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九雲記   》 第十九回 平秀突捲兵渡海 楊元帥奏凱還朝。      無名子 Mo Mingzi

  話說萬世業、孟國輝二將,引着軍馬,到了大柏樹下紮駐。
  復先到山前𠔌口,審見新路,驅兵突出。倭營將士,但聽歐道士之言,知有盤蛇𠔌前後之路,緊緊填塞把守,不知有柏樹𠔌口,通於盤蛇𠔌。衹將遊兵,令偏將阿利奇巡𠔌外看察。
  當下元帥大軍,一時搶出𠔌外,一齊嚮前。廖鋼飛馬當前,正迎着阿利奇。交馬衹兩合,從肚皮上,一槍搠着,把阿利奇投於馬下。後隊步軍,見馬軍先到贏了,一發都奔將殺去。萬世業掄起雙斧,一迷裏斲殺倭兵。背後孟國輝,又引着衆多刀斧手,一如斲瓜般飛。歐道士衹在𠔌後把守,不知明兵從那裏殺出來,大驚,不知所措,衹欲前來迎敵。萬世業、孟國輝兩將,揮動刀斧手,撞到陣中。歐道士見了不是頭,急的要作起妖法,口中念念有詞,衹見狂風忽起,就地上生起黑雲,暗暗罩住山頭,昏慘迷合𠔌口。正作用間,元帥在中軍隊中,見他倭陣中作起妖法,出馬直前,在馬上掣出寶劍在手,口中念念不過數句,大喝一聲道:“疾”,衹見四面狂風掃退浮雲,現出明朗朗一輪紅日。
  元帥揮進一旗,馬步三軍一時吶喊,衆將佐嚮前突擊,捨死拼殺。倭兵一夜懈怠之餘,兵出不意,莫敢抵敵。歐道士見作法不靈,敵兵衝突的急,自舞手中寶劍,拍馬領他皂甲軍殺過陣去。明陣衆軍一齊追趕,那皂甲軍未曾練習,衹變旗甲,又無大將總領,便同烏合,那裏能當得起明兵賈勇三倍,衹亂紛紛東西奔竄。歐道士單身逃命,奪路便走。
  元帥亦不追趕,並提督、先鋒、大隊三軍,都出了盤蛇𠔌,到山坡下平原廣野的處,結成寨柵,回軍將息,三軍解甲替歇。
  倭兵屢敗,無心戀戰,衹自退回泰安州,閉城自守。
  次日,元帥請了李提督計議道:“今也倭兵衹據泰安城池,為逃命巢穴的地。今乘取勝之機會,直取泰安,使他無所接住。
  倭將之擒,唾手可成了。”李尚好道:“他若閉城不出,圍城攻打,不可時日可期,無計可施。衹有誘他接戰,然後功可成呢。”元帥道:“提督之言是矣。”於是元帥自領大小將佐、馬步三軍,離了盤蛇𠔌口,前來泰安州城下,晝夜圍住攻打之計。
  且說平秀突,見明軍不知從何路脫出盤蛇𠔌,又殺了阿利奇,戮了遊兵三千,衹得退守城池,好生納悶,令又探馬報道:“明兵前來城下圍攻。”越發憂懼,親自上城看來,明軍黑壓,圍了三匝,鐵筒相似。平秀突衹令將亂箭射下,又多取亂石灰瓶放下,明兵不得近城。
  李尚好謂元帥道:“今觀倭兵動靜,不有守城持久之意,欲為出兵接戰之像。我兵迫城,難對陣。又若彼出其不意突出,不利於我,不如略退幾裏,建寨設柵,使彼出城對壘,次有良策了。”元帥聽是,即命退兵十餘裏,屯紮大軍;又分五千精騎,使廖鋼領之,為遊兵,巡城外接應了。
  且說倭將洛正,見明兵圍城數重,緊逼攻打,往見平秀突獻策道:“今明兵如是急逼,俺軍屢戰不利,幸喜城裏萏糧不患不多,莫如閉城固守。久則彼圍坡之兵必惰,乘其不意,富銳突出,無有不全勝。又乘其勝氣,掩聲廝殺,敵兵雖多,不足為慮呢。”平秀突道:“副總之言,雖然有理,俺兵萬裏渡海,孤城月暈,何可久耐?我自有計策。”忽有探馬報道:“明兵一時退去十五裏屯紮。”洛正又道:“此是明陣之誘我出城。退遠,又易懶惰。我則衹自固守,為上策了。”平秀突冷笑道:“副總何長他人之氣習,滅自己之威風。彼之退兵,不過是怕我冷箭,又怯我兵之不意突擊。何足多憂?”洛正更不他語,退謂將佐道:“都總不料時勢,易敵自恃,恐我不利。”且說平秀突,見洛正無言退去,自喜勝籌壓他,復與歐道士問了接戰之策。道士道:“明將妖法,貧道定然掃除。神兵之用,在於對戰,不在於守城。願總兵出城搦戰,貧道在後,另出神兵火箭火竜之法,燒滅明陣無遺片甲罷。”平秀突大喜,即出令箭一枝:“明日五更造飯,人馬飽吃。昧爽,大兵出城,與明軍相望對壘,自有破敵之策。”倭軍聽令,不敢怠慢。次日五更蓐食,黑早鳴鼓耀旗,火把齊明,一時出城,行了十多裏,平原處與明陣相對結寨,放箭,陣腳立營了。
  原來明元帥退兵設寨,地名方山,地勢平坦,靠山傍水,便於設陣。元帥見了平透突出城挑戰,在我彀中,於心大喜,當下排下九宮八卦陣勢,等候倭兵如何應接。
  衹見倭兵紛紛揮軍,分在左右,紮下營寨。平秀突自去中軍,竪起雲梯,看明陣排成齊整,還下云梯,冷笑道:“量他這個九宮八卦陣,誰不省得!他將此等陣勢,瞞人不過。俺卻將陣勢先驚他膽則個。”便令衆軍擂過三通盡鼓,竪起將臺,就臺上用兩把號旗招展,左右列成陣勢了,下將臺來,上馬令哨開陣,自到陣前,與元帥打話。
  那平秀突,怎生從新結束?戴了一頂三叉如意紫金冠,穿了一件蜀錦團花白銀鎧,足着四縫鷹嘴抹緑靴,腰係雙環竜角黃鞋帶,左懸金畫寶雕弓,右插銀嵌狼牙箭,拿一枝畫桿方天戟,騎一遠鐵腳棗騮馬。勒馬直到陣前,高聲叫道:“你擺九宮八卦陣待要瞞誰!你卻識得俺的陣麽?”元帥聽的平秀突要鬥陣法,便答應道:“軍行營寨,我自守陣,本非欲為瞞人者。你既擺陣,使我識得,這又何難?”便叫軍中竪起雲梯,上了梯觀望了。倭兵陣勢,三隊相連,左右相顧。元帥早已認得,自下云梯來,上馬出到陣前,挺鞭直指,喝道:“你這太乙三纔陣,何足為奇!”平秀突道:“你識吾陣勢,看俺變法,教你不認罷。”就勒馬入了中軍,再上將臺,把號旗招展,變成陣勢,再出陣門,橫戟叫道:“你又還認俺變陣麽?”元帥也不上中軍雲梯,直前答道:“這應是變出河圖四象陣。我明朝小兒們俱為知此陣法,你今誘什麽冒弄些兒?”平秀突搖着頭冷笑,再入陣中,上將臺把旗左招右展,又變成陣腳,復出陣來。元帥不待倭帥問明陣勢,笑道:“料你衹是變出循環八卦陣,不足為奇!”平秀突聽了,心中自忖道:“俺這幾個陣勢,都是秘傳來的。不期都被此人識破。”即變更入陣中,下馬上臺,復將號旗左右盤旋,變成個陣勢。四邊都無門路,內藏八八六十四隊兵馬。排列畢,復上戰馬,直到陣前,搠戟在手,高聲大叫:“再此變成的陣,便復認來麽?”元帥喝道:“你如井底蛙,衹知此等陣法,亦以為絶高麽!”平秀突聽了元帥不即說來陣勢,料知不識,假作壯談,便冷笑道:“你有不知了這陣時,輸俺一陣罷。”元帥呵呵大笑道:“兀那海島小蠻酋!你謂俺真個不識你的麽麽一個藏頭八陣圖法麽?這等陣圖,皆有傳授來歷。此四個陣,皆從一派傳派下來,並無足稀奇神變。先是太乙三纔,生出河洛四象,四象生出循環八卦,八卦生出八八六十四卦,已變為八陣圖。此是循還無比的。量這藏頭八陣圖法,瞞誰瞞的!瞞吾大明小兒,也瞞不過些兒呢!”平秀突先自心慌興沒,料道:“這廝小蠻種,都識此陣生生之勢,也非等閑人物了。”便強意高叫道:“你既然認了俺的陣法,你且排一個奇異的陣勢,瞞俺則個”元帥喝道:“衹我這九宮八卦陣,雖然淺薄,你敢打得來麽?”平秀突大笑道:“量此等小陣,有何難哉!你陣中休放冷箭,看俺打你小陣粉碎罷。”元帥應諾,無放冷箭。
  平秀突便傳將令,直教洛正、吉乎飛各撥三千軍,待俺打透陣勢,便來策應。傳令已罷,衆軍擂鼓。元帥已傳下令,教軍中整擂三通戰鼓,無放冷箭。門旗兩開,放他打陣的倭兵入來。平秀突帶了本部驍將十員,被甲馬軍五千,不從正面上來,轉右邊殺入陣內,後面的被弓箭手射住,止有一半軍馬入的去,其餘都回本陣去了。
  卻說平秀突走到陣裏,便奔中軍。衹見中間空虛,不見一人。平秀突知是中計,驚慌,面如土色,便教四邊亂打開舊路,斜刺裏要殺出陣,四面無路可出,正在危急。
  且說洛正、吉乎飛各引三千兵,衹等陣中勝敗,便來策應,卻不想不見動靜,情知平秀突在明陣垓心圍困不得出,又不敢殺過來。
  正在危疑的際,忽見楊元帥出到陣前,喝道:“你那平秀突已囚在我陣中,你們無頭敗軍之將,不降饒命,便待何時!”洛正躍了一騎,一條槍直前趲來。是時早有李尚好出馬,直取迎敵。二馬相交,軍器並舉,兩軍吶喊助勢。吉乎飛見兩將醛戰,不分勝敗,又挺槍出馬,飛奔殺來。明陣廖鋼掄起兩刃刀,出馬直取吉乎飛。四員虎將,一時交合。一往一來,一上一下,八條個臂膊縱橫,十六衹馬蹄撩亂。各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
  此時歐道士在吉乎飛背後,正欲作起妖法來,每被楊元帥喝住無靈,方擬急用火竜火虎、火槍火箭的法,元帥心裏想道:“倭陣中妖道必想作起妖法,我當先自預除,使彼作法自受其鋒。”掣出寶劍在手,嚮賊陣三指,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但見日危慘怛,旗腳飄搖。
  歐道士不知楊元帥預下法防,拿起鬆紋古劍扣了葫蘆,口中念詞,叫聲“急急如律令”,但見葫蘆中亂出無數的火竜、火虎、火箭、火槍,又有豺狼毒獸,戴着火焰,熱騰騰踴躍來,反為楊元帥正氣正法掃蕩,觸撞無路發作,衹在自渠陣頭墮落來。雖不奔突,撞之者燒焚死了。
  歐道士不但不能作起法來,見此光景,心中慌怯,撞條大路,望北而走。明陣萬世業舞刀直趕,歐道士措手不及,被萬世業一刀斲去。倒是萬世業用力太過,斲在歐道士馬頭上。歐道士跌倒在地,爬將起來,棄馬欲走。不想脅窩裏又撞出孟國輝,步軍齊上,把歐道士掀翻在肚皮下。歐道士欲藏身躲避,衆多刀斧手一時擁上,衹顧亂剁,斲為肉泥。可憐一個妖道,逆天助賊,頃刻化為灰兒了。
  那隊倭兵一時先自散亂逃奔,一軍大亂,撞倒了帥字旗,自相踐踏。吉乎飛情知不濟撥回馬,望山背後走了。廖鋼一直追趕。洛正見了吉乎飛輸了直走,又自賣下破綻,此軍回陣,倭兵已自散亂,無奈奪路自走。元帥催兵一齊掩殺,倭兵大敗奔走。李尚好、廖鋼追趕三十裏乃止,奪取泰安州。倭兵被殺,多至二萬六千餘級。奪得戰馬五千餘匹。旗幡劍戟,棄滿原野,所得不知其數。又獲了許多輜糧。
  此時平秀突命該不死,乘他明軍追趕洛正、吉乎飛,那九宮八卦陣小有罅隙,平秀突四面衝突,捨死脫圍而走出。元帥也不追趕,即率大軍,收復泰安州。入城,一面出榜安撫百姓,一百申奏朝廷,以萬世業、孟國輝之殺得歐道士為頭功。
  且說平秀突當下脫得圍陣,衹望着洛正等走路。走得六七十裏外,方纔的喘息定了。考點大小將佐,楚明玉又被亂軍所殺,其它殺傷三萬餘人,戰馬萬餘匹。平秀突大為傷痛,不覺發聲痛哭道:“我自小少習學陣法,頗知玄妙。出兵臨陣,未嘗敗北。不料今日為這個小蠻種,如是狼狽!以何面目,回到國中!”欲拔佩刀自刎。
  吉乎飛大驚,手執刀刃,輓解慰過道:“勝敗兵傢之常。雖然今日為這廝所不利,豈無他日取勝之道?總兵鬍至此短見自傷了。”洛正又道:“總是我們兵出無史。明國之元帥,雖是頭上生發未燥,能識陣勢,用兵有道。莫如捲兵姑還,更待另選將佐,練習精勇之師,再來復雪,未為晚了。”吉乎飛道:“副總兵之言很是。俺軍渡海來時,精兵三十萬,戰馬十萬匹,牙將三百員,糧草可支十年。今不過數朔,死降之兵過半,戰馬疲劣,萏糧垂乏。今可乘夜回兵,潛師渡海,更待機會,再圖出兵,此時明國江山可以直取。今若遲延,又值隆鼕,士馬凍餒,悔無及矣。”平秀突無言可答,衹自閉口尋思。洛正、吉乎飛兩將,三回五次說了還兵之策。平秀突無奈,衹從兩人之言。是夜月黑風高,二更左側,平秀突捲起敗殘餘兵,初次冉冉退後,及後遠遁,相繼逃奔。至於天明,遠出六七十裏之外。且不言倭委之撤去。
  楊元帥既得全勝,先已申報捷書,又議明天進取擒倭之策。
  正商榷間,小校報奏道:“倭兵昨夜二更天全數退遁,不知去嚮了。”元帥躬率將佐,登高張望,那裏有個倭兵?知是兵敗遠遁。元帥大喜,一壁廂大吹大擂,大犒三軍。飛馬探知,倭兵渡海。大軍盡入泰安州,傳下軍令,所獲糧草,盡錄簿上,出付泰安、濟南兩洲為需用。劍戟旗幡,各賜所獲之軍。從前投降之兵,復還産業。各調官兵所獲,戰馬留給被傷者,其餘盡數付給凱還之兵,以為還朝上簿。分撥畢,就此出榜,招撫遠近百姓。然後申奏唱凱還朝之狀。
  話分兩頭。濟南督撫江有古、太守程瑞麟、泰安州府尹寇繼俊,俱詣元帥參見慶賀,鹹稱:“元帥威武,兇醜敗遁。今將大功,不日凱還,實國傢洪福。元帥威功,可以刻石頌德呢。”元帥謙讓道:“總是天子威德。”於是寇繼俊大設宴筵,賞勞三日。
  大餐後,元帥傳下將令,收拾行隊,回到濟南。江督撫、程太守先自引路,回府迎接大軍。元帥此駐城外。太守又設大宴大犒,多日盡歡。
  然後元帥將諸將佐軍功勞各自上簿册,先為表奏朝廷,傳令班師回京。先鋒將廖鋼,先領先鋒部伍起程。然後元帥自率大軍為中軍,李尚好又作後軍,一如出兵時隊伍,離了濟南,陸續登程進發。正是:收軍鑼響千山靜,得勝旗開十裏紅。
  按下不題楊元帥在道凱還,天子一自楊少遊出師徵倭之後,安危在念,丙枕不寧。及至捷書連奏,倭兵屢敗,天子喜悅,日望賊醜剿滅,大兵凱還。一日,濟南督撫江有古、大元帥楊少遊各陳表文,申奏倭兵連次敗戮,斬首二萬六千級,所獲戰馬五千匹,糧草不計其數,倭兵一夜逃遁渡海,敗軍不滿其半。
  大隊徵倭之兵,不日奏凱還朝。先上功績、所獲簿錄登覽。
  天子一鑒大喜,當日登殿,受群臣朝賀。舞蹈揚塵,山呼萬歲畢,天子罷朝,入於內殿,奏太後道:“楊少遊剿戮倭兵,迸逐渡海。”太後大悅道:“楊少遊真是文武吉甫,國傢柱石之臣呢。”天子乘太後嘉楊元帥膚功許可之機,便奏道:“娘娘之教誠然矣。如此功績,在古昔罕有。當封王列土,以酬其功。待其凱還,先許鄭鄤已聘之婚,以安其心,便是娘娘大德呢。”太後笑道:“寡躬思一計策,使楊少遊安心,以完蘭陽之親事。陛下亦為之計策。”天子承教道:“娘娘之教,如合事體,敢不奉承。”太後不慌不忙,說出事來。
  未知所言何事,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西王母瑤池宴蟠桃 釋性真石橋戲明珠第二回 鹹寧縣性真投胎 衆鄰捨潘瞽說命
第三回 百花姑合席說功過 八仙娥同時降塵凡第四回 華陰閨女唱和楊柳詩 紫虛真人傳授陰符經
第五回 楊解元獨點花魁 桂蟾月自擬月姥第六回 假女冠鄭府彈琴韻 巧春娘妝閣喻弓影
第七回 說婚媾老司徒起怒 通關節大學士發誓第八回 楊少遊金榜擢狀元 鄭司徒花園迎嬌客
第九回 鄭瓊貝書齋賭棋 賈春雲綉閨詠鞋第十回 賈春雲為仙為鬼 鍬驚鴻乍陰乍陽
第十一回 金鑾直廬學士吹簫 蓬萊別殿宮娥請詩第十二回 秦宮娥掩泣隨黃門 楊學士陳情叩青鎖
第十三回 鄭司徒承旨賴婚 楊學士再疏下獄第十四回 日本國潛師犯青州 楊元帥練兵出濟南
第十五回 楊元帥擺開鵾鵬陣 倭總兵敗走泰安州第十六回 瀋裊煙捨劍訴真情 吉乎飛出兵說奇計
第十七回 廖先鋒誤陷盤蛇𠔌 楊元帥做夢白竜潭第十八回 白竜潭元帥破陰兵 洞庭湖竜王設宮樂
第十九回 平秀突捲兵渡海 楊元帥奏凱還朝。第二十回 蘭陽主微服拜佛 鄭小姐承旨入宮
第二十一回 鄭小姐賜爵英陽主 賈春雲續詠喜鵲詩第二十二回 賞三軍元帥辭封爵 歸花園春娘傳假音
第二十三回 兩公主一席合卺 雙親堂聯車入京第二十四回 英陽主諱名貶鄭氏 魏國公假病說鬼話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