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说是乾隆皇帝游江南,一日在一民间塾中与塾师闲谈,适逢午餐,吃的也是菠菜炒豆腐,皇帝的食前方丈中,当然不会有这种平民食物,尝个稀罕,自然觉得可口,也是问"此菜何名?"塾师卖弄文人巧思,说:"这叫翡翠烩玉板。"于是,这皇帝回宫后便也给御膳房出了难题。
不管这两则故事的真实性如何,菠菜炒豆腐的确可以称得起是又好吃又好看,营养价值高而经济价值低的下饭之物。每餐有此一盘,则所有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蛋白质、叶绿素、磷、铁、钙都可无缺了。只不过脂肪较少,对体胖欲减肥者正合适,普通人或许会觉得素淡了些,但这没关系,只要用大量猪油来炒,便浓腻香腴,毫无缺憾。
一般的习惯,北方人炒豆腐多是把豆腐切块先入锅用油煎透,就是变成"金镶白玉板"那种样子,然后再下各种配料;南方人吃豆腐喜嫩,多是先把配料等炒好,然后入豆腐烩煮,也便是烩玉板的形式。所以,锅塌豆腐那种把豆腐混合肉末,然后蘸面粉,在锅中用油煎成香脆的豆腐饼,切盘上桌的办法,也只是北方馆子里的拿手菜。
和豆腐同出一源的,北平的"老豆腐开锅"--也就是四川的豆花,都是点成了的豆腐不压去水分的软嫩豆腐坯子。这种吃豆腐坯子,南北各省并不普遍,但现在台北市却不视作稀奇。目前我们的吃倒真是四海一家了。
有豆腐之名而实在与豆无关的,如鸡鸭猪血等块呼之曰红豆腐(炒红白豆腐,倒是豆腐炒血块),杏仁豆腐是杏仁霜太白粉合成,冷营养豆腐是洋菜番薯粉合成。还有四川的魔芋豆腐,也只是形似而实非。
豆腐不但在烹调上可以百配百宜,在调味上也咸、甜、辛辣无所不可。冰糖炖豆腐可以当点心,白糖芝麻酱凉拌豆腐也不难吃。只是"吃豆腐"和"吃醋"却绝不相配,试问可有谁吃过醋烹豆腐来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