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读中国巫文化时代占筮书:《易经》读本   》 第21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1)      Cang Shouhu

  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
  讼?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讼:虽然诚信,但不被理解或误解;保持警惕,事情发展过程中吉;最终凶险。利于出现大人,不利于做艰难的事情。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初六:不使争讼的事长久地进行下去,开始有点小麻烦,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九二:争讼没有取胜,狼狈地逃回来,他的三百户邑人没有麻烦。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六三:继承前人的思想道德,占问有麻烦,最终吉。如果从事争王的事业,不会成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九四:争讼没有取胜,返回顺从在上者之命,生活恢复安宁,占问吉。
  九五:讼,元吉。
  九五:争讼,非常吉利。
  上九:或锡之带,终朝三褫之。
  上九:即使赐给他皮革绶带,短时间内三次剥夺。
  《需》卦九五爻辞说:"需于酒食,贞吉。"其中谈到了饮食问题。饮食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一切战争的终极原因。现代如此,古代更是如此。古代战争中,掠夺物质生活资料往往是战争最直接、最主要的动机和目的。因此《讼》卦紧接着排在《需》卦的后面,正如《序卦》中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讼,从字本义上看,是以言语争辩是非,也就是俗语所说的打官司,这是本卦的主题。
  《讼》卦卦爻辞中探讨了产生争讼的原因,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争讼,尤其在争讼不胜的情况下采取什么策略等。虽然也可以说是教你打官司,但其根本的宗旨却是劝导你尽量避免争讼,不打官司。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讼:虽然诚信,但不被理解或误解;保持警惕,事情发展过程中吉;最终凶险。利于出现大人,不利于做艰难的事情。
  卦辞首先指出了争讼的原因、预后结局及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有孚,窒"--心中虽然诚信,但不被人理解或者被人误解,这是争讼产生的原因。的确,有很多言语是非往往是由于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而引起的,如果大家能够以诚相待,心平气和地探讨一切问题,也就不至于发生争讼了。但是,争讼一旦产生,双方处于敌对状态,就是另一回事了。为避免自己处于不利,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就要认真对待,从思想上保持警惕,这样在争讼的过程中会对自己有利,因此说"惕,中吉"。但争讼之事无论谁胜谁败,谁输谁赢,归根结底都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又说"终凶"。有才有德并且在位的"大人"能够明辨是非曲直,公平公正地对争讼进行裁决,有利于争讼的平息,因此说"利见大人"。一个人处于争讼之时,内忧外患,焦头烂额,心身憔悴,这种情况下是不利于办什么大事、难事的,因此说"不利涉大川"。--我们刚讲过,"大川"是大事、难事的代名词。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初六:不使争讼的事长久地进行下去,开始有点小麻烦,最终吉。
  永,使动用法,使……长久。所事,是指有可能导致争讼发生的事。言,言语、口角、争论。
  本条爻辞意味深长,很值得仔细琢磨。不说"不永所讼"而说"不永所事",可见事端初起,还没有发展到争讼的地步,只是有点小小的言语上争论、磨,因此说"小有言"。"言"这个词有言语、口角、争论等相互之间有联系的含义,"言语"是一个中性词,而言语不当,你一句、我一句,可就成了"誩"字,成了口角、争论了。言语上有争论、磨,这是正常的,不辨不明嘛!俗语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冤家宜解不宜结,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了争论、磨,稍微争辩几句是可以的,你虽然有委屈,但也不要得理不饶人,对方已经知道理亏了,也就多包容一点,退让一步,不要使争论、磨升级,不以争讼为能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此为指导思想来处理人际关系上的矛盾纠纷,不使矛盾纠纷发展为争讼,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因此说"终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中华书局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第3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3)第4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4)
第5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1)第6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2)
第7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3)第8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4)
第9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1)第10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2)
第11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3)第12节:三《屯》:万事开头难(1)
第13节:三《屯》:万事开头难(2)第14节:三《屯》:万事开头难(3)
第15节:三《屯》:万事开头难(4)第16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1)
第19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2)第20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3)
第21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1)第22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2)
第23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3)第24节:七《师》:武王伐纣实录(1)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