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类 》 解讀中國巫文化時代占筮書:《易經》讀本 》
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臧守虎 Cang Shouhu
通觀初九、九二、九三爻辭,揭示了這樣一條規律:離傢越遠,離河越近,也就越是接近危險。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六四:從傢中出來,在護城河邊等待。
血,通"洫",護城河。穴,土屋。遠古時代的人類,沒有能力建造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居室。先民們最初的居住方式是穴居、巢居,後來纔逐漸發展到在房屋中居住,如《周易·係辭》中說:"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當然,這期間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況且,那些上棟下宇的宮室,衹有社會上層的人才有資格住,而一般人衹能穴居。另外,如前所述,周人生活的中心在黃河流域,那裏的黃土高坡很適合穴居,即便是現在,山西、陝西一帶的人們也是憑陵挖穴而居。考慮到這一點,大概周代的時候,穴居仍是大部分人的居住方式,因此爻辭有"出自穴"之語。
"需於血,出自穴"是說主人公汲取了前幾次的歷險教訓,不再像以前那樣跑到河邊,而是從傢中出來,在離傢較近、遠離危險的護城河邊等待客人,這樣無論客人來與不來,既不至於自己犯險,又能體現出對客人的歡迎之情,比較自然,合乎常規,正如《象》說"需於血,順以聽也"。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九五:在酒食旁邊等待,占問吉。
"需於酒食"是說在為客人準備的酒食旁等侯客人。不出傢門,在為客人準備的酒食旁靜待客人,可見定力之大,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耐不住性子冒然外出涉險,因此說"貞吉",《象》說"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上六:回到傢中,有不請而來的三位客人,小心謹慎地應付他們,最終吉。
速,請、召。敬,警惕,對……保持警覺。走出傢門去等待客人,等待的客人沒來;回到傢中卻發現來了三位不請自到的人。這頗有些離奇、滑稽的意味。爻辭以此比喻和說明: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行事,客觀結果和主觀願望往往是有差距的。遇到這種情況,小心謹慎地保持警覺,隨機應變,最終也是吉利的。
與前三爻相反,本卦後三爻從正面揭示出這樣的道理:在認識到危險的時候,要盡量遠離危險。做任何事情,時機不到的時候,要忍隱待時,不要盲目行動。萬一遇有不測情況發生,保持警覺,小心謹慎地應付,也能轉危為安。
《需》卦卦象的象徵意義,忍隱待時的主題,再加上九五爻中的"需於酒食"、本爻中的"不速之客",這幾個方面聯繫起來,很容易使我們想起《三國演義》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能很好地說明本卦的主題。
劉備雖有雄心大志,但在創業初期還沒有自己的地盤,有一段時間不得已依附於曹操。為避免曹操謀害,故意在自己的住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一天,曹操突然造訪,約劉備飲酒。劉備隨曹操來到一亭子,見亭中已備盤樽,盤置青梅,一樽煮酒。於是,二人對坐飲酒。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聚雨將至。此時曹操也將話題扯到天下形勢、人物評論上來,在將當時有名的人物一一評論後,曹操說那些人都算不上英雄,然後給"英雄"下了個定義:"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劉備問:"那麽,究竟誰算得上英雄?"曹操先用手指了一下劉備,然後又指了一下自己,說:"現在天下的英雄,衹有你與我!"劉備本想藉種菜以示自己胸無大志,但還是被曹操看透點破了,聽了曹操這話,吃了一驚,手中拿的湯匙筷子,不覺落到地下。好在劉備定力不錯,也還算機智,馬上定下神來,從容地低頭拾起筷子。當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藉口說:"嘿!沒想到打雷,嚇了我一跳!"將內心的驚恐,巧妙地掩飾過去了。
這個故事中,陰雲漠漠,聚雨將至的景象正是《需》卦卦象所象徵的意義;劉備暫時屈身依附曹操,而在後園種菜,為的正是忍隱待時;在這種形勢下,與曹操一起飲酒,豈不又是"需於酒食"?曹操不請而至,突然造訪,正是一位"不速之客";劉備被曹操說破心思,卻能藉雷聲巧妙地掩飾過去,不至於使曹操起疑心而加害自己,豈不就是"敬之終吉"?如此種種相似之處,甚至都使我們懷疑羅貫中就是受《需》卦的啓示而構思出"曹操煮酒論英雄"這樣一個藝術情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
|
|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 | 第2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2) | 第3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3) | 第4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4) | 第5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1) | 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 第7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3) | 第8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4) | 第9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1) | 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 第11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3) | 第12節:三《屯》:萬事開頭難(1) | 第13節:三《屯》:萬事開頭難(2) | 第14節:三《屯》:萬事開頭難(3) | 第15節:三《屯》:萬事開頭難(4) | 第16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 第17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 | 第18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1) | 第19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2) | 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 第21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1) | 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 第23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3) | 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