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类 權謀書   》 第17節:為人處世之本(3)      劉嚮 Liu Xiang

  在一件事還沒有發生之前就禁止它,叫做預;利用它已成熟的時機,叫做時;彼此觀摩對方的優點,叫做磨;能按部就班給予教育,叫做馴。事情已經發生之後再去禁止,就顯得格格不入;錯過求學的時間再去學習,雖然很用功,但已很難有成就;不加選擇地學習,將沒有成就;一個人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就會見識短淺。
  所以說需要有好的大學,在那寬闊的大道上,有那麽多的賢才,大傢互相問難,增進學問。
  10. 如切如磋
  周召公十九歲就正冠,加冠之後就做方伯諸侯。
  一個人在幼稚無知的時候,一定要拜師接受基礎教育,不然就無法立身全性。年幼的人一定知識淺薄,知識淺薄,行為就會超越常規,超越了常規,就不能保全自己。孟子說:人們都知道拿食物來充饑,但不知道拿學問來補拙,所以一個本性良好的人,一定要在學問上多用功,並且修養他的心性。
  現在的人如果都能磨練才幹,在精神上達到高超的境界,看萬物的彼此反應,明白道的要點,看清楚事物的始末,看清楚它廣大無邊的境地,徜佯在廣大的宇宙間,放蕩於塵俗之外,表現得不同流合污,超塵拔俗,這是聖人理想中的境界。
  可是近代以來的讀書人,卻不能閑居心思,彈琴讀書。回首從前,友愛和尊敬大夫,每天討論學問,辨明義理,作為一種自我娛樂,和世事疏遠,把利害分清楚,計劃得失,來觀察禍福,根據義來立定法度,以作為標準;把一件事情的先後弄清楚,死了有遺下的事業,生的時候有名譽;這都是人才能夠做到的,可是有的人卻沒有這種成就,他們衹會偷懶懈怠,由於太空閑的緣故,所以失去根本而無成就。
  至於學問,是成名立身的根本。儀表五官端正,而又會打扮就更好看;資質差不多,而有學問的就更聰明。所以磨刀石並不是金,但可以把金屬磨得更鋒利;詩書很多,並非就是我,但可以磨練我的意志。勤學好問的人,早起遲睡,更能增加知識,用來分辨事理,所以處世就能應付自如,立身就不致遭到危險。一個士人如想深明道理,瞭解一切,使他的美名能留到後代,如果不喜歡問詢,那就是砍斷智慧的根本而堵塞智慧的源流,這怎能立身於世?
  騏驥雖然跑得很快,不碰到伯樂,仍然沒有機會走千裏之路;幹將作為寶劍雖然很鋒利,要不是依賴人力它也不能自己砍斷東西;烏號作為弓雖算是良弓,如不經過輔正弓弩的器具加以校正,它也是無法自己輔正自己的;才華雖高,如果不讀書,仍不能獲得最高的成就。
  水積多了就成為河川,蛟竜就可以在裏面生存;土積多了就可成為山,豫樟木就能生存;學問纍積多了就能成聖,那麽自能獲得富貴尊顯。千金之價的狐皮,不是一隻狐狸皮拼成的;太廟的屋椽,不是一株樹木的枝幹做成的;先王的禮法,不是一個士人訂立的。所以說,求教於別人,是增進智慧的辦法,常常用腦思考,是促進智慧的方法。《中庸》說:“好問接近於智慧,力行接近於仁德,知恥接近於勇敢。”纍積小善而能成為大善的,恐怕衹有孔子吧!
  一個士人能回覆他本來的性情,盡到他的才智,親近賢能的人,嚮他請教,對自己的智和德有幫助;交朋友要註意情投意合,這樣彼此都能獲益。
  《詩經》上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這個意思。
  11. 被蒙住心靈的人
  開發土地,種植五穀,來供給生活和養老所需;精研金石,研製草藥來治病;每個人都知道建築房屋可以躲避風雨,建築臺榭以避免潮濕;回到傢裏知道怎樣孝敬雙親,出外做事,知道效忠領袖。在傢男女要有別,在外交朋友彼此要各守分際,這就是聖人的德教。讀書人接受它,並且把它傳下來,還用來教誨以後的人。
  現今那些世上的壞人,反而毀謗讀書人說:“要儒做什麽?”像這樣的人是輕視了根本。譬如吃飯穿衣,反而輕視耕織的人;自己坐在車船上,既平穩又舒適,反而看不起造車船的匠人;要靠釜甑煮飯,纔有飯吃,但卻瞧不起從事陶器工作的人;說這種話的人是違背了常情,蒙住了心靈。像這樣的人,親生骨肉也不會去親近他,有品德有學問的人也不會去愛他,這是夏、商、周三代所遺棄的人,人主對他也不會寬恕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前 言第2節:領袖之道(1)第3節:領袖之道(2)第4節:領袖之道(3)
第5節:領袖之道(4)第6節:領袖之道(5)第7節:領袖之道(6)第8節:領袖之道(7)
第9節:領袖之道(8)第10節:為官之道(1)第11節:為官之道(2)第12節:為官之道(3)
第13節:為官之道(4)第14節:為官之道(5)第15節:為人處世之本(1)第16節:為人處世之本(2)
第17節:為人處世之本(3)第18節:為人處世之本(4)第19節:為人處世之本(5)第20節:士可殺而不可辱(1)
第21節:士可殺而不可辱(2)第22節:士可殺而不可辱(3)第23節:士可殺而不可辱(4)第24節:士可殺而不可辱(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