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朱大可精华作品集:记忆的红皮书   》 灵玉的精神分析(1)      Zhu Dake

  一、 玉颜:从矿物学到美学
  玉是庞大而驳杂的家族,它的成员分布在汉语辞典的各个角落。狭义的玉,仅指矿物学范畴的玉石,包括角闪石(如和田玉和羊脂玉等)和辉石类(翡翠)两种,而广义的玉则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各类宝石。后者属于文化学范畴,在历史上喧嚣了数千年之久,构筑着华夏物质信仰的坚硬内核。
  在21世纪初叶的装饰豪华的珠宝铺里,只有和田玉、岫岩玉、南阳玉和翡翠等少数几种美玉,被陈列在玻璃柜台里,散射着孤寂而恒久的光芒。但在华夏历史的开端,出现过的玉料种类却多得令人吃惊。据今人杨伯达统计,《山海经》记载的玉产地共有149处,而《康熙字典》里的各种玉名则多达173种,这个庞大的玉石家族,与铜鼎(代表)和宝镜(代表)一起,构成了早期华夏器物神学的三大支柱。
  在五行学说的范畴里,出现了有关玉的身世的三种声音。孔子认为,玉是水的精华,因为它看起来仿佛是圣水凝结后的形态,而曹雪芹则认为玉是土石的精华,《红楼梦》的核心意象通灵宝玉,本来是一块女娲补天时的巨大弃石,由一名圣僧点化为小如扇坠的宝玉。第三种说法出自《太平广记》,说是周灵王的宠臣苌弘被杀死后,其血和尸体化成了碧玉。“水成说”、“石(土)成说”和“血成说”,正是玉的多重性表达,因为玉同时呈现为石、水和血的特性:像石头一样坚硬,像水一样晶莹,又像血一样流布着人的精气。
  玉的语义的复杂性,似乎也超越了其他所有的器物。玉暗示光洁、温润、坚固、永恒等一切玉器的物理属性,同时也隐喻美丽、年青、华贵、健康、道德纯净和灵魂的永生。玉的阐释开放性激励了阐释者,他们前赴后继,对玉所蕴含的各种语义进行深度开发,俨然一群思想矿工,快乐地寻找着它在神学、国家主义、伦理学和游戏方面的价值,从而改变了玉器的文化前景。
  二、巫玉:玉的上古神学
  玉是神自身,也是神的物化和神的载体,最终又是神所享用的物体(食物和玩具)等,玉的这种所指的丰富性,使它置身于器物谱系学的中心。
  《山海经》宣称,后世有道德的君子,只要随身佩戴那些硬玉,就能避凶获吉。这个简短的陈述,揭发了玉的核心价值:作为一种神器,它拥有奇妙的魔法力量,能够保护人不受灾祸和邪灵的伤害。黄帝所在的年代,华夏部落被巫师集团所主宰,黄帝是其中最强大的巫师。玉所具有的法力,令其成为巫师集团的首席武器,充当祭祀和统治的双重道具,它既是在祭坛上向神明传达资讯(祈求、愿望、赞美和怨气)的礼器,也是向民众昭示威权性的法器。这种双向(向上与向下)的征服,统一在神学的强大根基上。
  玉所拥有的魔法力量,在中国器物文化体系中是独一无二的。唐玄宗(685—762年)有件叫做“玉龙子”的玉器,虽长宽不足数寸,却温润精巧,为人间不可多得的宝贝。京城一旦爆发旱灾,他都要虔诚地向它祈求恩泽。而每次下雨时分,皇帝近观玉龙子,都能看见龙鳞及鬃毛的翕张。开元年间,京城一带发生大旱,皇帝又向玉龙子祈祷,但十多天后还是没有下雨,他就把玉龙子悄悄地扔进宫中的龙池,顷刻之间,云状的物体拔地而起,紧接着风雨大作。玉龙子显示了非凡的力量。 在玉跟皇帝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庇佑民众的秘密契约。
  跟传说中的神器完全不同,玉器的神性是被人的德行所深刻限定的:它不仅可以庇佑好人,也能致坏人于死地。玉器的这种道德审判能力,超出了世界上的所有物体。由于玉的诞生,流传在人间的神器,第一次具备了神祇的特征。唐肃宗年代发生过的一件奇案,足以显示这个独一无二的特征。
  以奸恶擅权著称的宦官李辅国,从皇帝那里得到了两枚做工精巧的玉辟邪,其香气百米以外就能闻到。有人不小心用衣服搽抹了玉辟邪,香味经年不褪,即使放在水里反复冲洗,也不能消褪。有一天李辅国正在梳洗,听见玉辟邪一枚发出大笑,另一枚则发出了悲号。太监惊骇得不知所措,就把它们砸碎后扔进厕所,从此时常听到厕所发出冤痛之声。不到一年,老太监就遭到一个潜入府邸的刺客的谋杀,他的头颅割下后,恰好被扔进了那座厕所的粪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花城出版社
洗脚之歌(1)洗脚之歌(2)洗脚之歌(3)洗脚之歌(4)
隐士的游戏面具(1)隐士的游戏面具(2)墙的精神分析(1)墙的精神分析(2)
墙的精神分析(3)迷津与线索(1)迷津与线索(2)迷津与线索(3)
迷津与线索(4)约伯之痛:我们无尽的哀歌(1)约伯之痛:我们无尽的哀歌(2)灵玉的精神分析(1)
灵玉的精神分析(2)灵玉的精神分析(3)灵玉的精神分析(4)灵玉的精神分析(5)
瘟疫、肺痨、萨斯:疾病美学三部曲(1)瘟疫、肺痨、萨斯:疾病美学三部曲(2)萨斯时代的口罩美学缅怀浪漫主义(1)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