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瞭解日本文化物語的根源:傳說日本 》
第2節:推薦序 媽媽米亞(2)
茂呂美耶 Moro Miya
第2节:推荐序 妈妈米亚(2)
媽媽還曾經說過一個《浦島太郎》的故事:“從前有個叫做浦島太郎的漁夫,他很孝順,有好吃的東西都會留給父母親吃。如果釣到一條魚,他一定會讓父母先吃,吃剩下的尾巴或是魚肚自己纔吃。”“我可是愛吃魚頭和魚尾巴,會動的部位最好吃了。”爸爸提醒我們,如果要孝順他可別學浦島太郎。“有一天浦島太郎發現有一群小孩正在欺負一隻大海龜,於是把海龜救了下來。海龜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就要浦島太郎騎在它的背上到竜宮去玩。”“媽媽米亞,我也想養一隻烏龜。”這次輪到我撒嬌了。“人都養不活了還要養烏龜!”爸爸總是這樣說。每次我說要養狗或養貓,他都會說同樣的話,可是我們還是養了很多動物。
一個星期後,爸爸帶領着我們在院子裏挖了一個小池塘,幾塊石頭和淺淺的水,我們傢的動物又多了一隻烏龜。“烏龜是日本人的吉祥物,不像我們一說到烏龜就想到王八。”媽媽邊說邊拿出一隻雕刻非常精美的銅龜,腹部還刻着“秀則”兩個字。爸爸也常常提到當年他和媽媽來臺灣找工作時,遇到很多日本人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故事特別浪漫。
爸爸說他剛到臺灣時,戰敗的日本人開始分批撤離臺灣。這時候,他遇到了一名做田野調查的日本學者,也是一位藝術傢,名叫茅野正名,他對臺灣的少數民族圖騰、雕刻、器具和繪畫做了許多研究。他很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會畫圖的臺灣人來完成他的研究和記錄。爸爸答應他會繼續完成他的工作,於是他將所有繪畫工具和資料都留給了爸爸,返回日本去了。後來爸爸曾畫過一些臺灣的稀有鳥類像環頸雉、帝雉,多少都是受到這位藝術傢的影響。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推薦序 媽媽米亞(1) | 第2節:推薦序 媽媽米亞(2) | 第3節:推薦序 媽媽米亞(3) | 第4節:自序 日本的傳說(1) | 第5節:自序 日本的傳說(2) | 第6節:自序 日本的傳說(3) | 第7節:安達原鬼婆(福島縣)(1) | 第8節:安達原鬼婆(福島縣)(2) | 第9節:安達原鬼婆(福島縣)(3) | 第10節:役行者小角(奈良縣)(1) | 第11節:役行者小角(奈良縣)(2) | 第12節:八百比丘尼(福井縣)(1) | 第13節:八百比丘尼(福井縣)(2) | 第14節:八百比丘尼(福井縣)(3) | 第15節:八百比丘尼(福井縣)(4) | 第16節:八百比丘尼(福井縣)(5) | 第17節:KOROPOKKURU(北海道)(1) | 第18節:KOROPOKKURU(北海道)(2) | 第19節:KOROPOKKURU(北海道)(3) | 第20節:四𠔌怪談(東京都)(1) | 第21節:四𠔌怪談(東京都)(2) | 第22節:四𠔌怪談(東京都)(3) | 第23節:四𠔌怪談(東京都)(4) | 第24節:四𠔌怪談(東京都)(5)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