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类 》 解讀中國巫文化時代占筮書:《易經》讀本 》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
臧守虎 Cang Shouhu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占筮書,同時也是一部凝結着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作者結合歷史解釋易經的原初本義,在還原歷史的真相中敘說哲理,在說理中聯繫當下,感悟人生,獲得啓發,將一本被譽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的《易經》,解讀得有根有據、興趣黯然而又淺顯易懂。本書特別適合大中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青年人閱讀,是作為《易經》入門的理想的入門讀物。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
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
《易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周易》的經文部分,又稱為古經。
讀《易經》,首先要瞭解《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瞭解《易經》的一些基本知識,然後才能得其門而入。
《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我想可以用以下三句話概括:
第一,《易經》在本質上是一部占筮書;
第二,《易經》在構成上是一部奇特的書;
第三,《易經》在實質上又是一部藴含人生經驗和啓迪人生智慧的書。
一《易經》在本質上是一部占筮書
《易經》從本質上說是一部占筮之書,屬於巫文化時代的産物。在中國社會的早期,由於生産力水平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於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就産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後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帝或者神支配着世界上的一切。當人們屢遭意外的天災人禍打擊後,就萌發出藉助於神意預知未來之事,從而達到趨利避害目的的想法。因此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易經》就是這樣一本在龜卜、占筮基礎上産生的書。並且在它産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仍用它進行占筮,為自己的行為提供指南。《左傳》《國語》中就記載了二十二個運用《易經》占筮的例子。例如,《左傳》中記載,齊棠公死,崔武子前往吊喪,看到齊棠公的遺孀美貌,想納為妾,但心中沒底,因此用《易經》占了一卦,遇到《睏》卦六三爻變,而成為《大過》卦。解卦的人據卦象的變化以及《睏》卦六三爻辭"睏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兇"斷定,此女人不吉利,不可娶。但崔武子不以為然,說:"一個寡婦能有什麽危害!即使有危害,也已經應驗在她前夫身上了。"最終還是納她為妾。直到現在,以《易經》進行占筮、預測吉兇者仍然大有人在。
二《易經》在構成上是一部奇特的書
不同於其他的古代文化典籍,《易經》又是一部奇書。它除了有文字以外,還有符號,是由卦畫符號係統和卦爻辭文字係統兩部分組成的。
先讓我們看一下卦畫符號係統。
符號係統中,最基本的是""、""兩個符號。這兩個符號是怎麽來的呢?古代占卜時,首先是在龜甲、牛肩胛骨上寫上要占卜的事情,然後在一定的位置上打上一些圓孔,再用火燒灼龜甲、牛肩胛骨。這樣,圓孔周圍就會爆裂出很多紋路,然後根據這些紋路走嚮來判斷吉、兇。中間沒有斷開的紋路記為"",後人稱為陽爻;中間斷開的紋路記為"",後人稱為陰爻。
時間一長,人們從裂紋中發現和總結出八個常見的組合,分別稱之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八個卦象相傳是伏羲整理而成,可見其歷史的久遠,後人稱這八個卦象為"經卦"。為了便於記住這八卦的符號,還編了一個順口溜:
乾三連,坤三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在八經卦的基礎上,後來又兩兩相互重疊,形成了六十四卦卦象,相傳這個工作是由周文王完成的,為了與八經卦相區別,後人稱六十四卦為"別卦"。
組成每一個別卦的二個經卦中,上面的經卦稱為"上卦"、"外卦"或者"上體",下面的經卦稱為"下卦"、"內卦"或者"下體"。六十四卦兩兩為對,共三十二對。例如,《乾》、《坤》為一對,《屯》、《蒙》為一對。每一對卦的卦畫不是顛倒,就是相反。例如,《屯》顛倒過來為,《需》(顛倒過來為《訟》,這是卦象相互顛倒。《乾》六爻全為陽爻,《坤》六爻全為陰爻;《頤》上下為陽爻、中間四爻為陰爻;《大過》上下二爻為陰爻,而中間四爻為陽爻。這是卦畫完全相反。《易經》六十四卦中,有二十八對卦象相互顛倒,有四對卦象相反。即除了《乾》與《坤》、《頤》與《大過》、《坎》與《離》、《中孚》與《小過》四對屬於卦象相反以外,其他二十八對卦卦象都是相互顛倒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
|
|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 | 第2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2) | 第3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3) | 第4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4) | 第5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1) | 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 第7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3) | 第8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4) | 第9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1) | 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 第11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3) | 第12節:三《屯》:萬事開頭難(1) | 第13節:三《屯》:萬事開頭難(2) | 第14節:三《屯》:萬事開頭難(3) | 第15節:三《屯》:萬事開頭難(4) | 第16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 第17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 | 第18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1) | 第19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2) | 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 第21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1) | 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 第23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3) | 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