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向权威发难、颠覆文学——十作家批判(一)   》 权威意识与忠诚信念(下)      朱大可 Zhu Dake

  中国知识分子很容易产生希望,正如中国农民很容易因为有口饭吃(现在是有口肉吃)就感到满足一样,并不一是件值得讴歌的事。严格说来,廉价希望的产生是一种尚未断奶的孩童的心理。因此钟亦成式的知识分子也会因为被平了反而这样感叹:“二十多年的学费没有白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也都深沉得多,老练得多,无可估量地成熟和聪明得多了。”显然,钟亦成对党的未来是充满信念的。这种信念单独看来并无什么不可,问题在于这种信念是源于党过去太稚嫩,而现在已经成熟。它传达的另一种信息便是我们党不会再出现失误。但是王蒙在进一步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这么乐观这一点上却显得力不从心,与其说王蒙和他笔下的钟亦成是在坚信党会纠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不如说是他们在祝愿党在一早上就恢复她健康的肌体。  因此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钟亦成式的忠诚和信念是否能有效地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党的自身肌体的深刻变革,以适应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问题显然不简单地在于中国知识分子对党、对理想和事业的忠诚信念以及献身的热情——正如理想和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支柱一样,每一个个体的人,也无时不在寻求信念和理想得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单单就此而言,我们甚至可以放弃历史的评论,理解诸如梁晓声笔下那帮知青轰轰烈烈在北大荒的献身运动,也进而可以理解张承志的“恋父情绪”和部分寻根派作家对土地的眷念。  在人总得信念着什么这一点上,我们甚至可以理解古代人对神和图腾的崇拜,中世纪人对上帝和基督的虔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皇帝的愚忠,这种在抽象的意义上关于信念的评价,我们暂时显然应该放弃。因为我们不但缺乏形而上思辨的传统,而且也缺乏审美评价的传统。我们常常以情感评价替代理性反思,因此在理性评价有待于深入的时候,情感评价反倒是有害的。梁晓声的《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今夜有暴风雪》便是鲜明的一例。  就其根本来说,梁晓声是着重于情感性地评价了中国当代历史上的知青运动。他关注知青人们献身在北大荒、以及征服沼泽地中迸发出的惊人的勇敢、自信和力量,相比较“伤痕文学”那过于直露的功利的历史评价,前者无疑更容易激起人们对那段几乎每人都有过的历史的一种情感性眷念。甚至我们的“价值”就体现在这种眷念之中。但是我们何以要从应该否定的历史中去发现“价值”本身,这已经显示出我们不能忍受真正痛苦的孱弱性。对“文化大革命”和“知青运动”的审视如果是理性的和历史的,那就必然应该是痛苦的。只有经过这种痛苦,其情感性的眷念才是有益无害的。可惜“伤痕文学”在肉体戕害的意义才刚刚开始对历史的评价,并且这种评价还没有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次,梁晓声的知青文学便以一种相反的价值取向取而代之——想想家家户户在电视机旁为《今夜有暴风雪》中的裴晓云抹眼泪的时候,我就不自禁地有些耽心人们是否能从这种同情中醒悟过来、而对之采取一种批评的眼光。联想到张抗抗笔下的岑岑对可望不可即的“北极光”投注于一种审美的憧憬时,我同样耽心她是否有一天会理解“信念,不仅仅是信念着,而且还包含信念什么”。当目的成为和一个不确定性存在的时候,作为过程的献身便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和欺骗性。  裴晓云和岑岑显然就是这种被欺骗的产物。一旦她们有一天醒悟到这种欺骗,她们便仍然会以一种情感态度对待过去的追求的事物,因此她们就难免不会成为刘索拉和王朔笔下的李鸣、莉莉和吴迪,以一种嘲弄一切的态度把玩自己。而且,一旦有一天她们又重新发现了“北极光”,比如说发现了天堂和北极光原来不在中国,她们便有可能重新投入当年裴晓云和岑岑的热情与代价为国献身。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深刻的悲剧性循环。  这样看来,王蒙式的忠诚就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不太被我们所察觉的文化积淀。在这种积淀中,理想、信念与我们每个个体的关系就永远是一种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于是,“不管母亲有什么错,母亲毕竟是母亲”就成了一条通理。当血缘性关系渗透在社会与个人的原本应该是理性的关系之中时,一个被宽容了的母亲便永远会被宽容下去,而是否称职这个问题便永远属于了儿子。  不过,这种血缘性关系在王蒙这里应该说还有些特别。王蒙的忠诚还不像更年轻一代的知识青年们那样纯真和充满血气,毋宁说王蒙的忠诚是全方位的。他忠诚党,也忠诚于人民,在党和人民之间,他所起的应该说是类似张思远那样的“桥梁”作用。或者说,他尽量在起着这种“桥梁”性的作用。当他忠于人民时,他无疑便成为普通群众的一份子老张头,同时会深深地眷念和回忆起青春年华和热情,从心底里涌起一股巨大的搏击风浪的冲动(缪可言);当他忠于党时,他又会成为《悠悠寸草心》里的“老理发师”,充分地理解和体谅我们党探索现代化进程的艰巨性,而不是简单地发牢骚。因为,“一个丢失了公民责任感的人的牢骚,究竟值几分钱呢?”(《蝴蝶》)  王蒙确实成熟了。这种成熟一方面标明了王蒙开始意识到“切切实实”地为人民的事业做一些实际工作的必要性,比单纯的牢骚不知强多少倍,另一方面又透示着今天的王蒙在沉重的现实面前的一种无可奈何,是在这种无可奈何之下隐隐地潜藏着“生存着是重要的”文化意识和“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对现实的默认。桥梁作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平衡,平衡又往往会产生力的抵消。特别是,作为一个富有良知的文学家和作为一个有政治家的强烈责任感的作家之间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平衡和调解在这里便是一种缓冲,其结局往往是什么事也做不成。在当前中国政治体制发生深层变革并且对立的因素越来越明显的时候,这种“平衡”和“沟通”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恐怕是自以为很有经验的王蒙始料不及的,并且将直接在另一个层面上影响王蒙对社会的批判。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围城》,独特的文学现象情理相厄的"上帝之言"理念大于形式
理智大于感情局部大于整体拉郎配式的意象强合
自伤其类的比喻《围城》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小说钱钟书能够与鲁迅比肩?
文人和大众的虚假和解煽情主义的话语策略行走在苦难和甜蜜之间
民族话语和道德话语"人格结构"与"忧患意识"与国家的和解--一个王朝的背影
家园景象和母亲话语当代散文的细小命运王蒙迷雾
权威意识与忠诚信念(上)权威意识与忠诚信念(下)在世故中把玩“批判”(上)
在世故中把玩“批判”(下)旧瓶纳新酒:王蒙式创新(上)旧瓶纳新酒:王蒙式创新(下)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