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史 》 北史 》
北史
李延壽 Li Yanshou
李大師 Li Dashi
《北史》一百捲,其中本紀十二捲,列傳八十八捲。記述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齊(包括東魏)、周(包括西魏)、隋四個封建政權共二百三十三年的歷史。 《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但也參考了當時所見各種雜史,增補了不少材料。 總的來看,《北史》雖有內容偶呈蕪雜之弊,但畢竟體例完整、材料充實、文字簡練,在後代頗受重視,以致魏、齊、周三書唐以後皆殘缺不完,後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補足。作為研究北朝歷史的資料,《北史》與魏、齊、周、隋四書有互相補充的作用,不可偏廢。 《北史》上起北魏登國元年(386年),下迄隋義寧二年(618年),記北朝北魏、西魏、東魏、北周、北齊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應當指出的是,隋代的最初九年即開皇元年至開皇九年(581-589年)的歷史,可以作為北朝歷史看待;至於開皇九年隋滅陳統一全國以後的歷史,本是統一的封建皇朝的歷史,把這一段歷史看成北朝史而寫入《北史》是不恰當的。當然,也許是作者考慮到編纂上的睏難,不得不作這樣的安排,但我們今天來看待和敘述北朝史,則不應沿襲《北史》的這個做法。 《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壽撰寫這兩部書,本是為了“追終先志”,繼承父親李大師未竟的事業。李大師(570-628),字君威,隋唐之際人。他熟悉前代歷史,又長於評論當世人物,青年時代就産生了撰寫一部編年體南北朝史的志嚮。但他着手做這件工作時,已是唐朝武德初年了。不久,他因生活條件的變化,又曾一度中輟了這件事。當他再次獲得從事於此種撰述機會時,已是武德九年(626年),而他在貞觀二年(628年)就去世了。他在臨終之前,因“所撰未畢,以為沒齒之恨”。父親的事業和遺恨,深深地影響着李延壽,對他産生了一種感召的力量。李延壽,字遐齡,貞觀初年參與《隋書》編撰工作,從這時起,他就决心把南北朝史寫出來。以實現父親的遺願。李延壽用了十五、六年的時間搜集資料,而在貞觀十七年(643年)因參與修撰《五代史志》的工作,便得以廣泛閱讀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八朝正史,於是正式開始撰寫《南史》《北史》。除八朝正史外,李延壽還參考各種雜史一千餘捲,歷時十六年,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撰成《南史》、《北史》共一百八十捲。據說唐高宗還為《南史》、《北史》寫了一篇序,可惜這篇序文早已失傳。 《南史》、《北史》主要取材於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八書。李延壽撰寫“二史”的方法是對“八書”進行“抄錄”和“連綴”,並“鳩聚遺逸,以廣異聞”,“除其冗長,捃其菁華”。這是一個改寫、補充和刪節的過程,並非一般的抄錄可比。不過,李大師原來是打算“編年以備南北”,而李延壽卻以紀傳體撰成《南史》、《北史》,這是後者在“追終先志”過程中的一個變化,無礙於他們共同的目的和旨趣。瞭解了上面這些基本情況,對於怎樣讀《南史》《北史》的問題就比較好理解了。 把《南史》、《北史》作為一定意義上的“通史”來讀。 在二十五史中,《史記》是完全意義上的通史,而《南史》是通宋、齊、梁、陳四個皇朝的歷史,《北史》是通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六個皇朝的歷史,它們分別把南朝和北朝(包括隋朝)看作一個大的歷史階段,故可視為一定意義上的通史。李延壽說,他撰《南史》、《北史》,是“以擬司馬遷《史記》”,當然不衹是指采用紀傳體而言,也包含了“通”的思想和要求。正因為如此,唐代史學評論傢劉知幾在講到《南史》、《北史》時,把它們都歸於“《史記》之流”。這說明前人就很重視《南史》、《北史》在“通”的方面的特點。 把《南史》、《北史》作為一定意義上的通史來讀,一則有益於瞭解整個南朝和整個北朝歷史發展的脈絡,有助於我們從總體上去認識和思考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問題。再則,這也有益於我們瞭解作者分別把南北朝各朝歷史貫串一氣的歷史見解和撰述思想,並對前人批評它們“以傢為限斷不以代為限斷”的論點有恰當的認識。應當說,在以某一個皇朝的興衰存亡為斷限而著史的歷史環境下,李延壽能夠以數代之史為一史,“斷代為仍行通法”,無疑是個創造。 充分註意到《南史》、《北史》重視國傢統一的歷史思想。 李大師為什麽要寫南北朝史?李延壽是這樣講的:“大師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本國周悉,書別國並不能備,亦往往失實。”這種情況,從上面介紹的《宋書》、《南齊書》、《魏書》可以看得很清楚。而李大師所能見到的當時人的著作一定比這要多得多,因而感觸也會更深。李大師認為應當“改正”這種不正常的作史態度,所以纔打算“編年以備南北”,寫一部貫通南北朝的史書。從史學跟社會的關係來看,國傢的統一,必然要求産生與之相適的歷史著作、唐初,皇傢組織撰寫梁、陳、齊、周、隋五代史以及重修《晉書》,衹說“正統”和“僭偽”,不特別強調“華”、“夷”界限,衹有在統一的政治形勢下才能做到。這反映了隋唐統一後“天下一傢”的思想。李大師生活於隋唐之際,他提出“編年以備南北”的撰述計劃時,“五代史”尚未着手撰寫,重修《晉書》的工作還沒有提到日程上來,足見他重視國傢統一的歷史思想是十分可貴的_ 李延壽繼承了父親的這一歷史思想,在《南史》中取消了《索虜傳》,在《北史》裏也不再立《島夷傳》;於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歷史均立“本紀”;於宋、齊、梁、陳歷史亦均立“本紀”。從而擺脫了南北朝時期因政治分裂而造成的史學家的偏見和局限,大致擺平了南、北歷史的地位。這不僅反映了在國傢統一局面下“天下一傢”的政治要求,也反映了魏晉南北朝以來我國各民族大融合的歷史結局。我們讀《南史》、《北史》、不能不瞭解作者所處的歷史環境以及在這個歷史環境下所形成的撰述旨趣。 以“二史”同“八書”作比較。 “二史”出於“八書”,但又在許多方面不同於“八書”,除了上面講的兩點以外,還表現在: 第一,內容上有增刪之別。“二史”對於“八書”的增與刪,有利也有弊。其所刪部分,多是皇帝册文、詔令,大臣奏議、文章,從而使史文緊湊、醒目,可讀性強,這是利的方面。但是“二史”也刪去了“八書”中的一些重要史實。這是弊的方面。其所增部分,因多采自雜史中的預言和故事,因而加重了某些史事、人物的神秘色彩,這是弊的方面。但李延壽撰寫“二史”,參考的書籍比較多,因而增加了“八書”中原來所沒有的一些重要史料,擴大了某些人物傳記的篇幅,甚至還增寫了一些人物傳記。這是利的方面。可見,在增刪問題上,“二史”與“八書”各有得失,不能作簡單的看待。 第二,書法上有麯直之分。南北朝時期人們作史,因多所忌諱而形成麯筆者甚多。《南史》、《北史》對這些麯筆有不少改正。如魏收在北齊文宣帝高洋時撰《魏書》,凡事涉高洋父親高歡在東魏所作所為時,多麯為回護;《北史》對此大多據實直書,予以改正。《梁書》、《陳書》雖是姚思廉撰成於唐初,但因部分史稿係繼承其父姚察舊作,而姚察又多據梁、陳史官所錄,故麯筆也不少。如《梁書》對臨川王蕭宏大加褒美,稱贊他“性寬和篤厚”,“時稱其長者”;而《南史》則揭露他是個品行低劣、恣意聚斂、貪生怕死之徒。《南史》改正《陳書》麯筆之處更多,“使姦惡不能藏匿”。當然,“二史”亦並非完全沒有麯筆,但總的來看,在書法的麯直上“二史”是勝過“八書”的。 第三,文字上有繁簡之異。“八書”共五百三十七捲,“二史”衹有一百八十捲,僅占原書捲數三分之一。這是李延壽“刪落釀辭”、“敘事簡勁”的長處。《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稱贊《南史》、《北史》“敘事簡勁,比於南北正史,無繁冗、蕪穢之辭”,堪為“近世之佳史”,並認為陳壽之後,衹有李延壽可以與之相比擬。正因為如此,“二史”比“八書”流傳廣、影響大。北宋以前,“八書”中有的頗多散失,而“二史”卻完整地保存下來,就是最好的證明。 李延壽自序說他補充的史料很多出於當時的“雜史”,即所謂“小說短書”,故事性較強,且多口語材料,增補入傳,常常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更能反映當時真實情況。這類資料在南史的何佟之傳,北史的東魏孝靜帝紀、高昂傳、斛律金傳、李稚廉傳、尒朱榮傳中都可以發現。但因此也摻入了大量神鬼故事、謠言讖語、戲謔笑料,這又是它的嚴重缺點。總之,南北史就史料的豐富完整來說,不加八書,但也不乏勝過八書的地方。作為研究南北朝歷史的資料,可以和八書互相補充,而不可以偏廢。 《南史》、《北史》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以至於糟粕。如在歌頌帝王將相方面,在誣衊人民起義方面,在宣揚祥瑞災異、神怪荒誕之說方面,散布了許多封建主義思想和唯心主義歷史觀點。不僅“二史”如此,“八書”也如此,衹是形式和程度不盡相同罷了。這是我們在閱讀“八書”、“二史”時不能不註意的。 以“二史”與“八書”相比,不是說“二史”可以代替“八書”,或者相反,那都不是正確的態度。在“二史”與“八書”的關係的問題上,正確的看法應當是:(一)對於“二史”和“八書”撰述的歷史條件的不同,對於它們的作者在思想上的異趣,以及它們在材料運用上和表述形式上的區別,都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說明;(二)“二史”和“八書”在反映南北朝時期歷史面貌方面,在保存和傳播這一時期的歷史知識方面,各自都有貢獻,都有應當受到重視的理由和根據,我們不應在它們之間進行抑揚和褒貶; (三)對“二史”和“八書”作比較,目的在於總結和說明它們的特點和優點,以便更好地認識它們,運用它們所提供的而又確實經過我們鑒別的歷史知識為今天的社會實踐服務。讀“八書”、“二史”如此,讀其他史書也是如此。 關於南北史的補表補志有:周嘉猷:《南北史年表》。 周嘉猷:《南北史帝王世係表》。 周嘉猷:《南北朝世係表》。計收一百十余姓,各姓又接不同郡望分列,頗有用。 汪士鐸(1802—1889):《南北史補志》。存天文、地理、五行、禮儀,共十四捲。地理志以宋齊為一篇,梁陳為一篇,魏齊為一篇,周隋為一篇。宋以大明八年為準,魏以武定之世為準,皆仍《宋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之舊,參考價值不大。禮志依據紀傳諸志及《通典》等,而未註出處,唯五行志註明出處,徵引時須檢原書。 汪士鐸:《南北史補志未刊稿》。存輿服、樂律、刑法、職官、氏族、道釋,共十三捲,體例與天文志等相同。《廿五史補編》首次據稿本印行。徐崇:《補南北史藝文志》。分南史、北史、載記三篇,以見於南北史紀傳者為準。不見於南北史僅見於八書者入載記。《隋書·經籍志》未收者居十之六七。各條皆註明出處,便於利用。 徐文範:《東晉南北朝輿地表》。分年表、州郡表、郡縣沿革表三部分。年表自晉惠帝太安二年(303)起至隋煬帝大業四年(608)止,按年排列。以西晉末的二十一州為綱,每州下舉出當年變遷沿革,各朝重要年份舉出當時全疆域所統州郡名稱數目。州郡衰接二十一州次序,每州下依朝代舉出本州及所統郡的變遷。郡縣表按各州所統郡為次序,每郡及所統縣下又依朝代敘述變遷。南北朝皆有僑州郡縣,大抵多在淮南、淮西、沔北、漢東。徐氏註意考出實土所在,以免讀史者為空名所惑,故詳州郡之建置分合於郡縣之下,因而州郡表及郡縣沿革表有重複處。此書與周嘉猷世係表為讀南北朝史的兩部重要工具書。 宋書音義4(清洪亮吉)見南獻遺徵書目答問雲未刻 宋書考證4(清孫?)北平圖書館館刊第9捲第1-4期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251-472頁題宋書考論 宋書札記1(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473-482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425-433頁民國印本 宋書州郡志校勘記1(清成孺)南菁書院叢書六集本歷代地理匯編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册叢書集成第169册 申範1(清陳灃)菊坡精捨刊本古學匯刊本申宋書范晔傳之誣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483-498頁 宋書夷貊傳地理考證1(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 宋書補表4(清盛大士)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册據南京??裏國學圖書館寫本 補紀元表、諸侯王表、王子侯表、功臣侯表、外戚侯表、恩幸侯表六種 宋諸王世表1捲(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册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宋將相年表1捲(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册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宋方鎮年表1捲(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册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補宋書宗室世係表(近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册 補宋書刑法志1捲食貨志1(清郝懿行)嘉慶21年自刊本光緒10年刊郝氏遺書本 粵雅堂叢書二十九集本附刊鬍承珙校語(以下各本同)廣雅書局刊本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第3册 叢書集成第766、781册 補宋書藝文志1(清汪仁俊)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補宋書藝文志1(近人聶崇岐)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册據稿本 晉宋書故(清郝懿行)嘉慶21年自刊本郝氏遺書本粵雅堂叢書二十九集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孫: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499-519頁 補校宋書州郡志札記(楊守敬)楊守敬集第7册續群書拾補據金陵書局本,已見迻校者不錄 禹貢半月刊第6捲第7期 齊諸王世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册 齊將相大臣年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册 齊方鎮年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册 南齊書校勘記(清周星詒)上海文管會藏稿本 孫:南齊書校議(今人朱季海)中華書局1984年版,相當於中華點校本之校勘記 南齊書夷貊傳地理考證1(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520-523頁 補南齊書藝文志4(今人陳述)二十五史補編第3册據稿本 補南齊書經籍志(陳鴻儒等編)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433-459頁民國間?印本、抄本 梁書佚文1(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524頁 梁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461-469頁 毛本梁書校議(清陳灃)信古閣小叢書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525-530頁 梁書札記1(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531-541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459-461頁 補梁疆域志4(清洪齮孫)道光15年李兆洛刊本歷代地理志匯編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叢書集成第3080-82册 梁書夷貊傳地理考證(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補梁書藝文志1(清王仁俊)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梁諸王世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 梁將相大臣年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3册 陳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469-477頁 補陳疆域志(近人臧勵龢)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據稿本 陳州府職官備考1(清朱撰卿)1916年淮陽縣志附刻本 陳諸王世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 陳將相大臣年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册 南史佚文1(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542頁 讀南史記疑1(清王懋竑)讀書記疑捲8 南史存校1(清王懋竑)讀書記疑捲13 南史札記1(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543-557頁 宋齊梁陳方鎮年表4(近人吳廷燮)景杜堂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558-683頁 魏書校勘記1(清王先謙等)思賢講捨刊本廣雅書局刊本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叢書集成第168册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684-701頁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489-525頁 魏書札記1(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852-859頁 魏書宗室傳註12捲世係表2(近人羅振玉)1924年東方學會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702-832頁題傳註12捲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537-669頁民國印本 魏書宗室傳註校補1(近人羅振玉)貞鬆老人遺稿乙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833-851頁實册數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669-687頁 魏書鐵佛劉虎傳註(近人羅振玉) 魏書地形志校錄3(清溫曰鑒)道光16年拾香草堂刻巾箱本題作校異有附錄適園叢書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册據適園叢書本 讀魏書地形志隨筆1(清溫曰鑒)北京圖書館藏管廷芬輯花近樓叢書抄本 延昌地形志20(清張穆)傳抄本 稿本舊藏祁氏,後歸陳士可,僅存捲1-3司州及目錄1捲。各傢傳抄本多從何秋濤抄本轉錄。 北魏地形志札記(楊守敬)歷代輿地圖·北魏地形志圖,楊守敬集第7册郗志群校註〈續群書拾補〉第1399-1424頁 魏書外國傳地理考證1捲西域傳地理考證1捲外國傳補地理考證1(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955-985頁 魏書校補1(清盧文弨)群書拾補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册魏書禮志校補1 補樂志缺文,未全,後經陳垣據册府元龜補足,已印入百衲本魏書。 魏書源流考(李正奮)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477-489頁抄本 魏諸帝統係圖1捲魏諸王世表1捲魏異姓諸王世表1捲魏外戚諸王世表1捲魏將相大臣年表1捲西魏將相大臣年表1捲東魏將相大臣年表1捲(清萬斯同) 歷代史表原刊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 魏書官氏志疏證1(清陳毅)光緒23年刊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 補魏書兵志1(清?今人𠔌霽光)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 補後魏書藝文志(近人李正奮)北京圖書館有抄本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687-733頁民國抄本 元魏方鎮年表2(近人吳廷燮)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據排印本 西魏書(清謝啓昆)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733-911頁清刻本 北齊書佚文1(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524頁 北齊書疏證(清杭世駿)見南獻遺徵書目答問雲未見傳本 北齊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911-917頁 北齊書校證(願學齋主人)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917-947頁稿本 北齊書旁證(願學齋主人)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947-1019頁稿本 補北齊書疆域志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1019-1031頁 北齊諸王世表1捲北齊異姓諸王世表1捲北齊將相大臣年表1捲(萬斯同)歷代史表原刊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 周書校勘記(清周星詒)見宋本北周書跋 周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册第1031-1037頁 周諸王世表1捲周公卿年表1捲(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 北周公卿表(清練恕)多識錄捲2二十五史補編第4册 周書緩案(陳故章)中華書局1959年石印綫裝本 周書異域傳地理考證1(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986-991頁 殿本隋書考證(清傅雲竜校)二十四史訂補第8册第1-21頁影印抄本 隋書札記1(清李慈銘)1930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四史訂補第8册第21-29頁影印讀史札記之九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860-863頁 隋書求是(近人岑仲勉)1958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孫:二十五史三編第5册第864-948頁 縮印本,刪去附錄 北史 捲一 魏本紀第一 捲二 魏本紀第二 捲三 魏本紀第三 捲四 魏本紀第四 捲五 魏本紀第五 捲六 齊本紀上第六 捲七 齊本紀中第七 捲八 齊本紀下第八 捲九 周本紀上第九 捲十 周本紀下第十 捲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捲十二 隋本紀下第十二 捲十三 列傳第一 捲十四 列傳第二 捲十五 列傳第三 捲十六 列傳第四 捲十七 列傳第五 捲十八 列傳第六 捲十九 列傳第七 捲二十 列傳第八 捲二十一 列傳第九 捲二十二 列傳第十 捲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捲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捲二十五 列傳第十三 捲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捲二十七 列傳第十五 捲二十八 列傳第十六 捲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捲三十 列傳第十八 捲三十一 列傳第十九 捲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 捲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捲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 捲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捲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四 捲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捲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捲三十九 列傳第二十七 捲四十 列傳第二十八 捲四十一 列傳第二十九 捲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 捲四十三 列傳三十一 捲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捲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捲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捲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五 捲四十八 列傳第三十六 捲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七 捲五十 列傳第三十八 捲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捲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捲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捲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 捲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三 捲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捲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捲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捲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捲六十 列傳第四十八 捲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捲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捲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捲六十四 列傳第五十二 捲六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捲六十六 列傳第五十四 捲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 捲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六 捲六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捲七十 列傳第五十八 捲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捲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 捲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捲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捲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三 捲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捲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捲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捲七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 捲八十 列傳第六十八 捲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 捲八十二 列傳第七十 捲八十三 列傳第七十一 捲八十四 列傳第七十二 捲八十五 列傳第七十三 捲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捲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 捲八十八 列傳第七十六 捲八十九 列傳第七十七 捲九十 列傳第七十八 捲九十一 列傳第七十九 捲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 捲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 捲九十四 列傳第八十二 捲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 捲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捲九十七 列傳第八十五 捲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 捲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捲一百 序傳第八十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二十四史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