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类 权谋书   》 第24节:士可杀而不可辱(5)      Liu Xiang

  20. 邢蒯以死报乱君
  崔杼杀了齐庄公。邢蒯 出使晋国回来,他的仆人说:“崔杼杀了齐庄公,你将怎么样?”邢蒯 说:“赶快驱车,我将去以死报君。”他的仆人说:“人主不像人主,四周的诸侯没有不知道的,你去为他牺牲值得吗?”邢蒯 说:“你真会说话,可是太晚了。你如果早点告诉我,我能去规劝他,谏诤不听,我就离开不干,现在既不能规劝又不能走;我听说:吃人家的饭就要为人家而牺牲,我现在既然是吃乱君的俸禄,又怎能在治君之世死?”于是就驱车去以死报答国君。
  他的仆人说:“别人有乱君尚且以死报答他;我有治长,怎可不以死报答他呢?”就把辔结好,然后在车上自杀。
  君子们听到说:“邢蒯 可以说守住他的节操又能为义而死;死,是一个人所难做到的,仆人的死虽不能算是合乎道义,可也算是有志气的人。”《诗经》上说:“早晚都不要懈怠,要勇于任事。”邢生就是这样的人。孟子说:“一个勇士随时不要忘记牺牲他的生命。”仆人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人。
  21. 王歜之死
  燕昭王派乐毅讨伐齐国,闵王死了。燕兵刚抵达齐国,听到盖邑人王歜很贤能,就告诫三军说:“围绕盖邑附近三十里的地方不要走进去。”就是因为王歜的缘故。不久,燕昭王又派人对王歜说:“齐人都很尊重你的义气,我要派你为将军,把万家的土地封给你。”王歜一再辞谢燕人的好意。燕王说:“你如果不听,我将要派军队来屠杀盖邑的人。”王歜说:“忠臣不效忠两个人主,贞洁的女人不嫁两个丈夫;齐王不听我的劝告,所以我要离开他回去种田。国家既然要危亡了,我也活不成,现在又被士兵们所劫持,做你的将军,是等于帮助桀做坏事,与其无义地活着,倒不如死了的好。”于是就把自己的躯体悬挂在树枝上,用力勒断自己的脖子而死。
  齐国的大夫们就说:“王歜是个平民,还讲义气,不肯背叛齐国投降燕国,何况是吃国家薪俸的人?”于是大家就约好一起到莒去,求公子赶快登基立为襄王。
  22. 以死为朋友辩护
  左儒和杜伯是要好的朋友,同是周宣王的大臣。宣王指出杜伯的罪过将要杀他,左儒在宣王面前替杜伯讲情,来回讲了九次,但是宣王仍没有答应,并且说:“不要国君,偏私朋友,这就是你做的事吗?”左儒答道:“我听说,君王好而朋友不好,那么就要顺着君王的意思来残杀朋友;朋友好而君主不好,那么就带着朋友离开君王。”宣王发脾气地说:“你能解释清楚就放你一条活路,解释不清楚就是死路一条。”左儒答道:“我听说古时的志士不枉屈仁义而轻言牺牲,也不苟且求生,所以我了解人主的过失,愿用死来说明杜伯无罪。”宣王杀了杜伯,而左儒也一同殉难。
  23. 朱厉附殉君主
  莒穆公有一个臣子叫朱厉附,侍奉穆公,但不被穆公所赏识。朱厉附就离开穆公,冬天住在山林里吃栗子,夏天就住在河边湖边吃菱藕。穆公遇难死了,朱厉附将要一同去殉难。他的朋友说:“你侍奉穆公而不被他所赏识,现在穆公遇难你也一同去殉难,我看恐怕不妥吧!”朱厉附说:“当初我以为穆公不了解我,现在穆公死了而我不死,是他果然不了解我;我一定要去牺牲,来激发天下那些不了解人臣的君主。”于是就去殉难了。
  24. 子倍为父而亡
  楚庄王在云梦打猎,打中科雉,申公子倍要去夺过来,庄王要杀他。大夫们就劝告说:“子倍很自爱,同你争夺雉,一定有他的理由,你姑且把真相弄清楚。”不到三个月,子倍生病死了。邲之战,楚国大胜晋国,回去赏功,申公子倍的弟弟向王请赏说:“别人是在军旅中立功劳,我的哥哥是在车下立的功劳。”庄王就问:“这话怎么说?”答道:“我的哥哥读到一本古书,上面记载:打到科雉不出三个月一定会死,我的哥哥要去夺得它,果然短命死了。”庄王下命令到府里把古书找出来看,上面果然有记载,于是就厚赏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节:前 言第2节:领袖之道(1)第3节:领袖之道(2)第4节:领袖之道(3)
第5节:领袖之道(4)第6节:领袖之道(5)第7节:领袖之道(6)第8节:领袖之道(7)
第9节:领袖之道(8)第10节:为官之道(1)第11节:为官之道(2)第12节:为官之道(3)
第13节:为官之道(4)第14节:为官之道(5)第15节:为人处世之本(1)第16节:为人处世之本(2)
第17节:为人处世之本(3)第18节:为人处世之本(4)第19节:为人处世之本(5)第20节:士可杀而不可辱(1)
第21节:士可杀而不可辱(2)第22节:士可杀而不可辱(3)第23节:士可杀而不可辱(4)第24节:士可杀而不可辱(5)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