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类 权谋书   》 第11节:为官之道(2)      刘向 Liu Xiang

  商汤问:“为什么是人臣而又不把他看做大臣?”
  伊尹回答说:“人主不把他们当作大臣看待的有四种人:叔伯们是大臣,而不看作是臣子;兄弟们是大臣,而不能称他们为臣;先王的大臣,不能称他们为臣;有品德的人,不能称他们为臣。这很合乎情理。”
  3. 为官有重点
  商汤问伊尹说:“古时候为什么要设置三公、九卿、大夫、列士这些职务呢?”伊尹回答说:“设置三公用以参与帝王的事;设置九卿,用以参与三公的事;设置大夫,用来干预九卿的事;设置列士,用来参与大夫的事。所以参与中有参与,就是要把握一件事的重点;重点不失,内外就能一致。”
  4. 发现人才也是贤
  子贡问孔子说:“大臣当中哪一个最好?”孔子说:“我不清楚,以前齐国有鲍叔牙,郑国有子皮,他们都算是很贤能的人。”
  子贡说:“那么齐国没有管仲,郑国没有子产吗?”孔子说:“子贡,你仅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仅知道为国效力是贤,你有没有听说过为国推荐人才也算是贤?”子贡说:“推荐人才也算是贤?”孔子说:“是的,我听说鲍叔牙推荐管仲,子皮推荐子产,没有听说管仲、子产又推荐谁。”
  5. 宰相之才
  魏文侯将要设置宰相,把李克叫来问道:“我将要设置宰相,在季成子和翟黄两个人之间,我用哪一个比较好?”李克说:“我听说,职位低的人,不参与职位高的人的事,外面的人不参与里面人的事,疏远的人不参与亲近的人的事,我是一个与你关系又远,职位又低的人,不敢参加意见。”文侯说:“这是国家大事,希望你不要推辞。”李克说:“君王调查一个人的过去就知道了。有地位的时候要看他推荐什么人,有钱的时候要看他施舍什么人,贫贱的时候要看他不要什么,穷的时候要看他不做什么,从这里你就可以知道用人的标准了。”文侯说:“你可以走了,我的宰相人选决定了。”
  李克走了,经过翟黄那里,翟黄问道:“我听说魏文侯问你宰相人选,不知道谁可以做宰相?”李克回答说:“季成子可以做宰相。”翟黄不愉快地说:“翟黄对你很失望。”李克说:“你为什么忽然对我失望,我和你以君子相交,难道是想做大官?人主拿宰相的人选来问我,我说:‘有权位的时候要看他的作为,有钱的时候要看他的出手,贫贱的时候要看他不要什么,穷的时候要看他不做什么,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用人的准则。’由此可知季成子做宰相。”翟黄不高兴地说:“我翟触为什么不可以做宰相?防守西河是我,计事内史也是我;文侯想要进攻中山,我就推荐乐羊;要求得治臣,我就推荐你;为使他的儿子有师傅,我就推荐屈侯附。翟黄哪一点不如季成子?”李克说:“不如季成子,季成子吃采邑之米有千种之多,但十分之九用之于外,十分之一用之于内;所以东边得到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他所推荐的,是辅佐人主的师傅,你所推荐的,只具有人臣的才干。”翟黄忽然惭愧地说:“我冒昧了先生,回去再加磨炼、学习。”话还没有说完,左右的人报告说季成子已经做了宰相,于是翟黄默不作声,脸上现出惭愧的神色,有三个月不敢出门。
  6. 令尹的职务
  楚国令尹死的时候,齐景公遇到成公乾说:“令尹的遗缺由谁来担任?”成公乾回答说:“大概是给屈春吧!”齐景公生气地说:“国人以为由我来担任。”成公乾说:“你威望小,屈春威望高。子义获是很笨的人,你却和他做朋友。鸣鹤与刍狗也不聪明,你却欣赏他们。而屈春的朋友是鸱夷子和损颇,这两人的智慧都可以当做令尹了,他们却甘于服从屈春,所以说政权要归于屈春。”
  7. 举鉴之道
  田子方渡过西河去拜访翟黄,翟黄驾着装有华丽的车篷,并用黄金装饰马络头的车子来迎接他,大家坐在席子上。像这样四马拉的车子共有八十辆,子方远远望去以为是皇帝,道路很狭小,就下车去迎接他。翟黄看到是子方,也下车快走过去,自己投向他的下风,说:冒犯了。田子方说:“是你呀!我看到你,以为你是人君,现在你来到了,才知道你是人臣,你怎会这样呢?”翟黄答道:“这些都是皇帝赏赐给我的,累积了三十年才到这种地步。”子方说:“你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车?”翟黄答道:“以前西河没有太守,我推荐吴起,西河以外就安宁了;我推荐西门豹,而魏国也就不把赵国当作外患;酸枣没有县令,我推荐北门可,而魏国也就不担忧齐国的入侵;魏国想要进攻中山,我推荐乐羊,结果就攻下中山;魏国没有治国的大臣,我推荐李克,结果魏国大治。我推荐这五位大夫,名位和待遇都加倍提高,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节:前 言第2节:领袖之道(1)第3节:领袖之道(2)第4节:领袖之道(3)
第5节:领袖之道(4)第6节:领袖之道(5)第7节:领袖之道(6)第8节:领袖之道(7)
第9节:领袖之道(8)第10节:为官之道(1)第11节:为官之道(2)第12节:为官之道(3)
第13节:为官之道(4)第14节:为官之道(5)第15节:为人处世之本(1)第16节:为人处世之本(2)
第17节:为人处世之本(3)第18节:为人处世之本(4)第19节:为人处世之本(5)第20节:士可杀而不可辱(1)
第21节:士可杀而不可辱(2)第22节:士可杀而不可辱(3)第23节:士可杀而不可辱(4)第24节:士可杀而不可辱(5)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