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家类 》 權謀書 》
第13節:為官之道(4)
劉嚮 Liu Xiang
11. 為臣也有尊嚴
晏子陪侍齊景公,早晨很冷,要晏子送熱食來,晏子答道:“對不起,我不是管你飲食的臣子。”景公又說:“請送皮衣來。”晏子答道:“對不起,我不是管服裝的。”景公又說:“那麽你究竟替我做什麽呢?”
晏子答道:“我是國傢的大臣。”齊景公又問:“什麽叫做國傢的大臣?”答道:“所謂國傢的大臣,能治理國傢,辨別君臣之間的情份,讓它合情合理;製定百官的尊卑,讓它能恰到好處;寫成條例命令,可以傳布於四方。”從這以後,齊景公不敢不用應有的禮節去接見晏子。
12. 君王善於納諫
齊侯問晏子說:“一位忠臣要怎樣去效忠他的領袖?”晏子答道:“君王有危難時不隨便犧牲,君逃亡時也不送他。”齊侯說:“封給他一塊土地,給他一個名位;我有危難時不為我犧牲,我逃亡時也不送我,這能算是忠臣嗎?”晏子答道:“大臣講的話能被采用,一輩子也不會有危難,我為什麽要犧牲;出的謀略能被聽從,一輩子也不會逃亡外國,我還要送什麽。假如大臣的意見不被采用,君王有難而隨便陪他犧牲,這是無意義的死;勸告而不聽,逃亡時又去送他,這是欺騙的舉動。所以一位忠臣要能規勸君王的過失,而不能陪他一死了之。”
13. 晏子的清廉
晏子上朝的時候,坐的是破舊的車子,駕的是不馴良的劣馬,齊景公看到了,說:“唉!你的待遇太差了吧!為什麽你的車馬這樣呢!”晏子回答道:“靠你的賞賜,纔讓我的父母妻子和朋友們生活下去,我能夠吃得飽,穿得暖,有一部車馬代步,對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晏子走後,景公派梁丘據送給他一部車馬,晏子退回三次都不肯接受。景公不高興,趕快召回晏子,晏子來了,景公說:“你不肯接受車馬,我也不要車馬。”晏子答道:“你派我監督文武百官,我節省衣食,做齊國老百姓的榜樣,然而還怕自己太奢侈浪費了,而言行不符;如今好車好馬,你人主有了,我也有了,如果老百姓不講道義,衣食奢侈,而不檢點自己的行為,我無法去禁止他們。”於是就辭謝了好車好馬。
14. 晏子為相之道
齊景公喝酒,陳桓子在旁陪着,看到晏子來了就告訴景公說:“請罰晏子一杯酒。”景公問:“為什麽?”陳桓子答道:“晏子穿黑綢布的上衣,披麋鹿皮的皮衣,乘着破車,駕着劣馬來上朝,完全隱埋了你的賞賜。”景公說:“是的。”
斟酒的人就捧着酒杯送到晏子面前,說:“皇上要罰你的酒。”晏子問道:“為什麽?”陳桓子說:“皇上賜給你名位,來提高你的身份;賞賜百萬,使你傢變得富有;那些大臣的名位沒有比你更高的了,待遇也沒有再比你更優厚的;現在你穿着普通的布衣,披着麋鹿的皮子,乘着破車,駕着劣馬來上朝,你是有意要埋沒皇上的賞賜,所以要罰你喝酒。”
晏子離開自己的座位說:“是讓我喝了酒然後說呢,還是讓我說了後纔喝酒?”景公說:“說了以後纔喝酒。”晏子說:“你賜給我以名位,來提高我的身份,我晏嬰不敢接受你的名位,衹為奉行你的命令罷了;賞賜百萬來使我的傢變得富有,我也不敢接受這份財富,衹為表示你的賞賜罷了;我聽說古時的賢臣接受很優厚的賞賜而不能愛護他的國族,就該受懲罰,如占着職位,而又不能胜任他的工作,也應該受到懲罰;人主的內臣,大臣的父兄,假若有離開人主的身邊,流散在外的,這是我的過失;人主的外臣,一個盡忠職務的大臣,假若有流亡在四方的,是我的罪過;軍事裝備不充實,戰車沒有整修,這是我的罪過。至於像駕不體面的車馬來朝見人主,這不是我的罪過,況且我用人主的賞賜,我的父輩們都有車可乘,母係的戚友都不愁衣食,妻係的戚友都沒有挨凍受餓的;那些被國傢選拔的士人都要等待我的錢然後才能燒飯的有數百傢。這樣說來,我是埋沒了人主的賞賜呢?還是彰揚了人主的賞賜?”景公說:“好的,請替我罰桓子一杯酒。”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前 言 | 第2節:領袖之道(1) | 第3節:領袖之道(2) | 第4節:領袖之道(3) | 第5節:領袖之道(4) | 第6節:領袖之道(5) | 第7節:領袖之道(6) | 第8節:領袖之道(7) | 第9節:領袖之道(8) | 第10節:為官之道(1) | 第11節:為官之道(2) | 第12節:為官之道(3) | 第13節:為官之道(4) | 第14節:為官之道(5) | 第15節:為人處世之本(1) | 第16節:為人處世之本(2) | 第17節:為人處世之本(3) | 第18節:為人處世之本(4) | 第19節:為人處世之本(5) | 第20節:士可殺而不可辱(1) | 第21節:士可殺而不可辱(2) | 第22節:士可殺而不可辱(3) | 第23節:士可殺而不可辱(4) | 第24節:士可殺而不可辱(5)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