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类 权谋书   》 第20节:士可杀而不可辱(1)      刘向 Liu Xiang

  卷四
  士可杀而不可辱
  1. 士人不随便牺牲
  一个有勇气而在行动上又很果敢的士人,不去表现自己的操守、品行,而随便地冒死轻生,怎能不令人感到惋惜;士人应该为了维护仁义牺牲生命,仗着大节义理,而不选择牺牲的地点。所以才能身虽死而留名于后代,不是有勇气,做事果断,怎么能做到呢?
  2. 不问难易,勇敢去做
  子路说:“不能勤劳刻苦,不能安于贫穷,不能看轻死亡;而说这样的人能行仁义,我实在不敢相信。”
  以前楚国的申包胥站在秦庭下面,哭了七天七夜没有停止,楚国才能保存。不能勤劳刻苦,怎能做得到!
  曾子就连布衣袍,还不见得能穿得到,拿糟糠做食物,拿藜藿做羹汤,还不见得能吃得饱。只要跟他的理想原则不合,立刻辞官不做,不能安于贫穷,怎能做得到!
  比干快被处死的时候,由他的直言更表现出他的忠心,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更能表现出他的节操,不把生死看得很平淡,怎能做到这种地步!所以一个士人想要照他的理想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先要不问难易,然后才能勇敢地去做;要使自己成功成名,先要不计利害,然后才能有所成就。
  《诗经》上说:“那些人的后代,既硕大又笃实。”如果不是一个实实在在而又正直的君子,怎能做到这种地步?
  3. 士人的耻辱是失去自己
  王子比干牺牲自己来表示自己的忠诚,伯夷、叔齐牺牲自己来表示自己的廉洁,尾生牺牲自己来表示自己的守信用。这三个人是天下最通情达理的人,难道他们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他们认为一个人不重节义,不留名万世,是士人的耻辱,所以他们要牺牲自己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一个人既无地位又没有钱,并不是士人的耻辱。一个士人真正的耻辱,是天下推举忠诚的人,没有你的份;推举信义的人,没有你的份;推举廉洁的人也没有你的份。你如果有了忠、信、廉,将要留名于后代,和日月一样永远不朽,即使在不讲公理的时代,也不能污辱你。
  这并不是说一个人喜欢死而厌恶生,喜欢贫贱而厌恶富贵,实在是照道理行事,尊贵落到自己身上,士人也不推辞。孔子说:“富贵如果可追求,虽然做低贱的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能强求,还是照我的意愿去做。”这是圣人的操守。
  《诗经》上说:“我心不是石头,不可以随便转动;我心不是席子,不可以卷起。”这是说不要失去自己。一个人能不失去自己,然后才可以共患难,这就是君子所以超过别人的地方。
  4. 孔子不行礼
  楚国讨伐陈国,把陈国的西门给烧坏了,便派陈国投降的人去修理它。孔子经过那里不在车上行礼,子路说:“礼节规定,超过三个人就要下车行礼致敬,碰到两个人就在车上行礼;现在陈国修城门的人很多,老师为什么不在车上行礼?”孔子说:“我听说,国家亡了而自己还不知道,是不聪明;知道了而自己不去奋斗,是对国家不忠;尽忠而又不肯为国家牺牲,是不知廉耻;现在陈国修城门的人很多,而没有一个人做到上面这些,所以我不向他们行礼。”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节:前 言第2节:领袖之道(1)第3节:领袖之道(2)第4节:领袖之道(3)
第5节:领袖之道(4)第6节:领袖之道(5)第7节:领袖之道(6)第8节:领袖之道(7)
第9节:领袖之道(8)第10节:为官之道(1)第11节:为官之道(2)第12节:为官之道(3)
第13节:为官之道(4)第14节:为官之道(5)第15节:为人处世之本(1)第16节:为人处世之本(2)
第17节:为人处世之本(3)第18节:为人处世之本(4)第19节:为人处世之本(5)第20节:士可杀而不可辱(1)
第21节:士可杀而不可辱(2)第22节:士可杀而不可辱(3)第23节:士可杀而不可辱(4)第24节:士可杀而不可辱(5)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