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這個世界會好嗎   》 陳獨秀、李大釗和我(2)      梁漱溟 Liang Shuming

  梁:沒有什麽不好。不過當時在北京大學,有舊派,有新派。陳獨秀、鬍適、李大釗都算是新派,還有那個魯迅,不過他不是北大教授,是教育部的人,在北京大學兼一點課,教有幾個鐘點,就是講《中國小說史》,跟北大的關係不深,可是他也是屬於那個新青年派,新青年裏頭陳獨秀、鬍適、李大釗,還有一個陶孟和。
  艾:這麽說您跟新青年派的人關係不太近,您跟什麽人的關係非常接近,那個時候?
  梁:當時北大有新派有舊派。(艾:是。)學生出刊物,一個刊物叫《新潮》——潮流的潮,一個刊物叫《國故》——《國故》講中國舊學問,在學生裏頭有這麽兩派,背後都有教授支持。我是既沒有在新派,更參加不了舊派。因為舊派講中國舊學問啊,我沒有。畢竟那個時候,我是比他們都年輕,鬍適也長過我,不過長不多,大概長我一兩歲,李大釗大概長我三四歲。
  艾:鬍適比您大三歲了?
  梁:沒有大那麽多。
  艾:您是1893年,(梁:對。)那您出生的時候鬍適已經三歲,在臺灣臺東那邊他父親作縣長的時候。書裏也寫了,您是比這些人年輕一點了,鬍適、李大釗,當然魯迅、蔡元培都比您大很多了。這是您為什麽不跟新青年……這是您要離開北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您的年紀比較輕,不太容易跟各派的人……
  梁:我在北大是民國六年(1917年)進去,民國十三年(1924年)離開,首尾在北大有7年。我的記憶啊,蔡先生長我30歲,好像鬍適長我一歲的樣子。
  艾:我所研究的,他是1890生的,您是1893年生的,三歲的分別。第二章講您的家庭,您生的時候,那個時候鬍適已經幾歲了,毛主席那時候兩個月,(梁:毛主席跟我同年生,可是就是月份晚一點。)就是因為這個我記得很清楚是鬍適比您大三歲了。
  梁:陳獨秀大得多。
  艾:還有一位哲學係的楊先生,是毛主席的嶽父。(梁:對。)您就是在楊先生傢第一次跟毛主席見面的?
  梁:對,是那樣。
  艾:那您是與楊先生比較談得來的人嗎?
  梁:楊先生名字叫楊昌濟,號叫懷中。楊懷中先生,這個人是年紀大,比我們都大很多。他在北大,我們都是在哲學係,他是講《西洋倫理學》跟《西洋倫理思想史》。我們彼此都在哲學係了,同事了,可是歲數比我們大很多。他確實常常到我傢裏來,(艾:噢。)為什麽常常到我傢裏來?不是看我,是看我的一個哥哥。
  艾:噢,是這樣的,他是已經認識您的哥哥了?
  梁:對。
  艾:這就清楚了,我以為因為您是哲學係的人,所以常常在一起呢。
  梁:我的這個哥哥不是我的親哥哥。
  艾:哦,不是您的親哥哥。
  梁:是同族的哥哥。
  艾:那是表哥?
  梁:不是,同族,就是他也姓梁,我也姓梁。(艾:噢。)如果是表哥,他就不是姓梁的了。中國的說法,跟外國不一樣。(艾:是。)他也姓梁,他算是湖南人,現在我的桌子上正在寫一篇文章,就是湖南省要修省志——本省的歷史。省志裏頭有一篇叫作《人物志》,《人物志》裏頭有我這個一傢的老兄,在湖南是很有關係的一個大人物,而他呢,又曾經到北京來同我住在一起,所以現在湖南修省志要給他寫傳,傳就要我來寫,桌上正在寫。
  艾:因為楊先生湖南人這個關係?
  梁:底下說一下楊先生跟我這個老兄的關係。跟我老兄是怎麽一個關係呢?就是當北京光緒皇帝要變法維新——因為康梁的影響變法維新,就全國各省來說,響應北京的維新運動,第一個就是湖南,各省比較,是湖南。
  湖南的當政的人,主持湖南政權的人——從前就是各省的巡撫,有的省有總督,湖南跟湖北合起來一個總督,湖南本省就有巡撫,湖南有幾個有名的巡撫。在北京的維新運動的時候,就全國各省來說,最領先的維新運動,我這個老兄,他參加了湖南的維新運動,現在他們正在讓我寫的。比如舉例來說,那個時候受歐洲的影響,開頭中國人就叫做“講求洋務”,後來覺得“洋務”這個名字不好,“識時務者為俊傑”,要講“時務”,那麽在湖南首先設時務學堂,時務學堂的總教習就是梁啓超,我這個老兄就是幫助梁啓超搞時務學堂的。那個時候就要興新學,也要辦實業,辦實業就有個實業學堂,我這個老兄就主辦實業學堂,實業學堂裏頭是什麽呢?裏頭是工礦,就在全省裏頭設了有礦務局,有學務處,我這個老兄又參加學務處,又參加礦務局。
  而這個楊先生呢——就是楊昌濟、楊懷中先生,算我這個老兄的學生,管我這個老兄叫老師。因為當時要變法維新,一方面是要學歐美,所以派人出去到歐美留學,當然,如果就近到日本留學好像也比較方便,所以一時留日的人非常多。我這個老兄他就建議給省當局——給這個巡撫,我們派年紀輕的人出去學,不如派在國內已經有點知識學問的、有根底的人出去好,省當局——巡撫就贊成他這個意思。他就建議,本來不是各省都有考舉人,第一是考秀纔,秀纔……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作者簡介編輯推薦出版說明艾愷教授序:《這個世界會好嗎》
馬勇:梁漱溟晚年口述儒傢跟佛傢(1)儒傢跟佛傢(2)儒傢跟佛傢(3)
儒傢跟佛傢(4)為何我還樂觀人與人相處的問題情理與物理
什麽是戒、定、慧(1)什麽是戒、定、慧(2)我做記者的時候(1)我做記者的時候(2)
陳獨秀、李大釗和我(1)陳獨秀、李大釗和我(2)當代儒傢代表人物還有誰(1)當代儒傢代表人物還有誰(2)
熊十力和唯識美國人和臺灣問題毛主席這個人(1)毛主席這個人(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