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民國的才子佳人:現代作傢的婚戀與創作   》 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1)      王鳴劍 Wang Mingjian

一、“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1)
  冰心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縣橫嶺鄉。1900年10月5日生於福建福州隆普營(現名隆普巷)。冰心的祖父謝鑾恩,以教書為業。此照攝於1915年,當時他已81歲。祖父謝鑾恩(子修)以教書為業。父親謝葆璋(鏡如),是祖父的第三個兒子,17歲那年,因祖父的朋友嚴復回福州招海軍學生而“投筆從戎”,來到天津紫竹林的水師學堂做了一名駕駛生,後來成為了巡洋艦上的一名青年軍官,到過英、日等國。母親楊福慈,九歲時由祖父與外祖父作詩談文說定,19歲時與謝葆璋結婚,夫妻倆雖聚少離多卻感情甚篤。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任煙臺海軍軍官學校校長時的留影。冰心出生7個月後,隨父母離開福州來到上海。1903年至1904年間,謝葆璋奉命到山東煙臺去創辦海軍軍官學校,冰心隨之前往,住在東山北坡的海軍醫院。從醫院的廊上往東望,是一望無垠的大海。年幼的冰心沉浸於大海的遐想中,心靈得到了淨化。她在《我的童年》中這樣寫道:“從這一天起,大海就在我的思想感情上占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我常常心裏想着它,嘴裏談着它,筆下寫着它。”《山中雜記》,京華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頁。誠如冰心所說的那樣,在煙臺大海邊的童年記憶,成為她日後抒寫美好情感的源泉和永恆的主題。
  1908年,8歲的冰心(左)與大弟謝為涵與父親在煙臺合影。冰心從4歲時就跟隨舅舅楊子敬識字。7歲時就漫遊書海,新舊小說、報紙齊頭並進。10歲時,在表舅的指導下,係統學習經史典籍。到11歲時,她就嘗試寫作,背着大人偷偷地創作了一部介於《三國志》與《水滸傳》之間的白話小說《落草山英雄傳》,寫到第三回便覺得沒勁,改用《聊齋志異》的體裁,用文言又寫了一部《夢草齋志異》。1911年,煙臺海軍學校滿漢學生間積怨已久的矛盾爆發了,謝葆璋受到波及,被迫辭職。同年秋天,一傢人回到故鄉福州。歸途中,父親的同班同學黎元洪在武昌首舉義旗,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為了勞軍,11歲的冰心,把自己積攢下的十塊壓歲錢,送到《申報》館,獻給革命軍。報社發給她一張收條,上款寫有“幼女謝婉瑩君”。在福州,祖父書房成了冰心的精神樂園,她一有空就進去找書看。清代袁枚的筆記小說《子不語》、祖父的老友林紓(琴南)翻譯的法國名著《茶花女遺事》,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2年,冰心考取了坐落在福州城內花巷的福州女子師範學校預科,第一次離開慈祥的祖父和溫暖的傢,過上了正規的學校生活。當她在女師讀完三個學期時,中華民國成立了。海軍部長黃鐘瑛(贊侯)電邀謝葆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海軍部軍學司司長。於是,他們全家於1913年來到北京。到北京的第一年,冰心沒有正式讀書,而是待在傢裏看母親訂閱的《婦女雜志》、《小說月報》之類的雜志。冰心(左前)就讀於貝滿中齋時的留影。弟弟們放學回傢後,她就將自己閱讀過的小說中的故事,重新組合講給他們聽,並“寫過幾篇從無結局的文言長篇小說——其中我記得有一篇《女偵探》,一篇《自由花》,是一個女革命傢的故事。”《〈冰心全集〉自序》,楊裏昂主編《文學名人自述》,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頁。
  1914年的秋天,冰心進入北京貝滿女中(當時稱中齋)就讀。貝滿女中坐落在北京燈市口,是一所教會學校,所學內容,不僅有係統的科學知識,還有《聖經》等宗教課程。基督教的博愛思想,契合了冰心在傢裏感受到的愛的溫暖,促使她用“愛”的眼光去看待世間的人和事,這種“神愛世人”的觀念,1918年,冰心與母親楊福慈、三弟謝為楫在北京的留影。催生了的她“愛的哲學”,對她日後的人生觀和文學創作影響甚大。
  1918年秋,冰心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從貝滿女中畢業,為實現將來當一名醫生的夙願,她考入了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學習。冰心在協和女子大學預科一年級時,恰逢五四運動爆發,作為學校自治會的文書和北京女學界聯合會宣傳股的成員,她積極投身到愛國運動的行列中,上街宣傳,去大會旁聽,募捐,寫各種各樣反帝反封建的文章等。正是五四運動的時代思潮,促使了冰心走出家庭和教會學校的門檻,走嚮社會,開啓了文學的閘門,從而一改初衷,棄醫從文。誠如冰心自己所說,“五四運動的一聲驚雷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冰心:《從“五四”到“四五”》,卓如編《冰心全集》第七捲,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頁。1921年暑假,冰心從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畢業,轉入新組建的燕京大學文本科二年級,完全轉入她熱愛的文學領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蘇雪林:“精神貞操之重要,更在肉體之上”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1)
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2)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3)
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4)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2)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3)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4)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5)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6)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7)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8)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9)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0)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1)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2)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1)
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2)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3)
二、“愛在右,同情在左”(1)二、“愛在右,同情在左”(2)
二、“愛在右,同情在左”(3)三、“愛了一個人,即永久不改變”(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