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虑了一下,说,没问题,但你得让我先回去睡一觉,我太困了。不过,在我要离开北京饭店前,我还是妥善处理好了这份工作,我经过仔细比较,选择了利用折射屏播放的三组图画中的一幅天坛特写图片,蔚蓝的天,鲜艳的天坛,庄严,肃穆又衬托出美丽的环境。我交代工作人员,就把这幅图片放在下午评估团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背景屏上。
临走,我又回过头来对他说,你再在那张图片上加上五个字:"北京欢迎您。"交代完这件事,技术人员三下两下就完成了操作。见他忙着,我就匆匆走了。我走的时候,还想等我回来后,再把这张照片处理一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创意和突破。其实后来我根本就没回来。不是不想回来,而是人一挨到床,就睡过去。等我从酸涩的睡眠中挣脱出来,浑身如散了架,几乎不能动弹,我勉强睁开眼,看了看窗外,让我吃惊的是,天都黑了。我赶紧爬起来,看了看表,一翻身,又躺下了。那个时间,新闻发布会早结束了。
后来,出乎我意料的是,那张晴朗天空下鲜艳的天坛图片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它把我们的主题、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态度完美地展示出来了。图片上那蔓蔓丝丝的白云,那如染如倾的蓝天,那画面之外的晴朗声音,那矗立已久的天坛,向全世界宣告,向所有热爱奥林匹克的人们宣告,向中国期盼已久的无数颗滚烫的心宣告:从今天开始,从这里开始,奥林匹克的太阳,将在这片勤劳富饶的土地上,将从这幅天坛的图片上--冉冉升起。
一个多月的辛勤努力,平均下来两天不到的一组PPT制作和一组陈述材料的梳理,加起来不过一两百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是我初入奥申委的最直观的感受。不过,那次评估会的陈述给评估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那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团长维尔布鲁根对着全世界的记者和媒体对北京申奥的准备工作给与了四点高度评价:
"第一,我想要强调一下北京奥申委的工作班子达到了非常高的专业水平。经过四天与奥申委紧张的会议,从评估团的角度讲,我们感到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北京奥申委工作的专业水平和陈述水平都非常高。同时,还包括他们对背景知识深入的了解等。他们这些专家对于各自专题表现出了十分熟练的专业程度。我们还就他们的陈述提出了一些问题,在所有的主题上都从他们那儿获得了一些澄清和进一步的解释。
第二,我想要说的是涉及到的环境问题。北京投资120多亿美元用于环境改善项目,其中36亿已经花出去。在"绿色奥运"的主题之下,也就是说,北京如果获得举办资格的话,他们制定了一些相应计划,进行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设项目。
第三,是中国政府和群众的支持。我想强调一下,北京的申办得到了非常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我们很高兴地说,我们自己的调查也证实了北京奥申委给我们提供的数字的确是正确的。
第四,我想强调的是体育比赛和赛事。北京奥申委提出了一个非常利于安排体育项目的构想。奥运会将会中国的体育发展、以及为北京人民的生活留下长久的遗产。"
从以上四点评估团对北京申奥准备工作的评价,我们就可以看出,从申奥一开始,北京,这个第二次向奥委会提出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就已经开始领先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