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了解日本文化物语的根源:传说日本 》
第2节:推荐序 妈妈米亚(2)
茂吕美耶 Moro Miya
第2节:推荐序 妈妈米亚(2)
妈妈还曾经说过一个《浦岛太郎》的故事:“从前有个叫做浦岛太郎的渔夫,他很孝顺,有好吃的东西都会留给父母亲吃。如果钓到一条鱼,他一定会让父母先吃,吃剩下的尾巴或是鱼肚自己才吃。”“我可是爱吃鱼头和鱼尾巴,会动的部位最好吃了。”爸爸提醒我们,如果要孝顺他可别学浦岛太郎。“有一天浦岛太郎发现有一群小孩正在欺负一只大海龟,于是把海龟救了下来。海龟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就要浦岛太郎骑在它的背上到龙宫去玩。”“妈妈米亚,我也想养一只乌龟。”这次轮到我撒娇了。“人都养不活了还要养乌龟!”爸爸总是这样说。每次我说要养狗或养猫,他都会说同样的话,可是我们还是养了很多动物。
一个星期后,爸爸带领着我们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小池塘,几块石头和浅浅的水,我们家的动物又多了一只乌龟。“乌龟是日本人的吉祥物,不像我们一说到乌龟就想到王八。”妈妈边说边拿出一只雕刻非常精美的铜龟,腹部还刻着“秀则”两个字。爸爸也常常提到当年他和妈妈来台湾找工作时,遇到很多日本人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故事特别浪漫。
爸爸说他刚到台湾时,战败的日本人开始分批撤离台湾。这时候,他遇到了一名做田野调查的日本学者,也是一位艺术家,名叫茅野正名,他对台湾的少数民族图腾、雕刻、器具和绘画做了许多研究。他很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会画图的台湾人来完成他的研究和记录。爸爸答应他会继续完成他的工作,于是他将所有绘画工具和资料都留给了爸爸,返回日本去了。后来爸爸曾画过一些台湾的稀有鸟类像环颈雉、帝雉,多少都是受到这位艺术家的影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第1节:推荐序 妈妈米亚(1) | 第2节:推荐序 妈妈米亚(2) | 第3节:推荐序 妈妈米亚(3) | 第4节:自序 日本的传说(1) | 第5节:自序 日本的传说(2) | 第6节:自序 日本的传说(3) | 第7节:安达原鬼婆(福岛县)(1) | 第8节:安达原鬼婆(福岛县)(2) | 第9节:安达原鬼婆(福岛县)(3) | 第10节:役行者小角(奈良县)(1) | 第11节:役行者小角(奈良县)(2) | 第12节:八百比丘尼(福井县)(1) | 第13节:八百比丘尼(福井县)(2) | 第14节:八百比丘尼(福井县)(3) | 第15节:八百比丘尼(福井县)(4) | 第16节:八百比丘尼(福井县)(5) | 第17节:KOROPOKKURU(北海道)(1) | 第18节:KOROPOKKURU(北海道)(2) | 第19节:KOROPOKKURU(北海道)(3) | 第20节:四谷怪谈(东京都)(1) | 第21节:四谷怪谈(东京都)(2) | 第22节:四谷怪谈(东京都)(3) | 第23节:四谷怪谈(东京都)(4) | 第24节:四谷怪谈(东京都)(5)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