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人生若衹如初見 》
第21節:天不絶人願 故使儂見郎(1)
安意如 An Yiru
天不絶人願 故使儂見郎
我在夜裏讀完《子夜歌》,如同喝了一杯香馥卻冷掉的花茶。擡頭看見窗外星河斑斕,別有涼意,一時黯黯無言。心裏纏綿悱惻地難受,像“子夜”這個帶着濃烈芬芳的憂傷名字突然之間在暗夜裏花開如樹,驚豔寂寞。
“《子夜歌》雲是晉女子所作,似五言絶句,分春歌,夏歌、秋歌、鼕歌。日本俳句分春、夏、秋、鼕,即是受了《子夜歌》的影響。
《子夜歌》的春歌第一首: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氣氛舒暢廣大,幾乎是沒有特定的對象的情思。春風要算得挑撥了,然而有一個和字,更一個惠字,凡此皆非西洋文學裏所有。”
——節自鬍蘭成《中國文學史話》
我對《子夜歌》的印象最初來自鬍蘭成。他仿佛對《子夜歌》別有鐘情,除了在《今生今世》一再引用、申變,後來又在《中國文學史話》裏多次提及,大談《子夜歌》的氣韻和好處,用來比較中國人的親、愛,和西洋人戀愛之間的深淺差別。我是愛慘了他的文字和才氣,於是老老實實讀下來,斑斑點點落在心裏。後來去看《子夜歌》,發現鬍蘭成論中國的詩詞文化,真是像深入到精神內核裏再綻放出來的花千樹,猝然而深遠。
曾經,聽到一個關於《子夜歌》的凄豔的傳說。相傳東晉孝武帝時,大臣王軻之傢裏發生過鬼唱《子夜歌》的事。這件事見載於《宋書?樂志》:“晉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軻之傢有鬼歌子夜。殷允為豫章,豫章僑人庾僧虔傢亦有鬼歌子夜。”殷允為豫章太守也是晉武帝太元年間的事,如果那時就傳說有鬼在夜裏唱《子夜歌》,那子夜肯定是東晉以前的女子。
《舊唐書?樂志》裏也說:“《子夜歌》者,晉麯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是什麽樣的哀戚,能直通幽冥,讓身在寒泉的鬼,也感到悲傷呢?
直到我讀了《子夜歌》,纔知道《子夜歌》裏其實也有很多歡愉明亮的色彩。一個男子在路上等到愛慕的女子,贊她容色豔麗,滿路遺香。男子說,你一來路上都芬芳了,女子(也許就是子夜吧)又歡喜又妥當地回答:“芳是香所為,冶容不敢當。天不絶人願,故使儂見郎。”
這是多麽漂亮且精當的回答。她不說自己不好,卻也不過分的驕傲,衹那樣謙卑和順地說一句:“天不絶人願,故使儂見郎。”情切切,意綿綿,十個字像蜷麯的玫瑰花苞,深深淺淺牽住了情郎的心,更藏住了“緣由天定,愛是天意”的禪意在裏面。
彼時,愛也不是愛,遇也未曾遇,像新春初至,花樹未發的萌萌意思,一切都還是無立足境。你我,沒有後來的抵足交纏,還是個清淨自在身。
《子夜歌》裏唱到:“天不絶人願,故使儂見郎。”漢樂府裏女子發誓亦要說——上邪!中國人是敬天的,尤其男女之事愛講個天意,天作之合,天成佳偶,天生的冤傢……世間萬物,花木山河,連人的本真也是唯天所授,所以接受起來恭謹和順。
這樣的柔和貞順,在今人的身上漸漸缺失了,我們越來越願意相信自我的力量,以為可以改變很多事,到頭來依然沒入命運的漩渦;越來越愛做深刻的思考,卻越來越遠離純真,不能與自然作最純粹直接的交流。
於是,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有時候,是我們自己决定了自己棋子的命運。
愛看她對情郎撒嬌:“宿昔不梳頭,絲發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我忍不住微笑,似乎可以看見那種嬌憨依戀。她說,你離去以後,我無心梳洗,就這樣的潦草而過,看你看到我這樣子會不會心疼?
她絲緞一般的長發隨意灑落在肩頭,像乖巧的貓兒一樣伏在他的膝上,任情郎盤弄撫摸。長發被他纏綿翻飛的手指牽引。但即使是那樣的嫣婉及良時,為什麽笑容甜美的她,眉目間仍有深深地憂傷,不時在心底泛濫成災?
快樂總是短暫的,憂傷纔是人類命中的毒瘤,隨血液生衍,無休無息,某些時候會變得兇猛,不可遏製。很心疼《子夜歌》裏的那個美麗女子,春花秋月何時了,她簡直無時無刻不在憂慮着。
從表現的情緒來說,南朝民歌中歡娛之辭所占比例很小,其基調都是哀傷的。這一方面因為在浪漫的、非禮教約束的愛情關係中,受阻被隔,空懷相思,或一晌貪歡,轉首負情,是常有的事,愛情的失意,容易形成悲傷的基調。這點憂愁在《子夜歌》裏有深刻的闡釋。
是女子天生比男人多心多敏感?還是大傢都已一早窺測到結局的荒涼?衹是男人通常選擇沉默着不說,在某一日冷靜地接受結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功夫應在詩外 | 第2節:人生若衹如初見(1) | 第3節:人生若衹如初見(2) | 第4節:人生若衹如初見(3) | 第5節:人生若衹如初見(4) | 第6節:昔日芙蓉花 今成斷根草(1) | 第7節:昔日芙蓉花 今成斷根草(2) | 第8節:願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1) | 第9節:願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2) | 第10節:聞君有兩意 故來相决絶(1) | 第11節:聞君有兩意 故來相决絶(2) | 第12節: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 第13節:羅帶同心結未成(1) | 第14節:羅帶同心結未成(2) | 第15節:羅帶同心結未成(3) | 第16節:零落成泥碾作塵 | 第17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1) | 第18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2) | 第19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3) | 第20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4) | 第21節:天不絶人願 故使儂見郎(1) | 第22節:天不絶人願 故使儂見郎(2) | 第23節:至高至明日月(1) | 第24節:至高至明日月(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