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憶江南 | 歸字謠 | 漁歌子 | 搗練子 | 秋風清 | 如夢令 | 長相思 | 相見歡 | 生查子 | 昭君怨 | 點絳唇 | 浣溪沙 | 攤破浣溪沙 | 菩薩蠻 | 減字木蘭花 | 采桑子 | 巫山一段雲 | 卜算子 | 訴衷情 | 好事近 | 謁金門 | 憶秦娥 | 清平樂 | 阮郎歸 | 桃花源憶故人 | 眼兒媚 | 酒泉子 | 柳梢青 | 西江月 | 南歌子 | 醉花陰 | 浪淘沙 | 鷓鴣天 | 虞美人 | 南鄉子 | 玉樓春 | 鵲橋仙 | 小重山 | 踏莎行 | 釵頭鳳 | 一剪梅 | 臨江仙 | 唐多令 | 蝶戀花 | 漁傢傲 | 蘇幕遮 | 青玉案 | 天仙子 | 江城子 | 風入鬆 | 祝英臺近 | 禦街行 | 洞仙歌 | 滿江紅 | 水調歌頭 | 滿庭芳 | 鳳凰臺上憶吹簫 | 暗香 | 八聲甘州 | 聲聲慢 | | |
|
|
|
作品父類: 詞 vocable |
○⊙▲
⊙○⊙●○○▲
○○●疊
⊙○⊙●,●○○▲
⊙○⊙●○○▲
⊙○⊙●○○▲
○○●疊
⊙○⊙●,●○○▲
|
|
(1)本調又名《秦樓月》。四十六字,十句,前後片各三仄韻,一疊韻,各用入聲韻。也有變格葉平韻者,韻味頓失,不可從。
(2)例一想傳也是李白所作,其主要內容是寫一個女子對愛人的懷念。前徵說秦娥被嗚咽的簫聲喚醒,衹見秦樓外面一片月光,不勝凄涼寂寞。在月光的映照下,看到那一年一度的青青柳色,不禁想起了和愛人在灞陵(在長安東,唐朝人多在這裏折柳贈別)分別時的情景。用景色來襯托人物的思想感情,非常成功。換頭兩句,時間上由夜裏移至白天,一指長安重陽節(清秋節即九月九日重陽節)人們登樂遊原(地勢較高,長安名勝區)的勢鬧場面,一寫主人公遠望鹹陽古道(在長安西北,是去西北經商或從軍的必經之地),親人杳無音信。這是用對比手法進而突出女子的寂寞心睛。由“音塵絶”過渡到結尾兩句:“西風殘照,漢傢陵闕。”在蕭瑟的西風裏,夕陽的餘輝下照着漢傢帝王的陵墓,在和親人音訊斷絶時,再看到這些,說明在寂寞的心情中又增加了悲涼的氣氛,同時,這兩句還嚮讀者展示了一幅吊古傷時的場景,漢代盛世已成過去,留下的不過是“西風殘照”中的漢傢陵闕,供後人憑吊而已。這樣,詞的主題實際上已突破了原先的離情別緒了。王國維認為太白這兩句詞“純以氣象勝”(《人間詞話》)。在悲涼之中顯示出雄渾,筆法的老練,境界的開闊,的確是不尋常的。
例二寫於南宋滅亡之際,作者係愛國詞人,棖觸尤多。詞中用對比方法來寫亡國之恨,如“江出如舊,朝京人絶”,“當時月,照人燭淚(把淚水比作蠟燭流下的燭膏),照人梅發(花白頭髮)”,創痛極深。
|
|
|
|