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忆江南 | 归字谣 | 渔歌子 | 捣练子 | 秋风清 | 如梦令 | 长相思 | 相见欢 | 生查子 | 昭君怨 | 点绛唇 | 浣溪沙 | 摊破浣溪沙 | 菩萨蛮 | 减字木兰花 | 采桑子 | 巫山一段云 | 卜算子 | 诉衷情 | 好事近 | 谒金门 | 忆秦娥 | 清平乐 | 阮郎归 | 桃花源忆故人 | 眼儿媚 | 酒泉子 | 柳梢青 | 西江月 | 南歌子 | 醉花阴 | 浪淘沙 | 鹧鸪天 | 虞美人 | 南乡子 | 玉楼春 | 鹊桥仙 | 小重山 | 踏莎行 | 钗头凤 | 一剪梅 | 临江仙 | 唐多令 | 蝶恋花 | 渔家傲 | 苏幕遮 | 青玉案 | 天仙子 | 江城子 | 风入松 | 祝英台近 | 御街行 | 洞仙歌 | 满江红 | 水调歌头 | 满庭芳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暗香 | 八声甘州 | 声声慢 | | |
|
|
|
作品父类: 词 vocable |
●○○。
○●▲
⊙●○○、
⊙●○○▲
⊙●○○○●▲
⊙●○○、
⊙●○○▲
●○○。
○●▲
⊙●○○、
⊙●○○▲
⊙●⊙○○●▲
⊙●○○、
⊙●○○▲
|
|
(1)本调六十二字,十句,前后片各四仄韵。
(2)首起为三字对句。每三句为上四下五之九字句。
(3)例一为范仲淹名作之一,风格异于《渔家傲》之豪放,又有别于“花间”派之绮靡,是一首风骨比较硬朗的言情词。前片写斜阳映照下的波上秋色,极为鲜明,“芳草”两句,融情于景,把意思推进一层,有说不尽的妙处。词既然写乡思,则斜阳外的无情芳草,可能是指故乡所在之处。前人把“芳草”解作“喻小人”(黄蓼园《蓼园词选》,未免穿凿)。后片由虚变实,直接围绕乡思来写,语语工丽。“酒入愁肠”句,言情而不落俗套,造语而赋有新意,尤不可忽视。“相思”之“相”与“乡思”之“乡”谐音,含有双关意。例二为清真名篇之一。“叶上”三句,写晨曦下的荷叶,宿雨方干,晓风吹处,一一昂起头来,一个“举”字用得绝妙,神态逼真。王国维赞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