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家类 》 权谋书 》
第22节:士可杀而不可辱(3)
刘向 Liu Xiang
12. 鹿之死
晋灵公很暴虐,赵宣子急切地进忠言,灵公很怕他,派鹿去刺杀赵宣子;鹿早晨去的时候,寝室的门已开了,宣子把服装穿得整整齐齐地准备上朝,时间还早,就坐下来打瞌睡。鹿走开,叹息地说:“随时随地不忘记他的职责,是人民的好主人。刺杀人民的主人,是不忠的行为,抛弃人主的命令,是无信义的行为。这样,还不如死去好。”于是就撞槐树而死。
13. 子兰子的仁义
齐国有子兰子这么个人,侍奉白公胜,胜将要发难杀国君,他告诉子兰子说:“我将要有大的举动,希望能和你共同去做。”子兰子说:“我侍奉你而与你一同去谋杀人君,是帮助你做不义的事情;畏惧患难而离开你,是不和你共患难。所以我不同你一起去谋杀人主来保全我的仁义,我只有自杀,成就我的品行。”
14. 申鸣的困境
楚国有一个士人叫申鸣,在家奉养他的父亲,全楚国的人都知道他的孝行。楚王想请他做宰相,申鸣辞谢了。他的父亲说:“楚王想请你做宰相,你为什么不接受?”申鸣答道:“不作父亲的孝子,而要做王的忠臣,为什么?”他的父亲说:“造福于国家,在朝廷里有地位,你很愉快我也没有忧愁,所以我要你做宰相。”申鸣说:“好的。”于是就上朝去。楚王就请他做宰相。
过了三年,白公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将去为楚王战死沙场,他的父亲阻止他,说:“丢开父亲,自己去牺牲,可以吗?”申鸣说:“听说作官的人,身体归人主所有,而俸禄送给双亲,现在既然抛开人子的身份而去侍奉人主,难道不应该为他牺牲吗?”于是就辞别双亲而去,并用兵去包围白公。
白公对石乞说:“申鸣这个人是天下的勇士,现在用兵包围我,我应该怎样办才好?”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孝子,用武力来劫持他的父亲,申鸣听到了这消息一定要来。”白公说:“好的。”就立刻用兵去劫持他的父亲,并告诉申鸣说:“你同意我,我同你分楚国;你不答应我,你的父亲就要被杀。”申鸣流下眼泪说:“当初我是父亲的孝子,现在是人主的忠臣;我听说,吃那个人的饭要为那个人而牺牲,接受俸禄,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现在我不可能做我父亲的孝子了,还能不做国君的忠臣吗?”拿起鼓槌来击鼓,杀掉白公,他的父亲也被杀了。
楚王赏给他一百斤金,申鸣说:“吃人主的饭,又躲避人主的难,不是忠臣;为安定人主的政权,而杀了父亲,不是孝子;不可能同时兼备两种名分,不可能同时保全两种行为。如果这样活着,还有什么面目立于天下?”于是就自杀了。
15. 杞梁与华舟
齐庄公将要讨伐莒,并为此设立了享受五乘爵禄的勇士职位,而只有杞梁和华舟不在其内,所以他们回来就不吃饭,他们的母亲说:“你活着的时候不讲道义,死后也没有名气,即使你们是五乘之宾,谁不讥笑你?你活着的时候重道义,死后也有名气,那么那些车上的宾客全都在你之下。”于是就催他们吃饭,吃过饭以后才走。杞梁和华舟陪庄公坐一部车子一直开到莒,莒人迎战他们,杞梁、华舟下车打斗,虏获了披甲之士三百人,庄公阻止他,说:“你们停止,我跟你们共有齐国。”杞梁、华舟说:“你带了五乘勇士,而舟梁并没份,是小看我们的勇猛;临敌遇难,拿利来阻止我,是污辱了我们的名声;深入敌阵,多杀敌人,是人臣该做的事,齐国的利益,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于是就前进打斗,把敌人的军阵都打溃散了,三军不敢抵挡。
攻到莒城下,莒人拿炭放在地上,舟梁二人不能进去,隰侯重站在一边说:“我听说,古时候的士人,冒险赴难,他的去就根据一个标准,来,我帮你越过炭。”隰侯重掌盾伏在炭上,两个人踩着他的背攻进去,彼此看了一下哭起来。华舟最后才停止不哭,杞梁说:“你没有勇气吗?为什么哭得这么久?”华舟说:“我哪里是没有勇气,是他的勇气跟我一样,而他又比我先死,因此我感到悲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
|
|
第1节:前 言 | 第2节:领袖之道(1) | 第3节:领袖之道(2) | 第4节:领袖之道(3) | 第5节:领袖之道(4) | 第6节:领袖之道(5) | 第7节:领袖之道(6) | 第8节:领袖之道(7) | 第9节:领袖之道(8) | 第10节:为官之道(1) | 第11节:为官之道(2) | 第12节:为官之道(3) | 第13节:为官之道(4) | 第14节:为官之道(5) | 第15节:为人处世之本(1) | 第16节:为人处世之本(2) | 第17节:为人处世之本(3) | 第18节:为人处世之本(4) | 第19节:为人处世之本(5) | 第20节:士可杀而不可辱(1) | 第21节:士可杀而不可辱(2) | 第22节:士可杀而不可辱(3) | 第23节:士可杀而不可辱(4) | 第24节:士可杀而不可辱(5)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