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巧主婦的106個廚房秘笈:吃的藝術   》 第17節:豆腐的故事(1)      劉枋 Liu Fang

  豆腐的故事
  一
  由人體的必不可缺蛋白質,我們一再地談起吃蛋,可是,在過去,在我國的鄉間,在我們的貧民階層,吃蛋是被認為奢侈的。農傢縱有不少老母雞,每天生下不少蛋,可是不年不節,若非有高親貴友來臨,誰傢又捨得平白無故地炒雞子兒吃呢!
  但那些不經常吃蛋的人,並沒因缺乏蛋白質的營養而身體欠佳,原因何在?曰:吃豆腐!
  吃豆腐,在上海話可解釋作"占便宜",理由恐怕也是因為豆腐又白又嫩、好吃營養、價廉物美,吃豆腐是絶對占盡便宜也。
  這些無聊閑話少說,且正經地來談吃豆腐。
  北方人吃豆腐以不失豆腐原味為主,如小蔥拌豆腐、香椿拌豆腐、白菜熬豆腐、韭菜炒豆腐,都衹是略取配料之味,實際上完全以豆腐為主。江南的醬油麻油淋豆腐,也還在此範疇之內。四川的白水煮豆腐蘸"調味"來吃,表面上是真正吃豆腐,實質上調味又麻又辣(花椒粉與辣椒油),又鹹又甜(????、醬油與白糖),又香又辛(蔥末與薑末),再加上芝麻醬的濃膩,豆腐置身於此,絶對原味盡失了。
  家庭中考究一點的吃豆腐,如鮮菇肉片燒豆腐、什錦豆腐羹、肉末炒豆腐、雞哈豆腐、豆腐鑲肉、鼕筍香菇燒豆腐,都算高級的,至若紅燒黃魚、鯉魚裏面加豆腐,砂鍋魚頭裏面少不了豆腐,燉牛肉、燉豬肉也都可以用豆腐來燴,這卻是豆腐為賓了。
  豆腐十八配,大傢都如此承認。愛擡杠的人卻說:豆腐蘿蔔總擱不到一塊吧?可是事實上,在山東省運河邊上的人們,卻常吃蝦米蘿蔔片熬豆腐。又有人說,雞湯裏加豆腐,那真是不知貴賤,但是,有名的畏公豆腐卻是用最濃的純雞湯把豆腐煨透,棄湯而衹吃豆腐呢。
  若和一則故事裏的豆腐相比,畏公豆腐還不算最貴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鄉間文士,不知怎的竟得入和坤(亦說年羹堯)之府作西賓,這煊赫府第尊重老夫子,每餐當然盛饌,大魚大肉會把人吃膩了,一天,老夫子乃對一小碗看來頗似豆腐的菜羹加以贊美,表示:"這樣豆腐,無妨常弄碗吃吃。"後來見庖下殺雞無算,纔發現原來那是雞腦,乃咋舌:"作孽,作孽,再不要吃這樣貴的豆腐了。"
  二
  有把雞腦當豆腐的誤貴為賤,也還有把豆腐當做珠玉珍寶的,這故事有兩種不同的傳說。一說是西太後被八國聯軍逼出了北京城,逃難途中在農傢吃了菠菜炒豆腐,覺得新鮮有味,乃問:"這是什麽菜?"阿諛者答以:"是特別給老佛爺進貢的,叫做金鑲白玉板,紅嘴緑鸚鵡。"亂平返朝後,傳旨御膳房,要吃這個菜。這下子可難壞了禦廚師,鸚鵡鳥不難殺而烹之,可是金鑲玉又怎能煮得熟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關於吃蛋(1)第2節:關於吃蛋(2)第3節:關於吃蛋(3)第4節:元宵裏的丸子(1)
第5節:元宵裏的丸子(2)第6節:豬八戒第7節:膾不厭細第8節:煙熏
第9節:烤--火燎第10節:蝦的吃法(1)第11節:蝦的吃法(2)第12節:活魚三吃
第13節:所欲者魚第14節:燕窩種種第15節:且說魚翅(1)第16節:且說魚翅(2)
第17節:豆腐的故事(1)第18節:豆腐的故事(2)第19節:有餡的菜(1)第20節:有餡的菜(2)
第21節:素涼拌第22節:洋涼拌--沙拉(1)第23節:洋涼拌--沙拉(2)第24節:洋涼拌--沙拉(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