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类 權謀書   》 第22節:士可殺而不可辱(3)      劉嚮 Liu Xiang

  12. 鹿之死
  晉靈公很暴虐,趙宣子急切地進忠言,靈公很怕他,派鹿去刺殺趙宣子;鹿早晨去的時候,寢室的門已開了,宣子把服裝穿得整整齊齊地準備上朝,時間還早,就坐下來打瞌睡。鹿走開,嘆息地說:“隨時隨地不忘記他的職責,是人民的好主人。刺殺人民的主人,是不忠的行為,拋棄人主的命令,是無信義的行為。這樣,還不如死去好。”於是就撞槐樹而死。
  13. 子蘭子的仁義
  齊國有子蘭子這麽個人,侍奉白公勝,勝將要發難殺國君,他告訴子蘭子說:“我將要有大的舉動,希望能和你共同去做。”子蘭子說:“我侍奉你而與你一同去謀殺人君,是幫助你做不義的事情;畏懼患難而離開你,是不和你共患難。所以我不同你一起去謀殺人主來保全我的仁義,我衹有自殺,成就我的品行。”
  14. 申鳴的睏境
  楚國有一個士人叫申鳴,在傢奉養他的父親,全楚國的人都知道他的孝行。楚王想請他做宰相,申鳴辭謝了。他的父親說:“楚王想請你做宰相,你為什麽不接受?”申鳴答道:“不作父親的孝子,而要做王的忠臣,為什麽?”他的父親說:“造福於國傢,在朝廷裏有地位,你很愉快我也沒有憂愁,所以我要你做宰相。”申鳴說:“好的。”於是就上朝去。楚王就請他做宰相。
  過了三年,白公作亂,殺了司馬子期,申鳴將去為楚王戰死沙場,他的父親阻止他,說:“丟開父親,自己去犧牲,可以嗎?”申鳴說:“聽說作官的人,身體歸人主所有,而俸祿送給雙親,現在既然拋開人子的身份而去侍奉人主,難道不應該為他犧牲嗎?”於是就辭別雙親而去,並用兵去包圍白公。
  白公對石乞說:“申鳴這個人是天下的勇士,現在用兵包圍我,我應該怎樣辦纔好?”石乞說:“申鳴是天下的孝子,用武力來劫持他的父親,申鳴聽到了這消息一定要來。”白公說:“好的。”就立刻用兵去劫持他的父親,並告訴申鳴說:“你同意我,我同你分楚國;你不答應我,你的父親就要被殺。”申鳴流下眼淚說:“當初我是父親的孝子,現在是人主的忠臣;我聽說,吃那個人的飯要為那個人而犧牲,接受俸祿,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做,現在我不可能做我父親的孝子了,還能不做國君的忠臣嗎?”拿起鼓槌來擊鼓,殺掉白公,他的父親也被殺了。
  楚王賞給他一百斤金,申鳴說:“吃人主的飯,又躲避人主的難,不是忠臣;為安定人主的政權,而殺了父親,不是孝子;不可能同時兼備兩種名分,不可能同時保全兩種行為。如果這樣活着,還有什麽面目立於天下?”於是就自殺了。
  15. 杞梁與華舟
  齊莊公將要討伐莒,並為此設立了享受五乘爵祿的勇士職位,而衹有杞梁和華舟不在其內,所以他們回來就不吃飯,他們的母親說:“你活着的時候不講道義,死後也沒有名氣,即使你們是五乘之賓,誰不譏笑你?你活着的時候重道義,死後也有名氣,那麽那些車上的賓客全都在你之下。”於是就催他們吃飯,吃過飯以後纔走。杞梁和華舟陪莊公坐一部車子一直開到莒,莒人迎戰他們,杞梁、華舟下車打鬥,虜獲了披甲之士三百人,莊公阻止他,說:“你們停止,我跟你們共有齊國。”杞梁、華舟說:“你帶了五乘勇士,而舟梁並沒份,是小看我們的勇猛;臨敵遇難,拿利來阻止我,是污辱了我們的名聲;深入敵陣,多殺敵人,是人臣該做的事,齊國的利益,不是我們所知道的。”於是就前進打鬥,把敵人的軍陣都打潰散了,三軍不敢抵擋。
  攻到莒城下,莒人拿炭放在地上,舟梁二人不能進去,隰侯重站在一邊說:“我聽說,古時候的士人,冒險赴難,他的去就根據一個標準,來,我幫你越過炭。”隰侯重掌盾伏在炭上,兩個人踩着他的背攻進去,彼此看了一下哭起來。華舟最後纔停止不哭,杞梁說:“你沒有勇氣嗎?為什麽哭得這麽久?”華舟說:“我哪裏是沒有勇氣,是他的勇氣跟我一樣,而他又比我先死,因此我感到悲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前 言第2節:領袖之道(1)第3節:領袖之道(2)第4節:領袖之道(3)
第5節:領袖之道(4)第6節:領袖之道(5)第7節:領袖之道(6)第8節:領袖之道(7)
第9節:領袖之道(8)第10節:為官之道(1)第11節:為官之道(2)第12節:為官之道(3)
第13節:為官之道(4)第14節:為官之道(5)第15節:為人處世之本(1)第16節:為人處世之本(2)
第17節:為人處世之本(3)第18節:為人處世之本(4)第19節:為人處世之本(5)第20節:士可殺而不可辱(1)
第21節:士可殺而不可辱(2)第22節:士可殺而不可辱(3)第23節:士可殺而不可辱(4)第24節:士可殺而不可辱(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