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憶江南 | 歸字謠 | 漁歌子 | 搗練子 | 秋風清 | 如夢令 | 長相思 | 相見歡 | 生查子 | 昭君怨 | 點絳唇 | 浣溪沙 | 攤破浣溪沙 | 菩薩蠻 | 減字木蘭花 | 采桑子 | 巫山一段雲 | 卜算子 | 訴衷情 | 好事近 | 謁金門 | 憶秦娥 | 清平樂 | 阮郎歸 | 桃花源憶故人 | 眼兒媚 | 酒泉子 | 柳梢青 | 西江月 | 南歌子 | 醉花陰 | 浪淘沙 | 鷓鴣天 | 虞美人 | 南鄉子 | 玉樓春 | 鵲橋仙 | 小重山 | 踏莎行 | 釵頭鳳 | 一剪梅 | 臨江仙 | 唐多令 | 蝶戀花 | 漁傢傲 | 蘇幕遮 | 青玉案 | 天仙子 | 江城子 | 風入鬆 | 祝英臺近 | 禦街行 | 洞仙歌 | 滿江紅 | 水調歌頭 | 滿庭芳 | 鳳凰臺上憶吹簫 | 暗香 | 八聲甘州 | 聲聲慢 | | |
|
|
|
作品父類: 詞 vocable |
⊙○⊙●○○▲
⊙●○○▲
⊙○⊙●●○△換
⊙●⊙○○●●○△
⊙○⊙●○○▲換
⊙●○○▲
⊙○⊙●●○△換
⊙●⊙○○●●○△
|
|
(1)本調五十六字,八句,前後片各兩仄韻,兩平韻。
(2)第四句九字,以一氣呵成為佳,語氣可於二字、四字或六字處作逗,視具體情況而定。
(3)例一為李煜名作。從作品的內容來說,李煜思念的故國無非是過去那種供他個人享樂的封建小朝廷,他的哀愁是亡國之君的哀愁,沒有什麽社會意義。問題是作者在這首詞裏表現的感情是真切的,運用的對比手法也很成功,特別是詞的結句,把抽象的“愁”比作可以摸得着、看得見、滔滔滾滾、永遠流不完的春江之水,既貼切,又形象,不愧為千古名句。
例二的格局係從稼軒《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脫胎而來,用今昔對比手法來表現一生的經歷。開頭兩句寫少年時的浪漫生活,三四兩句記壯年的流浪生活,以上寫過去。後片“而今”兩句轉入現在,兩鬢斑白,寄身僧廬,聽着外面的雨聲,已經無動無衷,言外之意,是自己因經受了亡國的創痛,感情變得麻木了,詞中的“雨”,隱寓着國傢的變故,溫庭筠《更漏子》:“桐梧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結句反用其意,化個人離愁為亡國之痛,大大加深了題意。這是由作者在宋亡後不願仕元的高尚人品决定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