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讀中國巫文化時代占筮書:《易經》讀本   》 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臧守虎 Cang Shouhu

  人有不平則爭訟,爭訟不息則戰爭起,因此《師》卦排在《訟》卦之後。
  《老子》雲:"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但是人類始終沒有能夠擺脫戰爭。可以說,人類文明的進步一直伴隨着戰火的洗禮。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為了人類的生存,為了文明的進步,符合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義戰爭非打不可,正如《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中說:"誰能去兵,兵之設久矣!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也。聖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存亡昏明之術,皆兵之由也。"戰爭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得已而用之,其最終目的是以殺止殺、以武止武,"止戈"為"武"的造字本義就反映了古人對於和平的嚮往。為了這一目的而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進步的、會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正如《彖》中說:"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如果將本卦卦爻辭與《尚書》的有關記載比較研究一下,可以發現,本卦實際上是記錄了周武王伐紂前後的歷史。不信,請看!
  師:貞丈人,吉,無咎。
  師:占問丈人,吉,沒有過錯。
  師,原是一種軍隊建製,在此指軍隊。丈人,指德高望重年老的人。
  作戰要有統帥。統帥的任用得當與否,對戰爭的勝敗起着關鍵的作用。統帥要選擇、任用富有經驗和威望之人來擔任。一般來說,經驗、威望與年齡是成正比的,而年老之人在這方面占有優勢,因此說"貞丈人,吉,無咎",這與商、周之際的尊古、崇老傾嚮是一致的。反之,則如《正義》中說:"若不得丈人監臨之,衆不畏懼,不能齊衆,必有咎害。"
  聯繫歷史來看,卦辭中所說的"丈人"應該就是指此次戰役中擔任統帥的呂尚即姜太公,對此宋代張載《橫渠易說》中也說:"丈人,……太公近之。"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初六:軍隊行動要用紀律來束,否則兇。
  律,軍法、紀律。否(fǒu),不;臧,善;否臧,就是不好、不善的意思。紀律是軍隊的生命。軍紀的好壞是决定戰鬥勝負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不是惟一的因素。軍紀良好未必能取勝,但軍紀不好肯定要吃敗仗,因此爻辭不說"吉"而說"不臧兇",《象》說"失律,兇也"。因此作戰前首先要嚴肅軍紀。例如,《周書·牧誓》中記載,周武王在伐商前發佈動員令說:"今天的戰事,行軍時,不超過六步、七步,就要等待隊伍整齊。將士們,要努力呀!"對軍紀作了嚴厲、明確、詳細的規定。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九二:王在中軍,吉,沒有過錯。王多次發佈命令。
  本爻的主語當是下文中的"王"。古時軍隊分左、中、右三軍,主帥居中軍。王,指周武王;三,泛指而非實指,指多次;錫,通"賜",發佈;命,戰鬥動員令。王三錫命,就是說周王多次發佈戰鬥動員令,這如周武王伐紂前,發佈《秦誓》《牧誓》等戰前動員相似。
  "尚中"思想是包括《周易》在內的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中非常突出的思想,對後來的影響也非常深刻廣泛,在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就常見。例如,開會、照像、宴請等活動中,主要人物都要坐中間位置,其他人則根據年齡的大小、資歷的淺深、職位的高低等,圍繞主要人物依次而坐,就是尚中思想的反映。
  本爻中的"(王)在師中"也是這種"尚中"觀念的反映。首先,作為三軍最高統帥的周王坐鎮中軍,是由"尚中"的思想觀念所决定的。其次,從作戰的角度考慮,也便於指揮、協調部隊、發佈作戰命令、穩定軍心等,因此說"在師中,吉,無咎"。反之,在"尚中"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的時候,本應坐鎮中軍的最高統帥不坐鎮中軍,會使軍隊産生諸多疑惑、聯想,如:我們的統帥是不是易人了?我們的統帥是不是受傷或者生病了?這顯然是不利於穩定軍心、凝聚戰鬥力的。
  六三:師或輿屍,兇。
  六三:軍隊如果用車運載牌位(出徵),兇。
  或,不定之辭,假如,如果。輿,車子,在此用作動詞,用車運載的意思。屍,木主、神主,也就是代表死者的牌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第2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2)
第3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3)第4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4)
第5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1)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第7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3)第8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4)
第9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1)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第11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3)第12節:三《屯》:萬事開頭難(1)
第13節:三《屯》:萬事開頭難(2)第14節:三《屯》:萬事開頭難(3)
第15節:三《屯》:萬事開頭難(4)第16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1)
第19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2)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第21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1)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第23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3)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