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陌上花開 》
第1節:再版序·隔年見春(1)
安意如 An Yiru
民歌很少精雕細琢,卻猶如渾璞玉,自有天然之美,因直抒胸臆,語出肺腑,相較精雕細琢的文人詩,另有一種特殊魅力。讓我們回歸到漢魏,兩晉,六朝,盛唐。去觀望彼時的風月無限,嚮那些古人討一些情愛暖暖身。從《人生若衹如初見》《當時衹道是尋常》《思無邪》《陌上花開緩緩歸》直到《陌上花開》,衹有在安意如的傳述中,纔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古典與現代也是可以找到契合點的。本書在追尋古典詩詞的浪漫足跡,沉醉唯美愛情的曠世韻味。在歷史中遊歷,有如行走在薔薇園。你可看到那些華美的詩句,一如正放的花般鮮豔,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又要分辨那薔薇下的刺,不被歷史的滄桑人世的坎坷所刺傷刺痛。
第1節:再版序·隔年見春(1)
再版序·隔年見春
隔了一年的時間,我的出版人告訴我,版權已經交接完畢,你可以出一個修訂本了,在舊版已經闕如很久的情況下。這樣真好,大傢都有時間去消化一下。
從來不是一個特別積極的人,也不希望被人誤解為我是個高産者,天知道我有對文字多斤斤計較。從去年十月到現在,我的新書,真正敲定下來的衹有兩萬多字。總是一次一次地推翻已寫之事,覺得不是這樣的,它應該有更妥當更清澈的表達。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個偏執婦人,因着疑心,一心要糾出愛人的破綻,不依不饒的。這樣讓自己很纍。中間我一度睏頓無比,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索性遠走西藏。
我至今無法盡述在西藏的日子,對我産生怎樣微妙的影響,深意是無法即刻測知的。但我不能抑製自己的回憶,並常常沉浸其中。生活所能給予的暗示都細碎輕巧,如同柳底飛花。也許要等很久之後,在不經意間言及,你纔會瞭解當時不經意的一瞥有何深意。價值本身就是你和時間漸行漸遠時曾經相好的證明。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變得更明確,知道取捨。
猶記得清寒的凌晨,杳無人跡的廣場上,打一輛的士,那車燈衝破濃霧朝我刺過來,我被暴露在一束突如其來的光束裏。我一動不動像被釘在那裏,仿佛聽見周圍光和風發出裂帛的聲音。不知為何,我想起江南鄉下常見的青蝦,不知道為什麽它們被光照到就完全呆傻,一動不動地任人擺布。
"突如其來的人世,我們都是闖入者。"腦子裏忽然閃現這句不着邊際的話,仿佛這不是我生活的世界,我不知從哪個空間,一腳誤踏而來。那一刻我痛覺人身的渺小及卑微,人和青蝦有什麽分別--心驚膽戰的,心底,我們一樣懼怕這崢嶸的世間。
那段時間,遊走在很多地方,去荒涼的地方看盛大的雪山,去熱鬧的地方進幽靜的寺廟,和喇嘛交談,一起坐在大殿的門口,喝酥油茶。像一個長久以來就在的守門人一樣,觀察着那些蜂擁而至又遽然散卻的人群。
我見他們像蝴蝶,聞香而來,又振翅離去。已不再對他們有鄙薄,因我沒有資格,我自己也是過客。每一個人在這世間穿行而過,或急或緩,或輕或重,都有各自的前因。
每個地方,對人的意義都不一樣,各自所擁有的緣分也不一樣。這裏,對某些人來說是魂靈的棲息,註定的抵達,而對某些人來說衹是驚鴻一瞥後的津津樂道,還有一些人,他們連蝴蝶沾枝般輕歇亦不可,剛下飛機就得趕緊回去。他們的身體連停留在這裏亦不可。
在那裏一切都緩慢下來。思維,生活的節奏。沒有幹擾,人逐漸回到一種清冽的寂寞裏去,對着莽然江山,對着無垠天空,與自己對話。當人停止忙碌,揮別喧囂,告別偏見,和另一個自己會合,看似孤單的走嚮,思維會得以舒展,越來越明晰,內心也會因翻鬆而重現生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再版序·隔年見春(1) | 第2節:再版序·隔年見春(2) | 第3節:自序·薔薇記(1) | 第4節:自序·薔薇記(2) | 第5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1) | 第6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2) | 第7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3) | 第8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1) | 第9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2) | 第10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3) | 第11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4) | 第12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5) | 第13節:感君千金意,慚無傾城色(1) | 第14節:感君千金意,慚無傾城色(2) | 第15節:感君千金意,慚無傾城色(3) | 第16節:樂府三行(1) | 第17節:樂府三行(2) | 第18節:樂府三行(3) | 第19節:樂府三行(4) | 第20節:樂府三行(5) | 第21節:樂府三行(6) | 第22節:樂府三行(7) | 第23節: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1) | 第24節: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