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向权威发难、颠覆文学——十作家批判(一)   》 在世故中把玩“批判”(上)      朱大可 Zhu Dake

  王蒙正是这样一个人:在文学以外,他会像他笔下的张思远部长那样努力维护人民的事业(包括文学事业),在文学以内,他又尽量通过文学传达对生活和事业的一种乐观情绪,这种情绪是他善于用美好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十九岁的青春的延续。把握这一点也同样重要。王蒙对社会各种不正常的丑恶的现象的揭示,正是以这种对社会的乐观态度为底蕴的。王蒙的机智、幽默和宽容正是一种“费厄泼赖”式的面向社会的精神体现。因此王蒙式的批判基本上是一种肯定性批判或批判性肯定。这种批判带有一定的超脱性。  把钟亦成现象与王蒙的创作道路的演变联系起来看,我们会和王蒙一样感到五十年代在组织部里抨击官僚主义的那个年青人要真诚得多,可爱得多。但是王蒙和我们的分歧却是在于由此产生的对于真诚、可爱、天真、稚嫩和血气的看法上。按照王蒙的观点:“幼稚和天真在超过了幼稚和天真的年龄的时候将不再是美德”(王蒙与张立《关于创作的通信》)。这也就是说,在超过了幼稚和天真的年龄,真美德就应该是成熟宽容和世故(也称社会经验)。  单单在生理年龄并且与之相应的精神气质上来说,王蒙的观点并不为过。但是如果上升到一种生存哲学的意义上,并且这种生存哲学是以多少牺牲人格和性格,牺牲所有的个人性特质以纳入社会精神规范中去的话,成熟、宽容和世故便容易成为知识分子软弱和偷生的遁词。在后者意义上的“生存”,其价值也就很难体现作为一个人的自由存在。而这种自由存在,如果离开了我们每个个体的争取,它就永远不会从天而降。很大程度上,五十年代那个抨击时弊的王蒙作家群,之所以被打下地狱,而时弊党弊反而愈演愈烈,正是因为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心照不宣地放弃了这种争取。那份难能可贵、少得可怜的单纯与血气,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总是成为瞬间辉煌,其缘由并不仅仅在于某种外在的压力,而首先在于包括王蒙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很少愿意忍受真正的冒险、死亡和痛苦的煎熬,以一种西西弗斯式的精神去迎接批判和因这种批判带来的一切。  相反,而我们总是希望在抨击时弊之后获得某种预期的社会效果,以图自我价值的实现,根本不愿接受干预时弊以后带来的自身价值的毁灭——否则我们会痛苦、会自责、甚至会忏悔,并且过不了多久就会接受负罪。也因为这一点,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往往都是一些宁死不屈的铮铮好汉,并反衬出我们的现实中都是怕死的一群。因此就连干预时弊自身,有时也容易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哗众取宠的工具。这样一来,一旦社会不容许我们再成为“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便很快会以成熟、世故和宽容为美德。尽管这种成熟和世故里可能不乏热血和青春的眷念,但这种眷念并不等于生命力本身。也就是说当生命处在对生命力回忆的时候,生命自身则已经处在一种老化状态接近死亡。这个时候的生命唯一拥有的权力便是对别人生命力的倾羡(《海的梦》里的那个缪可言最好不过地说明了这一点),说得苛刻一点,这时候的生命大概只拥有撰写回忆录的权力和欲望。  因此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年龄上,青春只等于十九岁,而三十岁和六十岁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特别是当青春与可爱连在一起的时候,青春便赋有一种贬意。  这样,在《深的湖》中,当我们看到王蒙在谆谆告诫那些小伙子不要轻易地针砭生活的凡庸,不要轻易地怨天尤人、指东道西的时候,就或许会生成这样的疑问:何以说小伙子们都是轻易的针砭时弊(八十年代的青年相比五十年代的青年头脑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即便是轻易地、但假如都是真诚的,又有什么不可?而重建真诚,我想应该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人格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在这里与其呼唤真诚,谈论真诚,不如通过批判显示真诚。真诚本身就是一种目的。  事情常常是这样。如果说轻易的但却是真诚的针砭时弊在中国有时并不一定就能取得良好的批判效果的话,就此放弃这种针砭,也同样更不一定有利于时弊的消除,有时甚至一点效果、一点生机都不会有。换句话说,在思想启蒙、文化反思、社会弊端的揭示还没有深入人心的时候,这个时候埋头于一些实际的、有用的工作,就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中国文化在现阶段最深刻的危机并不是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而恰恰是太注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致经常陷入一种反思、忏悔、纠正错误这一恶性循环之中,我们似乎不应忘记:一种文化的最深刻的希望在于任何一种批判和针砭(哪怕是轻易的)都不会引起这个文化的负面作用;同样,一个文化最大悲哀,则莫过于一种稍为激烈的批判,哪怕是一句牢骚,都会引起一片熙熙攘攘的纷争。  实际上,事情的关节点并不在于王蒙所说的“轻易地针砭时弊”,而在于中国知识分子的针砭时弊和批判是停留在理论和否定他人的层次上,因此这种针砭总是显得十分轻松,既轻松,当然就会“轻易地”。比如,当我们简单地嘲笑《活动变人形》中的倪吾诚一方面盲目崇拜西方式的人生,一方面又无法改变自己东方式的传统婚姻的时候,我们的嘲笑和批判就很可能与倪吾诚在一个层面上。这就像倪吾诚一方面在痛心地批判别人“难得糊涂”,而自己最后终于也在向学生宣传“难得糊涂”一样,批判就成为一个怪圈。也即批判者自身的状况已经构成了对这种批判的批判。  这同样显示出中国知识分子在批判问题上的弊端:不用说死亡与牺牲,即使这种倪吾诚式的传统婚姻解体的代价也不愿付出,因此中国知识分子把批判整个儿搞颠倒了:批判者在批判中不是痛苦的、绝望的,反倒是轻松的、戏谑的,批判完了,一切便都完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围城》,独特的文学现象情理相厄的"上帝之言"理念大于形式
理智大于感情局部大于整体拉郎配式的意象强合
自伤其类的比喻《围城》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小说钱钟书能够与鲁迅比肩?
文人和大众的虚假和解煽情主义的话语策略行走在苦难和甜蜜之间
民族话语和道德话语"人格结构"与"忧患意识"与国家的和解--一个王朝的背影
家园景象和母亲话语当代散文的细小命运王蒙迷雾
权威意识与忠诚信念(上)权威意识与忠诚信念(下)在世故中把玩“批判”(上)
在世故中把玩“批判”(下)旧瓶纳新酒:王蒙式创新(上)旧瓶纳新酒:王蒙式创新(下)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