足茶蘼夢亦香。』丞相笑道:“哥哥這又落套的『書成蕉葉文猶緑』麽?”美玉笑道:“李太白鳳凰臺之作,全套黃鶴樓。衹要套得妙。”
  衆人道:“如今細評起來,方纔這一聯,竟比『書成蕉葉』尤覺幽雅活動。”說着,大傢出來。走不多遠,則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起,面面琳宮合抱,迢遞復道縈紆,青鬆拂檐,玉蘭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丞相道:“這是正殿了,是衹太富麗了些。”衆人都道:“要如此方是。雖然公主崇尚節儉,然今日之尊,禮儀如此,不為過也。”一面說,一面走。衹見正面現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竜蟠螭護,玲瓏鑿就。丞相道:“此處書以何文?”衆人道:“必是『蓬萊仙境』方稱。”丞相道:“既是正殿,待兩公主出閣,親看自題,正合體面。”衆人道:“丞相所教甚是。切當,切當。”說着,引人出來,再一觀望,行至一大橋,朱欄橫亙。
  原來自進至此,纔遊了十之五六。丞相道:“此數處不能遊了。雖如此,到底從那一邊出去,也可略觀大概。”俯看流水,如晶簾一般奔入。原來這河邊是通外河之閘,引泉而入者。丞相道:“此乃剛纔始過的,擬匾沁芳源之正流,可是『沁芳閘』”。一路行來,或清堂,或茅捨,或堆石為垣,或編花為門,或山下得幽尼佛捨,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長廊麯洞,或方廈圓亭,丞相皆不及進去。因半日未嘗歇息,腿酸腳軟,忽又見前面露出一小院落來。丞相道:“到此可以歇息歇息了。”說着,一徑引人繞着碧桃花,穿過竹籬花障,就是月洞門,俄見粉垣環護,緑柳周垂。丞相與衆人進了門,兩邊盡是遊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幾本芭蕉。那一邊一樹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衆人都道:“好花,好花。海棠也有,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好的。”丞相道:“這叫做女兒棠,乃是外國之種。俗傳出女兒國,故花最繁盛,亦荒唐不經之說。大約騷人詠士,以此花紅若施粉脂,弱如扶病恙,近乎閨閣風度,故以女兒命名。世人以訛傳訛,都未免認真了。”衆人都說:“領教妙解。”一面說話,一面都在廊下榻上坐了。丞相因道:“想幾個新鮮字來題。”周京道:“此處蕉、棠兩種,其意暗蓄紅、緑二字在內,方可兩全其美。就取紅香緑玉之意,題以『玉香院』則個。”丞相道:“好是好,猶不免俗套。”說着再題一聯來。周京念道:“緑裁歌扇迷芳草,紅襯汀裙舞落梅。”丞相點頭,便引人進入房內。衹見其中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竟分不出間隔來的。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霞蝙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瓴毛草蟲花卉,或集錦,或博古,或百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玉的。一 一 ,或可以貯書,或可以設鼎,或宜安置筆硯,或宜供設瓶花,或宜安放盆景。其 式樣,或圓或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壁,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倏爾五色紗糊,竟係小窗。倏爾彩紋輕覆,如幽戶。且滿墻皆是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如琴、劍、懸瓶之類,俱懸於壁,卻都是於壁相平的。衆人都道:“好精緻,難為怎麽做的!”原來丞相走進來了,未到兩層,便都迷了舊路,左瞧也有門可通,右瞧也有窗隔斷,及到眼前,又被一架書擋住。回頭,又有窗紗明透,門徑可行。及至門前,忽見迎面也進來了一起人,與自己的形相一樣,卻是一架大玻璃鏡。轉過鏡去,一發見門多了,停住了腳。
  有一人笑道:“老爺隨此,從這裏出去,出去是後院。出了後院,倒比前近了。”引着丞相及衆人,又轉了兩層紗廚,果得一門出去。院中滿架薔薇,轉過花障,衹見清溪前阻。衆人詫異:“這水又從何而來?”有一人奏道:“原從那閘起,流至那洞口,遙從東北山凹裏引到那村莊裏,又開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總流到這裏,仍舊合在一起,灣灣麯麯,從那墻下出去。”衆人聽了,都道:“神妙之極!”說着,忽見大山阻路。衆人都迷了路。那人笑道:“跟我來。”乃在前導引,衆人隨着,由山腳下一轉,便是平坦大路,豁然大門現於面前。衆人都道:“有趣,有趣。搜神奪巧,至於此極。”於是大傢出來。
  衹見那丞相府跟隨班頭衙役們,一齊等候上來。丞相便坐了暖轎回府。楊少璉、鄭云鎬諸人騎馬的騎馬,坐轎的坐轎,各自回歸。
  次日,丞相入朝,俱奏新第之壯麗,大為富侈。天子大喜。
  此時兩公主出閣吉日,衹在三日後。天子復命將作監同工部官員陳設的幾案桌椅、帳慢簾子,並玩器古董,都是一處一處合式配就後,又有太監一同點起各樣準備,然後排設齊整。一面籌明幾宗,以便奏覆。妝、蟒、綉、堆,刻絲、彈墨,並各色?綾、大小帳子,一百二十架。五彩綫絡盤花簾子,二百挂。猩猩氈簾,一百挂。湘妃竹簾,一百挂。金絲藤紅漆竹簾,一百挂。黑漆竹簾,一百挂。都全齊整。椅搭、桌圍、牀裙、枕套、每分二千二百五十件。外他爐鼎盒、古董、硯架、硯屏,諸小小對象,不可殫記。太監一一照點。
  又有幾個太監來審,先看入門方向,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開宴,退息之所,一一審視。又帶了多少太監,來各處關防、圍幕,指示排鋪。又有五城兵馬司打掃街道,攆逐閑人,俱是停妥。真個是帳舞蟠竜,簾飛綉鳳,金銀煥極,珠寶生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
  及至吉日早辰,一大太監帶領各司官員,執事人等,周回再審齊整。又少頃,外面喧聒、馬跑之聲不一。俱是許多太監先至,方按方向站立,靜悄悄,雅雀無聞。又有兩個太監一對兒先來,繼又綉幢寶蓋,許多儀仗。後面八個太監擡着金頂鸞轎兩度,一般威儀。此後許多彩轎,或八人擡着,或六人擡着,並是彩嬪、保母之類。又有多少宮娥,各捧着香鼎、香巾、秀帕、拂塵之屬。鼓樂滿街,一如前番出宮行禮時。過來,入了門,下轎進堂。最後秦淑人,又如前儀,陪後同人。
  然後丞相魏國公,擺列麾下各官,坐着大轎,鳴鑼張傘,來到外捨。至滴水簾前,落下轎。手下各官,兩傍擁侍。丞相下轎,上堂。然後有一帶開路傳事官,稟告道:“退出。”人衆一呼千諾,肅然退出。
  於是入於內堂。兩公主、秦淑人剛纔俱在正堂。丞相進了舊第,奉還詹事、庾夫人。賈孺人又陪庾夫人同至。衆傢人、宮娥們,已設宴筵進稟。須臾端上,擺列幾桌。詹事庾夫人各自歡喜。丞相、兩公主陪席,各自用過。衆宮娥再撤傢夥。漱口,淨手,茶畢,各自散坐,復各自相攜,遊玩一會子。及至掌燈時候,俱自散去。一宿無話。
  次日,兩公主、秦淑人、賈孺人,一同早起梳妝,詣庾夫人寢所,各各請安、侍坐,說些傢常事務。將焉退還,蘭陽隨英陽同到屋裏坐下,英陽道:“今日月晦,太太壽辰也近了。大傢可預先打點禮物壽單,準備宴筵。這是咱們頭一番的孝敬,可不是與妹妹講講妥停麽?”蘭陽道:“妹妹今纔的為是,隨至姐姐了。如今趁着還有好幾天的空兒,禮物咱們各宜隨意孝敬。當日如何請賓,如何開宴,那處聽戲,又是什麽頑意兒,並使春娘照看妥當,庶無一事當差錯呢。”英陽道:“妹妹之言,很是。”說猶末了,秦、賈兩人都來了,坐下。英陽遂將此話說與春娘,春娘道:“總依娘娘之教。”又說些閑話,各還。賈孺人自是日請賓,委了楊少璉,稟過丞相,宴席、聽戲、頑意兒,俱各整備合式了。
  及至四月初五日,庾夫人誕辰,丞相又先將上等可吃的東西,稀奇的果品,裝了十六大捧盒,輸上。詹事早已入於內堂。
  丞相、兩公主,秦、賈兩娘,都朝上行了禮,然後依序坐下,各獻禮敬之物。又張太傅、謝少傅、鄭司徒、駙馬都尉李公、葉學士、王學士、諸親傢,都送了壽禮。丞相一一收奉庾夫人座前。庾夫人命老蓮、錢媽們,收在賬房裏,禮單都上了檔子上,以便照檢回禮。丞相又使當直的,各傢之來人照例賞過,都吃了飯去了。
  於是大傢都吃了飯,漱茶畢,庾夫人同兩公主、秦淑人,往園裏東樓上聽戲去。樓上都設帳慢、椅桌,擺大宴,都是賈孺人支使的。英陽又自鄭府孝敬許多餚盒餅膳以來。蘭陽又自禦廚供端輸幾架珍羞來,自然是疱鳳煮竜,肉山酒海。秦淑人又找了一班小戲兒,並一檔子打十番的,都在面前戲臺上預備着。大傢熱熱鬧鬧。
  走堂的自外告了:“鄭司徒、李都尉諸老爺,坐轎臨門。”丞相出了外堂,忙出二門外,迎接上堂。鄭司徒、李都尉係是嶽丈,謝少傅又是姨舅,讓了上席。張太傅、葉、王兩學士,俱係丈輩,又二席讓坐。丞相東頭陪席。太傅諸公,俱以丞相是公侯之尊,相讓久之,分賓東主西坐下。楊少璉、鄭云鎬又在書房對席,各自獻茶。
  是日,天子知是庾夫人生朝,命光祿寺設大宴輸送,敕賜梨園樂來。太後娘娘命太監賞賜彩緞珠佩之屬。丞相陪庾夫人,同兩公主下庭謝恩,款接太監,賞銀一百兩送回。
  此時,一門榮耀,園子裏鼓樂喧天,舞袖飛雲,盡日燕樂。
  西日將斜,丞相重新杯酌。過九巡,鄭司徒諸公俱起身告別。
  丞相出門陪送,唯鄭云鎬說說話兒。
  丞相復入庾夫人膝下,陪席說笑話。秦淑人前來,嚮庾夫人道:“太太在那裏吃飯,還是這裏吃飯,還是歸房裏吃去?有小戲兒現在預備着呢。”庾夫人嚮英陽道:“這裏很好。”賈孺人就吩咐媳婦、婆子們快擺飯來,門外一齊答應了一聲,各人端各人的去了。不多時,擺上了飯,大傢都用過。
  茶罷,忽有門子傳告道:“門外有兩女子到前請見。”丞相料是必也桂、狄兩娘子此時來到,稟告詹事、庾夫人。
  未知兩女子是誰?又如何進門?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西王母瑤池宴蟠桃 釋性真石橋戲明珠第二回 鹹寧縣性真投胎 衆鄰捨潘瞽說命
第三回 百花姑合席說功過 八仙娥同時降塵凡第四回 華陰閨女唱和楊柳詩 紫虛真人傳授陰符經
第五回 楊解元獨點花魁 桂蟾月自擬月姥第六回 假女冠鄭府彈琴韻 巧春娘妝閣喻弓影
第七回 說婚媾老司徒起怒 通關節大學士發誓第八回 楊少遊金榜擢狀元 鄭司徒花園迎嬌客
第九回 鄭瓊貝書齋賭棋 賈春雲綉閨詠鞋第十回 賈春雲為仙為鬼 鍬驚鴻乍陰乍陽
第十一回 金鑾直廬學士吹簫 蓬萊別殿宮娥請詩第十二回 秦宮娥掩泣隨黃門 楊學士陳情叩青鎖
第十三回 鄭司徒承旨賴婚 楊學士再疏下獄第十四回 日本國潛師犯青州 楊元帥練兵出濟南
第十五回 楊元帥擺開鵾鵬陣 倭總兵敗走泰安州第十六回 瀋裊煙捨劍訴真情 吉乎飛出兵說奇計
第十七回 廖先鋒誤陷盤蛇𠔌 楊元帥做夢白竜潭第十八回 白竜潭元帥破陰兵 洞庭湖竜王設宮樂
第十九回 平秀突捲兵渡海 楊元帥奏凱還朝。第二十回 蘭陽主微服拜佛 鄭小姐承旨入宮
第二十一回 鄭小姐賜爵英陽主 賈春雲續詠喜鵲詩第二十二回 賞三軍元帥辭封爵 歸花園春娘傳假音
第二十三回 兩公主一席合卺 雙親堂聯車入京第二十四回 英陽主諱名貶鄭氏 魏國公假病說鬼話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