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餚:飲膳札記   》 第23節:佛跳墻(2)      林文月 Lin Wenyue

  各種素材準備停妥後,取一個大型有蓋的深瓷容器納入。通常,佛跳墻都有一定的容器,其形製如花瓶,肚大而口略收之白底青瓷器,由於需要蒸煮時久,所以瓷質較為堅固厚實。於此深碗底,先鋪排炸過的芋頭,然後依序再一層層羅列豬腳、豬肚、小排骨、魷魚、香菇和紅棗等物,最後纔鋪上魚翅與海參。各色材料鋪排妥當,以不超過全碗的六分滿為準則,此則為預留註入高湯之容量。
  佛跳墻所用的高湯,以取自各色材料的製作過程中所自然産生之湯汁為基礎,例如魚翅之羹湯、海參之濃汁,豬腳、豬肚之鹵汁少許,以及發泡魷魚、香菇之水分,皆可留用。但這些用料的湯汁都十分濃膩,故不宜多取,僅需少量羼合即可,如若有去油層之清雞湯,可予調入一二碗,以衝淡各種素材原汁的濃度。最後嘗試鹹淡,撒入一點鬍椒粉,以及約兩茶匙的紹興酒,勿使湯超出碗的九分滿,蒸煮滾沸之際纔不致溢出碗外。
  大而深的瓷甕,至此因容納了衆多素材,且註入九分滿的高湯,所以相當沉重。口上可以加蓋,但若加了蓋子,往往會變得太高,所以我通常喜歡用鋁箔密封,既能封口使蒸煮的水分不致滴入碗內,又可以減少整個容器的高度。甕口封妥後,需要一個更大的深鍋來隔水蒸煮。一般家庭鮮少有那麽大的鍋子,故而可以使用市面上呈三層式的鋁製蒸鍋,擱置上面二層有洞的部分,衹取用下面盛水部分及其隆起的鍋蓋。
  將瓷甕放置入蒸鍋中央部位,徐徐註入清水;水無需太多,多則往往令甕浮動不穩,故以淹過甕肚五六分高之量為宜。甕本身之重量,加上蒸鍋之內已註入相當多的水,至此全體總量更為沉重,所以不妨將蒸鍋事先安置於爐上,省免搬運之勞。爐火先須旺,等水開沸之後,可以轉弱,維持蒸鍋內之水繼續滾騰即可。這時候,鋁製的鍋蓋可能因水汽不斷衝頂而浮震擾耳,可用一小而有重量之物(例如磨刀石)平置於鍋蓋上鎮壓之,既可防止擾耳之聲,又有助於減少水汽過分外散。
  蒸煮的時間為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視甕之大小而定,以甕內諸物熱透且高湯滾沸為準;各色素材本皆為烹製妥備之物,過久則恐會爛熟緻諸種味道互犯,故而時間之拿捏相當重要。一般而言,雖雲有鋁箔、鋁蓋封加,甕內滾沸時仍不免有濃馥外溢,即可以關熄爐火,打開鍋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1)第2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2)第3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3)
第4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4)第5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5)第6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6)
第7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7)第8節:飲膳往事(1)第9節:飲膳往事(2)
第10節:飲膳往事(3)第11節:飲膳往事(4)第12節:楔 子(1)
第13節:楔 子(2)第14節:潮州魚翅(1)第15節:潮州魚翅(2)
第16節:潮州魚翅(3)第17節:清炒蝦仁(1)第18節:清炒蝦仁(2)
第19節:紅燒蹄參(1)第20節:紅燒蹄參(2)第21節:紅燒蹄參(3)
第22節:佛跳墻(1)第23節:佛跳墻(2)第24節:佛跳墻(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