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人生若衹如初見   》 第23節:至高至明日月(1)      安意如 An Yiru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寫文章的人大多清高,不管是真清高,還是假清高,反正一般表揚得不到位,大都要做個“我醉欲眠君且去”的姿態,以示不屑一顧。當然,清高到一定程度也需要個把看客來安慰下,因為那等“養在深閨人不識”的滋味實在難熬。
  我自覺算是比較無恥的另類,如果沒人表揚我,我會覺得很沒勁,像朵費勁巴拉地開了、卻無人觀賞的花一樣,在風裏東張西望,搖擺得很寂寥。外人一般是不能夠隨便強求的,所以強求“那人”。每天寫完一篇稿子,那人倒是照例地會看,衹不過評語如同壽命隨歲月流轉,一天少過一天。
  到如今,我要殷切地問:我寫的怎麽樣啊?他纔有個把詞從那張鐵嘴鋼牙裏蹦出來,含糊地說個“過得去”,也就戛然而止了。我要是再問,這人就振振有辭地說:等我有空再細說吧,你以為恭維人不用過腦啊!
  高興談不上,失落談不上,悲哀倒也不是,我這廂衹剩個啞口無言了。回頭想想,這人說的也在理。反正再親密的關係,日子久了總免不了如此。雖說是對人如對花,日日相見日日新,也難為人傢把你日日挂在嘴邊金口褒奬。畢竟日日相處不是演戲,生唱一句:“小姐你多風采。”旦回一句:“君瑞你大雅纔。”你來我往唇槍舌劍鬥得個滿天花雨。
  如若天天做戲,絶世的名伶也有丟盔棄甲撂場子的一天。不然那段小樓為何半路撇了程蝶衣,娶了菊仙,想是厭了,心裏想過個安安穩穩的日子。世上人,連霸王都忍不住要返璞歸真,也唯有不瘋魔不能火的蝶衣,纔願意孤獨地留在虞姬的世界裏。
  相濡以沫,到底需要愛淡如水。
  其實我是今日是看了李冶的詩《八至》纔興起這樣想頭。那詩曰:“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和一般講究起承轉合的詩不同,這詩語言淡緻,平中見奇絶,和詩僧王梵志的《城外土饅頭》一樣平白如話:“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裏。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混似不假思索隨口而出,卻是意味深長得緊。王梵志的詩且放下不談,單說這首《八至》。詩的前三句是個過場,存在是為了襯托最後一句:“至親至疏夫妻。”
  層雲疊嶂,前三句過後,纔顯出最後一句峰巒。
  “至親至疏夫妻。”這話滿是飽經人事的感覺,我覺得比一般的情詞情詩要深刻太多,可算是情愛中的至理名言。夫妻間可以誓同生死,也可以反目成仇,不共戴天。這當中愛恨微妙,感慨良多,尋常年輕小姑娘想說也說不出來,必得要曾經滄海,才能指點歸帆。
  或許正是看透了這些,李冶纔寧願放縱情懷,即使隔了千年,也不能說她的想法就一定消極,反正這世上夫妻宮緣淺,一世惹桃花的人也真是不少。
  李冶即是李季蘭,唐朝著名的女道士,和薛濤一樣是享有盛名的纔女詩人。說起這個唐朝女道士我就好笑。唐朝的這些女人多半喜歡挂羊頭賣狗肉,公主好做不做,要跑去做女道士。公主之下風氣也鬆敞,做了女道士,不是有夫之婦,隨意和男人不清不楚地交往也無人管,要細論起唐朝女人大膽放蕩,比現在倡導身體寫作的那些女中豪傑還要前衛三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功夫應在詩外第2節:人生若衹如初見(1)第3節:人生若衹如初見(2)
第4節:人生若衹如初見(3)第5節:人生若衹如初見(4)第6節:昔日芙蓉花 今成斷根草(1)
第7節:昔日芙蓉花 今成斷根草(2)第8節:願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1)第9節:願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2)
第10節:聞君有兩意 故來相决絶(1)第11節:聞君有兩意 故來相决絶(2)第12節: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第13節:羅帶同心結未成(1)第14節:羅帶同心結未成(2)第15節:羅帶同心結未成(3)
第16節:零落成泥碾作塵第17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1)第18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2)
第19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3)第20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4)第21節:天不絶人願 故使儂見郎(1)
第22節:天不絶人願 故使儂見郎(2)第23節:至高至明日月(1)第24節:至高至明日月(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