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了解日本文化物语的根源:传说日本   》 第19节:KOROPOKKURU(北海道)(3)      Moro Miya

  秋天一到,成群结队的鲑鱼会逆流而上。果核俯拾即是,野生动物四处可见。食粮丰富,气候温和,漫长一段岁月,集团过着悠然自得的和平日子。
  某年,到下游狩猎的村人,惊慌失措地回来报告,说下游聚集一群身躯高大的男人。想必是追赶鲑鱼的人。这群魁梧的男人,正是阿伊努人。
  koropokkuru集团赶忙在丸山上建筑堡垒,并运上许多石头。刚准备完毕,全副武装的阿伊努集团即蜂拥而至。阿伊努人的武器是毒箭,但山上接二连三掉落石头,无法前进,只能暂且撤退。
  但是,koropokkuru料想敌人肯定会再度进行攻击,不敢疏忽,在丸山四周挖了许多壕沟,并打通可以逃往其他山岭的山路,又准备了充分的飞石。除了储存食粮,还得构思作战方式,更要加强守卫。
  翌年春天,阿伊努人果然又来了。不过,堡垒筑在断崖上,koropokkuru占优势,二度击败阿伊努人。
  如此,风平浪静过了数年。岂知第三次时,阿伊努人竟改变作战方式,从背后密林攻进。壕沟和飞石都无用武之地,“款冬叶下之神”逐一中箭倒地,一场短兵接战后,koropokkuru终于全部被歼灭
  明治时代至大正时代初期,日本学界发生一场“koropokkuru论战”,一方坚持koropokkuru是阿伊努人的先住民,另一方则唱反调。这场论战牵涉动物学、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各学界,最后以“koropokkuru并非实有其人”结论告终。但也因这场论战,让日本相关学界飞跃进步,也令“koropokkuru传说”播名天下。
  虽然学界专家找不出证据证明“款冬叶下之神”的存在,不过,koropokkuru却确实活在阿伊努人心中,也活在北海道的雨天款冬叶下及各种商店招牌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推荐序 妈妈米亚(1)第2节:推荐序 妈妈米亚(2)第3节:推荐序 妈妈米亚(3)
第4节:自序 日本的传说(1)第5节:自序 日本的传说(2)第6节:自序 日本的传说(3)
第7节:安达原鬼婆(福岛县)(1)第8节:安达原鬼婆(福岛县)(2)第9节:安达原鬼婆(福岛县)(3)
第10节:役行者小角(奈良县)(1)第11节:役行者小角(奈良县)(2)第12节:八百比丘尼(福井县)(1)
第13节:八百比丘尼(福井县)(2)第14节:八百比丘尼(福井县)(3)第15节:八百比丘尼(福井县)(4)
第16节:八百比丘尼(福井县)(5)第17节:KOROPOKKURU(北海道)(1)第18节:KOROPOKKURU(北海道)(2)
第19节:KOROPOKKURU(北海道)(3)第20节:四谷怪谈(东京都)(1)第21节:四谷怪谈(东京都)(2)
第22节:四谷怪谈(东京都)(3)第23节:四谷怪谈(东京都)(4)第24节:四谷怪谈(东京都)(5)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