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vocable分类表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山亭柳少年游双声子霜天晓角石州慢
太常引剔银灯天门谣望湘人望江东
乌夜啼梧桐影武陵春诉衷情诉衷情
诉衷情离亭宴导引竹枝竹枝
竹枝渔父引闲中好闲中好拜新月
啰唝曲啰唝曲啰唝曲庆宣和南歌子
南歌子南歌子南歌子南歌子南歌子
忆王孙荷叶杯荷叶杯回波乐回波乐
舞马词舞马词柘枝引塞姑晴偏好
凭阑人凭阑人花非花摘得新梧叶儿
梧叶儿梧叶儿梧叶儿梧叶儿渔歌子
渔歌子渔歌子渔歌子渔歌子忆江南

作品父类: 词 vocable
⊙●⊙○○●▲。
⊙○⊙●○○▲。
⊙●⊙○○●▲。
○⊙▲,
⊙○⊙●○○▲。

⊙●⊙○○●▲。
⊙○⊙●○○▲。
⊙●⊙○○●▲。
○⊙▲,
⊙○⊙●○○▲。



  (1)本调六十二字,八句,前后片各五韵。流行于北宋。
  (2)本调由两首七言仄韵的绝句构成。唯前后两片第三句下须添一三字句。
  (3)例一为此调之代表作。作者是仁宗时期富有理想的政治家,写过著名的散言《岳阳楼记》,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县),西夏不敢来犯,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词是他在西北军中所作。词的前片写景,后片言情。在一片凄凉景色中寓乡思之情,乡思之情又与征守边关的现实相联系,“燕然未勒”,壮志未酬,故有“归无计”之叹。风格沉郁顿挫,在悲凉气氛中显示出将军和征夫共同守卫边疆的崇高责任感。这首边塞词,无论在风格上和题材上都突破了当时词限于记男女、吟风月的陈规,把乡愁同保卫边疆的重任联系起来,从而开拓了词的领域,使之具有较广阔的社会内容。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比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山猎》要早三十多年,应该说,它对尔后苏轼的豪放派词风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的。对它的历史意义应该有充分的估计。
  例二为李清照的作品。开头两句想象奇特、场面雄伟。天空中的云海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象要流转,千帆正在飞舞。“仿佛”三句说自己的梦魂飞上了天帝的住所,天帝热情地问我,要去哪里?自从北宋沦亡之后,作者逃难南方,丈夫病死,颠沛流离,又有什么地方可去呢?所以后片开头两句紧接前片的问题作了回答,“道路漫长,只可惜日薄西山了,我徒然能写出一些惊人的诗句!”当年屈原怀才不为楚王所用,曾经在《离骚》中写过这样的句子:“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共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词人的回答,化用了这个意思,是含着一把辛酸泪的,同时也显示出词人那种倔强的性格,对自己才华的自负。“九万里”三句就完全表达了她的强烈愿望:要象大鹏鸟似地振翅飞上九万里高空(庄子《逍遥游》里有“鹏之徒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的话)。风也莫停,把我的轻舟吹送到神山(相传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上去。作者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但她的理想已经在地上一再遭挫,难以实现,所以借助梦境,运用《离骚》里那种浪漫主义手法,幻想一个虚无缥涉的神仙境界来寄托自己的精神苦闷。学这首词,我们还可以得到一定启发,就是尽管作者一生的遭遇很不幸,她自己也为理想不能实现而抱憾终生,但她毕竟成了有宋一代的杰出词人,驰名中外。这固然由于她的天才和勤奋,同时也同她的远大抱负和顽强毅力分不开的,从这首意境开阔,风格豪放的词里也可得到证明。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